董建國
市發改委:以“六穩”促“六保”? 堅決守住發展底線
編者按:4月26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穩”是基礎,“保”是底線,那么,重慶如何堅定信心,在扎實做好“六穩”工作的基礎上,落實“六保”任務?為此,CQDK(重慶黨刊)全媒體特邀請相關職能部門和區縣負責人,共同探討重慶如何落實“六保”任務。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以“六穩”促“六保”。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當前國內外形勢的科學判斷和精準分析,為我們統籌推進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抓當前與謀長遠并進,全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但重慶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內生向上的趨勢正在顯現。我們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形勢,特別是要抓住政策機遇、市場機遇、時代機遇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目前,川渝兩省市黨委政府已經建立了工作機制,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體要求和任務逐項進行了分工。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重慶市委市政府部署,加緊謀劃實施成渝中線高鐵等一批引領性、帶動性和標志性的重大項目,抓住國家編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時間窗口,主動加強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委的溝通匯報,爭取將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總盤子”。
堅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并舉,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今年以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強化對汽摩、電子、大健康等重點行業產業的調度支持,研究出臺“支持企業40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全部復工復產,3月當月工業、投資等主要指標好于去年同期。下一步,我們將評估“支持企業40條”政策效果,修改調整相關政策,更大力度更為精準地支持企業發展。全面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復工達產,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和水平。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推進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
堅持挖掘內需潛力與激發外需活力并重,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穩中求進。穩投資是穩增長的基礎,消費是穩增長的重要領域,出口是穩增長的重要力量。下一步,我們既要抓好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先機,又要抓好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主動對接國家政策要求,圍繞短板弱項,抓緊策劃儲備一批重點項目。打造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載體,積極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汽車、家電等居民大宗消費,著力升級文旅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提振消費信心。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市場,推進中歐班列(渝新歐)、西部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加強鐵海、鐵公國際多式聯運集疏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外商投資全流程服務體系,加快編制外商投資指引,在落實防疫措施前提下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
堅持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與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并行,全力推動民生福祉不斷改善。穩增長歸根到底是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疫情對民生的影響較大,部分群眾生活面臨的困難增多。我們將繼續強化對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落實好相關政策,做好低保工作,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持續推動“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動態清零,扎實開展掛牌督戰,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全面整改落實發現的各項問題,做好脫貧攻堅年度考核、普查迎檢工作。重點做好產業利益聯結機制等后續扶持工作。抓好農業生產和食品生產流通組織工作,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做好能源安全工作,加強煤電油氣運等要素保障。針對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加快謀劃和接續實施一批民生實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重慶穩就業相關政策,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加強職業培訓,支持新職業發展,增加就業人數。
(作者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