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鴻
【摘要】增值稅發票是現代商業交易中重要的商事憑證,在增值稅普通發票全面電子化的基礎上推廣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是“互聯網+”背景下邁向現代稅收治理的重要改革。本文介紹了增值稅電子發票推行歷史和現狀,對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闡述,提出了構建“區塊鏈+”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新生態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發票;區塊鏈
一、增值稅電子發票推行背景及發展現狀
增值稅發票是在購銷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和收取的收付款憑證,一方面證明經濟業務和商事活動的發生,另一方面也是財務報賬和涉稅處理的重要憑證。
(一)增值稅發票定義及分類
增值稅發票包括增值稅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兩類。其中增值稅普通發票是增值稅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勞務、銷售應稅服務時,通過增值稅稅控系統開具的普通發票,僅具有記賬憑證的作用,不能用于抵扣進項稅款;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銷售應稅服務開具的發票,除具有記賬憑證的作用,還是購買方支付增值稅額并可按照增值稅有關規定據以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完稅憑證。
(二)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推廣現狀
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廣和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紙質發票的弊端逐漸顯現,電子發票應運而生。電子發票通過數字媒體形式開具、傳送與保存發票內容,可通過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方式傳送給購方,通過電子簽章實現電子票唯一性、不可抵賴性、防篡改。相對于紙質發票來說,電子發票是紙質發票的電子映像記錄,突破了紙質載體限制,不需要經過傳統紙質發票的印制、運輸、倉儲配送、保管等環節,開戶登記、在線生成、發票開具、數據傳輸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
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決定自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同時明確,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開票方和受票方需要紙質發票的,可以自行打印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版式文件,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和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稅務機關監制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相同。電子發票從概念向實際應用邁進了關鍵的一步。
近年來,電子發票進入高速發展期,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全面覆蓋餐飲、零售、交通、物流、通訊、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使用體驗,既有利于節約紙張和印制保管成本,方便消費者保存使用,還有利于營造健康公平的稅收環境。
2018年以來,廣州、深圳、杭州、福建、云南、北京等部分地區先后開始探索應用區塊鏈技術試點推行區塊鏈電子普通發票。在餐飲、金融、零售商超、電子商務、交通、停車場等多個行業試點上線區塊鏈電子普通發票功能,用戶可一鍵在線開具區塊鏈電子普通發票。
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營改增”后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量大、范圍廣,紙質專用發票使企業在領票、開票等方面費時耗力,且容易發生丟失、損壞等問題,受票方也需花費大量精力防范虛假發票、違規發票和重復報銷發票,發票管理效率低下。與此同時,“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的呼聲日高。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對企業可以帶來以下好處:一是可以降低企業的發票使用和管理成本;二是可以防范虛假發票帶來的風險;三是可以整合財務報銷、記賬等流程。同時還可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幫助稅務機關實時掌握增值稅專用發票數據,準確追溯問題發票源頭,提升稅務風險管理能力。
從技術可行性來看,目前,增值稅普通發票已經全面電子化,技術也日臻成熟,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推出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的技術條件已經具備。2019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推出關于發布《企業自建和第三方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建設標準規范》的通知,則進一步為專票電子化平臺建設奠定了技術儲備。
2019年11月2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契機,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會議提出,在“明年底前,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
2020年2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召開“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新聞發布會,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任榮發表示,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試點在3月1日啟動。2020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措施中提到,“對增值稅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拓展升級,力爭年底前在推進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上取得實質性明顯進展。”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同普通發票一樣,采用稅務局統一發放的形式給商家使用,發票號碼采用全國統一編碼,采用統一防偽技術,分配給商家,在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上附有電子稅務局的簽名機制。同時,為有效推進解決稅控設備第三方收費問題,稅務總局將在部分地區先行先試,免費對新辦企業發放稅務UKey,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增值稅發票開具這一基礎服務,在有效減輕企業辦稅負擔的同時,也為下一步推進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工作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三、區塊鏈應用在專用發票電子化中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當前,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泛應用的前景。筆者認為,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是“區塊鏈+”在稅務領域應用的一個良好契機和重要抓手。
(一)發票電子化存在的難點問題
從目前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的應用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信息孤島問題。由于目前國內電子發票分布在眾多第三方服務商平臺和自建平臺上,各平臺之間數據不能互通,存在數據孤島,受票方取得的發票無法跨平臺自動歸集。二是重復報銷問題。由于會計報銷憑證仍需紙質,電子發票因為可重復打印和提交,給企業的報銷管理帶來難度,為防止重復報銷需要借助專業信息化工具輔助,為企業增加一定負擔。三是虛開虛抵問題。目前的發票電子化只是載體電子化,單憑稅務部門信息難以確認資金流、發票流、合同流與貨物流是否“四流”一致,僅從發票票面信息難以判斷發票是否“真票假開”,仍然存在虛開虛抵的風險。
(二)構建“區塊鏈+”發票治理新生態的思考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平臺,可以解決發票電子化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信息孤島問題,稅務機關及各大服務商可以運用區塊鏈技術在現有基礎上搭建發票數據鏈條,實現電子發票數據的統一和整合,打通開票方、受票方、稅務部門等各方的鏈接節點,實現對發票申領、開具、報稅等環節的全流程監管。同時利用區塊鏈技術全面歸集專用發票的票面信息,以及開具、勾選認證、作廢沖紅等狀態,受票方可在本地節點查詢區塊鏈上與自身相關的發票信息,用以校驗發票真偽及狀態,進行對賬操作。
對于重復報銷問題,基于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存儲和點對點傳輸技術,發票申領、開具、查驗、入賬等全流程可實現鏈上儲存、流轉、報銷。區塊鏈電子專用發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將連結每一個發票干系人,可以追溯發票的來源、真偽和入賬等信息,解決發票流轉過程中一票多報、真假難驗等難題。且使用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所有環節可以做到自動化處理,大大減輕企業財務管理的負擔。
對于虛開虛抵問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可以實現貨物、勞務、服務從生產、購買到報銷的全周期管理,對交易事項所有信息詳細記錄,不可篡改且透明、高效。通過加密算法,確保發票數據內容不被泄露和非法利用,通過數據不可篡改特性,確保發票數據的真實完整。未來還可以接入工商、財政、海關、銀行、法院等部門,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協同共治機制,助力稅務部門驗證交易“四流”是否一致,可有效避免虛開虛抵的風險,讓發票回歸商事活動憑證的本源。
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的推廣應用,是“互聯網+”與稅務相結合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現代稅收治理的重要改革,運用區塊鏈技術,可構建稅務部門、開票方、受票方“三位一體”的電子發票新模式,助力打造政府、審計、金融、稅務、企業“多方共治”的發票治理新生態,實現真正意見上的發票電子化,可以預見,專票電子化未來將拓展更多的應用,讓生活辦稅更加便捷高效。
參考文獻:
[1]范幸.區塊鏈技術市場前景分析[J].張江科技評論,2019(6):60-63.
[2]劉正農.區塊鏈新賽道,福建加速跑[J].海峽通訊,2019(11):38-40.
[3]趙小琴.稅務之窗[J].中國職工教育,2002(7):49.
[4]中國人民銀行咸寧市中心支行課題組,張曉峰.欠發達地區中小企業減稅降費效果評估與政策建議——對湖北省咸寧市89戶企業的調查與思考[J].銀行家,2019(12):67-70.
[5]李代萍,趙瑜.高校電子發票認證報銷方式探討[J].會計之友,2018(12):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