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棟
【摘要】網約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人民群眾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已經成為城市運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保險產品的供給并沒有跟上網約車快速發展的步伐,社會中頻頻出現網約車保險糾紛事件,對網約車平臺、保險公司、網約車主均產生了不利影響,本文從網約車保險各主體的困境出發,剖析矛盾的關鍵,提出復合型保險的設計思路,旨在為保險支持網約車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網約車;保險;UBI
一、網約車保險現狀
近幾年來網約車行業呈現出井噴式發展的趨勢,服務范圍由單點城市發展到縱橫交錯的城市網絡,已經成為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在我國網約車市場份額占有絕對優勢的滴滴出行為例,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其用戶規模超過4.5億,服務范圍已經遍及全國600多個城市,日均2500萬份訂單,網約車已經成為城市正常運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網約車業務作為營運性質的活動目前不屬于我們常見的車險保障范圍,絕大部分網約車司機仍然只擁有一份非營運性質的機動車輛保險。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當前針對網約車群體尚未推出專門的車險以覆蓋相應的風險;二是營運性質保險價格相對較高且適用于完全從事于營運活動的車輛,對于兼有家用和營運性質的網約車來說存在適用缺口,車主購買意愿不高;三是在車險銷售中沒有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致使許多車主在出現事故時才發現保險無法獲得理賠,即使車主提起法律訴訟也難以得到法庭的支持。最近幾年來,滴滴公司在快車業務、順風車業務中出現不少的事故,社會聲譽有所下降,但是事故中卻難以見到保險發揮支撐作用,往往是公司出面進行賠償。
總體來看,網約車作為車險中的新業務形態尚沒有相應的配套保險作為支撐,但其又與社會公眾的權益息息相關,因此加快發展適用于網約車行業的可操作化車險十分必要。
二、網約車保險的主體及其困境
在網約車保險中主要涉及到三方主體,包括保險公司、網約車主、網約車平臺。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大量的客戶使用購買了非營運性質車險的車輛從事網約車業務。從合同的約定來講,保險公司對于從事網約車活動中出現的事故不應予以賠付,但由于保險公司處于信息劣勢地位,既難以辨別車主是否在從事網約車活動,也難以辨別事故是否發生在網約車活動過程中。其次不少的網約車主還有通過主動掩蓋事實,欺騙保險公司以獲取賠付的激勵。這些原因疊加較大的提高了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使得車險業務本就微薄的利潤受到影響。保險公司即使投入較高的成本也難以真正降低此類風險,其次,大量的保險糾紛出現對于保險公司社會聲譽也存在較大影響。
對于網約車主來說,不少的車主利用空閑時間從事網約車活動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提高社會交通運行效率。但是一旦出現保險事故卻難以獲得保險賠償,使得不少的網約車主存在疑慮和抱怨。從當前的保險分類來看,其應該購買營運性質的車險才能夠真正覆蓋其風險,但較高比例的網約車司機僅利用空閑時間從事網約車活動,大部分時間車輛仍屬于家用的非營運性質,那么仍然需要購買營運性質的車險對其既難以接受也不適用。造成現實中絕大部分網約車司機仍購買非營運性質的車險,一旦出現保險事故就通過主動隱瞞,欺騙的方式來繼續獲得賠償。對車主來說采取這樣不合理的方法也并非本意,大部分車主的需求是在合理價格的車險下獲取合法的保險保障,但當前保險市場相應的保險供給仍處在缺失狀態。
對于網約車平臺來說,作為乘客和車主之間的信息分發平臺既然從每筆業務活動中抽取了相應的費用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即確保車主和乘客的合理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但是不管是從轟動全國的惡劣案例還是常見的小糾紛中我們都難以看到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平臺的機制建設和風險防范上仍然存在相當大的缺陷,社會聲譽也受到極大地影響。當嚴重事故發生時,平臺往往需要承擔一部分的賠償,對于平臺的平穩安全運行不利??陀^來說,期望平臺來承擔賠償責任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平臺應承擔的責任是通過自身的優勢引入風險管理者來確保車主和乘客得到合理的保險保障。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當前在保險公司、車主、網約車平臺間存在較嚴重的利益糾葛和矛盾,現有的保險運營模式不僅加重保險公司負擔、車主失去合法保障、網約車平臺存在隱性賠償責任,同時使得三方主體利益受損。那么能否通過保險產品和銷售模式的創新來解決這個矛盾,促進社會實現帕累托改進呢?
三、網約車保險產品創新
網約車保險創新中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是車險保費與真實風險不匹配所引致的各主體利益損失。因此產品開發方向是設計符合網約車主風險的復合型保險,兼顧其家用(非營運)和網約車活動(營運)的雙重性質。在如何精確區分營運和非營運活動中的關鍵是網約車平臺參與配合,網約車平臺目前的運營模式決定其擁有網約車從事網約車活動的完整數據(時間、路線、速度、加速度、急剎車等),保險公司可以通過網約車的營運活動數據開發出UBI車險,精準對車輛的營運活動保費定價。在營運活動之外采取常規車險定價方式,再通過考量營運和非營運的時間比例來設計出兼顧營運和非營運的復合型車險。
在這種復合型車險下,網約車保險中涉及的三方主體利益均能得到改善。
網約車平臺:通過提供數據與保險公司展開合作,既協助車主和乘客獲取了合理合法的保險保障,又能厘清自身與保險公司的責任,避免公司為不必要的責任承擔賠償。同時還能極大提高公司的社會聲譽和市場競爭力。
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利用網約車公司的數據參照UBI車險進行保險產品開發,相比于常規UBI車險,數據獲取障礙已經被掃除,產品開發和運營的難度相對較低,可操作性強。其次,保險公司的信息劣勢地位得以消除,網約車主的主觀欺騙行為難以再造成保險公司利益受損。
網約車主:復合型車險對于車主來說其定價與風險匹配,不僅易于接受而且能夠幫助車主獲取合理合法的保險保障,出現事故后主觀欺騙的動機消失。
參考文獻:
[1]李濤,王志恒.我國網約車保險困境及其應對[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3):59-63,70.
[2]高穎.網約車服務的保險瓶頸與法律建議[J].中國保險,2018(10):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