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

【摘要】我國的三大能源由煤、石油和天然氣組成,其中煤炭占能源總比重的70%。可見我國的煤炭能源之豐富,但是在進行煤化工項目的加工時,可能會出現污染環境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針對這一點,相關部門實施了將煤化工項目建設之前,要進行相應的影響評價,對于施工之后所能造成所有的影響都提前進行統計,同時有針對性的給予相應的解決。
【關鍵詞】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有效治理
從我國當前的能源結構以及狀態來看,工業的發展進程中,煤炭所占的比重會創新高,實現煤化工的相關建設將會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從煤化工項目建設來看,會對當前的環境帶來巨大的污染問題,其中對生態環境的各種影響非常大,所以針對煤化工項目的建設,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提前做好一系列的措施,盡可能減少煤化工對空氣的污染,并進一步將實施計劃落實和完善。基于此,本文針對煤化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與有效治理進行了以下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一、煤化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
(一)針對水資源的評價
有很多行業內的專家認為,在發展煤化工的項目時最先需要解決水資源的問題,如果煤炭化工產業出現了一些建設設計不合理的情況,就會帶來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在新型的煤化工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考慮當前的水資源以及區域環境承載力的相關問題,煤化工的產業園的選址首先應該遵循“依水布局,以水定產”的建設原則,國家已經對于進行煤化工產業而導致區域缺水的項目暫停審批的處理,來保證水資源不被過度的消耗,保障區域內能夠正常的用水。所以,在進行煤化工項目建設之前,應該對該區域的水資源做出詳細的調查,針對如何能夠妥善的利用水資源,怎樣優化用水工藝,怎樣才可以做到最節省的用水和排水等方面進行考察,并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從而實現煤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以上這些的調查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針對生態環境的評價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之間的差別較大,生態系統的類型多樣,依照不同的評價等級對不同的區域進行相同的評價是不科學的,所以,在進行煤化工項目的建設之前,應該對于區域性的生態環境進行更加細致化、科學化的評價。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整個區域生態環境調查的準確度,工作人員應該按照一定的評價等級制度為施工的區域進行評價。新型的煤化工產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預估應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要對于不同的工藝給出不同的專業性的評價,從而提升評價整個工程的深度。根據生態環境的相關保護措施,以及保護的對象,應該依托避讓、緩慢、補償、修復的程序,依次進行對環境進行保護和重建。并且應該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效果做出預期,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過程和結果的監督,對并對結果提前做出相應的評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煤化工項目一旦實施而釋放出許多種類的污染氣體,例如:甲烷、硫化氫、一氧化碳、苯等。而釋放出這些氣體的危險源則是:氣化裝置、有毒的儲罐等等。(如表1)
二、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而有效治理措施
(一)針對水資源的有效治理措施
當前,我國的煤化工技術所考慮的問題還不夠全面,其中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例如:高耗能、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嚴重、資源的綜合利用率較低等等,其中對于水資源的損耗也是非常高的。據調查和研究表明,我國當前的煤炭能源和水的比例嚴重失衡,水資源短缺的地區,煤炭資源相對豐富,這就表明如果煤化工項目要想順利的開展,首先必須解決水資源消耗的問題。假設有十三個大型煤炭基地,當前每天的供水量為152萬m3,但是真正需要的供水量為296萬m3,一定缺少了144萬m3,出現了嚴重的水資源短缺的現象。針對此現象應該大力鼓勵廢水、中水以及礦井水等水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煤化工項目的建設應該根據當地的水資源情況做出具體的計劃和研究,并且整理出一份水資源監測的報告,整理和分析出煤化工項目的實施對于當地生活用水、農業用水以及生態用水的影響,以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為基準,探討煤化工項目合理的日用水量。
(二)針對區域環境承載力的有效治理措施
環境的承載能力具體應該指在一定的時期之內,所處的區域環境對于人類施工、生活等活動的最大限度的支持力,也可以稱為區域環境對于人類活動的忍受能力。環境可以為人類帶來很多的資源、物質,在空間的分布上也具有一定的規律,環境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和前提條件,但是對于人類的而活動也有著一定的限制。環境問題主要體現在環境最大的承載限度,一旦超越了其承載的限度,就會與人類發生沖突,給人類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所以,煤化工項目的開展與實施應該更加注重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分析煤化工動工時所排放出的污染物與區域內環境容納能力的一致性,從整體的趨于環境以及資源整體的方向對煤化工項目進行深刻的分析,分析出制約項目發展的關鍵因素,并進行優化改革,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
三、結束語
新型煤化工的相關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能夠進行適度并且有一定秩序的開展新型煤化工產業能夠有效的減少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可以減輕環境的壓力,減少環境污染。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采用煤炭的相關資源建設,并將其準確的進行定位,能夠開創出具有一定潛力的新市場。但是一定要注重對于環境的保護。在開展煤化工的相關業務之前要做出有科學依據的相關評價,并且能夠有效的治理因煤化工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加強煤化工產業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月芳.現代煤化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及治理措施[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12):249-250,256.
[2]孫磊磊,劉志學,吳瓊慧,滕巍.現代煤化工污染治理技術分析與環境管理政策建議[J].煤質技術,2019,34(3):1-6,19.
[3]吳潛,龔華俊.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對煤化工項目的影響分析[J].化學工業,2018,36(6):8-12.
[4]屈四海.煤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措施探討[J].化工管理,2017(15):156-157.
[5]梁睿,李繼文,呂巍,等.現代煤化工行業環境準入與發展建議[J].環境影響評價,2017,3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