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煬
3月19日,印有長安汽車標志的“長安牌”口罩正式下線。
這意味著在克服重重困難之后,長安汽車位于重慶的口罩生產線實現順利運轉,進入全面投產階段,達到量產后的長安口罩將助力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庚子新春,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國,各省市都面臨著嚴峻的醫療物資短缺問題。疫情之下,國內多家車企捐錢捐物,有部分車企加班加點生產醫療保障用車來支援抗疫前線,甚至還有部分車企轉型生產口罩,一時間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汽車企業跨界造口罩靠譜嗎?以長安、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為代表的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從無到有,跨界背后的技術較量
口罩和汽車生產,雖然看似相差很遠,但在原材料和制造技術上有重合之處。在原材料上,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里的紡粘層和熔噴層都屬于無紡布,原材料均為聚丙烯;汽車上的吸音棉也含有聚丙烯纖維無紡布,它的本質就屬于聚丙烯熔噴無紡布。
在車企的供應鏈中,生產隔音棉等高分子材料的公司,就能夠解決口罩生產的關鍵原材料問題。
在場地上,口罩生產的硬指標要求高級別無塵環境,這對于車企來說并不是困難的事,因為汽車四大車間之一的涂裝車間就是無塵車間——在車輛涂裝過程中,如有灰塵落到車身上,會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車企對噴涂過程中的無塵環境要求極為苛刻。
在制造工藝上,以醫用外科口罩為例,其結構簡單,主要由外中內3層熔噴無紡布、口罩帶、金屬壓條組成,口罩生產廠商需要做的就是將這3部分進行組裝,然后消毒靜置處理。對比之下,一輛汽車由數萬個零部件組成,汽車工廠的制造工藝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是口罩生產廠不能比擬的。因此,生產口罩對車企來說并不是難事。
但在疫情之下,面對口罩生產設備全國緊缺的情況,汽車制造企業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口罩機,則體現了跨界背后的技術較量。
為解決口罩機難題,在這次疫情中,上汽通用五菱緊急調集超過120名專家、精英技師組成核心團隊,24小時輪班不間斷地圍繞口罩機開展攻堅。正常情況下,整個生產周期需要10天,而上汽通用五菱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了結構設計,76小時就實現了口罩機的正式下線,為擴大口罩產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月中旬,長安汽車也快速組建了自己的口罩生產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長安口罩生產團隊逐一解決了原材料設備采購、口罩生產線建設、設備調試、工藝流程設計、技術標準擬定等種種問題。
由于處于疫情防控期間,人員流動受限,團隊很難得到口罩業內人士及設備廠家的現場指導,生產線各個環節的建設與調試幾乎都是由長安汽車自己的工程師“現學現賣”、獨立完成。
長安口罩生產團隊經歷了無數次探索、討論、修改,最終“長安牌”口罩第一版設計圖、生產相關的原材料及輔料技術要求、口罩包裝要求等技術文件相繼編制完成,設備安裝也調試成功,具備了生產能力。
3月19日,第一批“長安牌”口罩下線,長安汽車用專業的精神和良好的成果告訴民眾:“做口罩我們同樣很專業。”
轉產救國,離不開政府一路“加持”
在這次疫情中使用的醫用防護口罩屬于國家二類醫療器械類產品,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以及醫療器械注冊證才能進行生產和銷售。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口罩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 2萬家,但具備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只有300多家。
如果按照法定流程,從產品注冊檢驗送檢開始計算,免臨床的醫療產品辦理醫療器械注冊證通常需要至少1年的時間。考慮到產能過剩,新的口罩生產廠商要想通過審批并不容易。但是,疫情導致防護物資的需求急劇增長,口罩面臨很大的缺口。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辦理有關資質,推動技術改造,盡快實現轉產。”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在可控的范圍內開設了“綠色通道”。
對于制造條件成熟的車企來說,相關政策的傾斜更加明顯。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審批時間從正常流程所需的43天壓縮到了20天以內。比亞迪由于轉產時間早,拿到的是備案憑證,正常情況下需要做1年的準備工作,但僅耗時16天就走完了全部審批流程。通過“綠色通道”,從試生產到正式批量生產,廣汽集團僅用了1周的時間。重慶長安也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協調調配多方資源,實現快速“通關”。
2月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醫用N95口罩各方面匯總的需求很大,已經按照1倍以上的規模組織產能。現在不少企業擔心擴產或將帶來產能過剩,其實不用擔心,疫情過后,富余的產量政府將進行收儲,符合標準的企業可以開足馬力進行生產。
有了政府的兜底,口罩的產能被充分激活。
大國制造,危難時刻的責任擔當
在車企跨界造口罩的背后,是汽車行業的“大工業”優勢集中展現。在民用領域,汽車行業的復雜性、綜合性是大多數行業難以匹敵的,這是因為車企對生產管理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其多元化能力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得到了直觀體現。
車企紛紛轉型跨界的做法,在無形之中向大眾傳遞和展示了品牌的實力以及重要的社會價值,它們在面對重大危機事件時,也展示了自身強大的自主生產能力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它們能夠及時出來擔當責任,快速復工復產,對整個行業都有提振信心的效果。
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口碑對于企業來說是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無論是形象建設還是推廣,這種口碑都會轉化成為企業無形的資產。在疫情面前,這些汽車制造企業的跨界行為不僅能夠保障人民的健康,更有助于樹立長遠的品牌形象。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大災大難面前,這些車企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企業責任感,展現了民族企業的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