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1月初,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南院區。
醫院護士站內,智能安全輸液控制系統的屏幕上分布著數個藍色小框,簡單明晰地記錄著不同患者的輸液信息。
“15床的小框目前是橙色,代表著滴速過慢,需立即處理。”見狀,護士隨即進行調速,小框很快變為了藍色,意味著已恢復正常。
智能輸液系統保障患者安全
“護士,該換藥了!”在人們的印象里,輸液時需要時刻注意藥液情況,醫院的病房里也時不時會有人呼喊護士,智能安全輸液控制系統的出現,讓這一切發生了改變。
在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的每個病床,都配備了智能安全輸液控制系統。護士能通過該系統的顯示屏查看每張病床的輸液情況,并精確控制患者輸液的滴數、時長。
“現在,我不用一有情況就奔波于病房和護士站之間。這個系統能提醒護士及時主動地換藥,確實很方便。”近日,正在醫院輸液的周阿姨忍不住贊揚起智能輸液系統的方便,她說,原來輸液遇到狀況就要喊護士,這個智能輸液系統減少了自己的焦慮。
同時,在每位護士的身上,也會隨身攜帶一塊小小的智能掛表,當病人在輸液中一旦遇到什么問題,掛表就會發出報警聲并持續閃燈,同時還會顯示出現問題的病患床號及問題信息,提醒護士前往查看,保障患者在整個輸液過程中的安全。
可視化預約檢查讓就診只跑一次
掛號、門診就診、檢查室分診臺預約就診、排隊等候檢查……這是大多數醫院的就診流程。
但通過檢查預約系統,在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已經看不到這樣繁雜的就診流程。這套系統實現了患者從就診到出檢查結果只跑一次,告別了以往的奔波。
對于這一點,患者李先生深有體會。
前段時間,李先生到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掛號檢查身體,醫生告訴他,除了要做胸部的CT檢查,還要做心電圖。
“按照以往的經驗,排隊做了CT,再去排隊做心電圖,就要花費一天時間。”李先生說,但第二天,他進行了胸部CT檢查后,立馬又去做了心電圖,只花了半天不到的時間就把所有檢查做完了。
原來,前一天醫生開檢查單子時,就同時給李先生預約了兩個檢查項目的具體時間。醫生當時就告訴他,不用提前到場排隊,根據預約時間到場做檢查就行。
檢查完的第二天,李先生的報告結果出來了。他也不用再跑醫院,只需要打開醫院的官方微信,點擊“掌上醫院”進入“檢查、檢驗報告”查詢,報告單結果即可實時查看。
“除了能預約檢查時間和掌上查詢檢查報告,如果患者需要進行多項檢查,這套系統還能根據每項檢查所需時間,自動避免時間沖突,實現多項檢查智能化排序,制定最佳方案。”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遠程診療架起智慧橋梁
“一名出生不到兩天的女嬰,呼吸快、反應差,吃奶后吐奶……病情不斷加重。”3月25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接到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請求緊急遠程會診的電話,兒童醫院立即安排醫護人員聯系黔江中心醫院,指導救治工作。
“孩子腹部的X光片給我看一下。”當天下午4點,在重醫附屬兒童醫院遠程醫療會診中心會議室,胃腸新生兒外科副教授劉偉連線兒童醫院派駐幫扶黔江中心醫院新生兒科的醫生劉銀,一起探討女嬰的救治方案。
劉銀介紹女嬰情況后,劉偉詳細了解了女嬰的病史并查看了X光片,懷疑患兒有腸梗阻,且是由先天性巨結腸引起的,建議黔江中心醫院為女嬰做消化道造影檢查,明確診斷。但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無法做該項檢查。
先天性巨結腸若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小腸梗阻繼發炎癥,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專家們會診后決定,立即將患兒轉入兒童醫院,做進一步造影檢查和治療。
當天晚上,女嬰從黔江中心醫院順利轉入兒童醫院胃腸新生兒外科病房,孩子家長焦急的心也安定了下來。
“智慧醫療正在360度全方位給人們的就醫帶來新的體驗和方便。當前,重慶正努力推動實現全市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遠程醫療等線上服務。到2022年,全市50%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將達到三級‘智慧醫院要求。”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