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新宇 邰志艷 馬野 李冬 張國霜
【摘要】主要探討線性代數在線課程和基于雨課堂的線下課堂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為進一步獲得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線性代數?教學模式
一、引言
線性代數是高校理工科各專業和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由于其本身理論性和邏輯性較強,且公式復雜,計算量較大,所以在課堂上師生互動少,不能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基于上述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方式改革兩方面探討線性代數課堂教學。
二、教學內容改革
從課題組出發,每個課題組成員負責相應的一部分教學內容,根據所負責的內容,編寫特色教案和相匹配的習題,形成特色教學。全體成員參加教學技術培訓,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及時學習學科前沿知識和最新進展;積極組織鼓勵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從教師本人出發,第一,轉變自身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引導者。線性代數的起源為線性方程組的解,而行列式和矩陣是線性方程組的重要基礎,通過學習線性代數的發展史引出線性代數的教學。第二,引導學生在每個章節繪制思維導圖,通過圖表的方式,把學過的知識點連通起來。第三,根據專業特點,選取相應的應用案例,并對案例進行探討,收集并整理成案例題庫,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能力。
三、教學方式改革
1.在線課程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架起了知識之間溝通的橋梁,學生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聽見名師授課。我校自2017年開始進行《線性代數》在線課程建設,并在部分人數較少的班級進行了試點教學。在總學時32學時中,16學時為線上學習,16學時為線下理論教學,并且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穿插進行。每個章節都由不同的老師錄制完成,并將課程資源盡可能大的整合。為了避免學生出現“人機分離”現象,在每個知識點視頻中根據專業特點穿插問題。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可以重復觀看和吸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學習。一學期下來,與學生溝通,意外發現除了少數學生外,大多數的學生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從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作為被動學習的學生而言,單純的線上教育并不能長時間的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盡管還有16學時的線下教學,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能掌握學生的在線學習的整體情況。由于線上學習的不可控性,迫使我們尋找與之互補的教學手段和方式。
2.雨課堂輔助線下課堂管理
移動通訊工具的使用人數隨著網絡的發展呈爆炸性增長,在國內有手機的幾乎都有微信。截止2018年,我國微信用戶人數已突破10億,微信成為了中國社交軟件的霸主。因此,多種以微信為載體的智慧教學工具應運而生。“雨課堂”就是利用通信軟件進行教學的APP。“雨課堂”是由“清華大學”和“學堂在線”一起研發的一款智慧型教學工具,它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演示文稿PPT和手機微信中,為教與學的過程賦予全新的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與學生實時互動,可以植入練習題目,學生根據手機及時答題,不懂的地方可以實時備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及時講解難點、易錯點。基于“雨課堂”的這些特點,在線上教學的基礎上,線下教學理論授課利用“雨課堂”輔助教學。
在以往傳統授課中,只有極少數學生與教師互動,那么教師關注的學生就只有少數,學生互動難,上課練習難。對于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課堂上無法及時發現。借助“雨課堂”平臺,對于學生的問答,學生會在手機上及時回答,并且可以展示回答的人數和時間和答案,對于不懂的知識點還可以備注“不懂”,而且這種備注是以匿名的方式發送到教師端的后臺。學生可以大膽的備注,教師則可以根據相應的數據反饋,實時調節課堂節奏和重難點的講解。同時,每次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習題,由于線性代數的學科特點,一些習題的練習必須在課上進行,由于答案計算內容較多,學生可以將答案寫在紙上,之后拍照上傳。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注視下,隨機的抽取一位同學的答案進行展示,可以針對學生典型的錯誤進行講解。增強了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很大程度上的解決了學生上課練習難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的興趣。
四、結語
輔助教學的平臺和軟件越來越多,教學手段也越來越豐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但是,教學構思和內容才是真正吸引學生的本質內容,對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不能照搬照學,要根據學校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一切有利于教學,有利于學生的方法和措施都值得嘗試和學習。
參考文獻:
[1]黃麗瓊,王園園,楊燕.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大學數學教學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16.
[2]周千.基于雨課堂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9,(01):92.
[3]劉潔,蔣暉.“互聯網+”背景下的混合教學模式探討[J].高等教育,2019,(04):68.
項目來源: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JGJX2018D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