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肖巍

孕媽媽最擔心的是原應與醫生面對面的檢查是否還能正常進行:去還是不去?哪些檢查是必須按時做的,哪些檢查可以暫時延后?哪些檢查可以在家自己完成?特殊時期,孕媽媽需要一份貼心的應對指南!
關于產檢,孕媽媽群中的高頻問題:
預約好了的產檢還要不要去?
去產檢的話,該如何做好防護措施?
去看急診,會和發熱病人一起候診嗎?
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時間內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軌跡。不僅是婦產醫院,在處于特殊時期的醫院中,婦產科診室都變得讓孕媽媽們又愛又限:至少每月—次的產檢究竟該如何進行下去?生產過程是否有有效的防護措施?諸如此類的問題,令很多孕媽媽們焦慮不安。
由于妊娠屬于特殊時期,病毒感染不但對孕媽媽自身危害極大,甚至還有可能威脅到腹中胎寶寶的健康。但孕期不等人,產程不等人,產前檢查是不可或缺的醫學檢查手段,是不是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調整產檢的步伐,和醫生商量就診的具體時間,做好有效的自我防護去產檢呢?答案是:可以!
產檢時間巧安排!不是每次產檢都必須按時按點
在特殊時期,孕媽媽完全可以在產科醫生的指導下,對自己的產檢項目進行—次有針對性的科學調整,為自己量身定制產檢計劃。
孕早期(妊娠12+6周前):注意超聲檢查、NT檢查的時間段
不可推遲
超聲檢查,排除危險的宮外孕
孕早期的超聲檢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用來判斷孕媽媽是宮內妊娠還是異位妊娠,以及胎芽的發育情況,胎心搏動是否正常。如果是宮內正常孕育,我們可以在超聲圖像中看到宮腔內有清晰的胎囊,也就是妊娠囊,還可以看到胎芽以及胎心的初始搏動。
NT僉查,第—次染色體篩查
NT金查的時間是停經11~14周,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這是利用超聲完成的第一)欠對寶寶染色體的篩查。正常胎兒,后脖部位的透明帶很薄妊娠12周時一般小于2.5毫米,如果是染色體異常的寶寶,這層透明帶會明顯增厚,比如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寶寶。因此,孕媽媽盡量不要錯過此項檢查,萬—錯過,后面的排畸超聲、唐氏篩查、NIPT(無創DNA)等相關檢查可以在—定程度上彌補。
孕早期建卡已經確定為宮內孕(超聲見:胎芽、心管搏動)者,如果沒有陰道出血、下腹痛、劇烈嘔吐等特殊情況,大部分檢查都可推后至停經12~14周建大卡時做,同時根據情況預約唐氏篩查及大畸形篩查,盡量一步完成。
小提醒:孕早期常規檢查及注意事項
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和脈搏等;
血常規檢查和血型鑒定;
尿常規檢查:
肝腎功能檢查、傳染病8項檢查:
超聲檢查和心電圖檢查:保健指導:包括講解孕期檢查的內容和意義,提供營養、心理和衛生知識,以及避免致畸因素的指導;篩查:發現高危孕婦,進行專案管理。對于有并發癥的孕婦,請專科醫生進行評估。
孕中期(妊娠13-27周+6):唐篩、糖耐和排畸,三大時間要牢記
這段時間屬于整個孕期中相對平穩的階段,難受的孕吐基本已經過去,孕晚期的種種不適還沒有到來。這期間的很多檢查具有相對較為嚴格的時間段,孕媽媽需要特別注意。
唐氏綜合征篩查,排除畸形的有效手段
年齡小于35周歲的孕媽媽在孕15~16周時有必要進行唐氏綜合征篩查,篩查胎寶寶21-三體唐氏綜合征、18-三體脊柱裂綜合征的風險等。對于那些血清檢測沒有過關的孕媽媽以及年齡在35周歲以上的高齡孕媽媽來說,建議通過羊水穿刺或無創DNA的方式,進行進一步的篩查。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羊水穿刺的時間段是16~22周,此時的羊水量相對較多,抽取的樣本中細胞數目也多,細胞培養成功率高,流產風險相對更低。如果錯過的話,后期只能通過做臍血穿刺進行胎兒染色體的檢查。
排畸超聲,看清胎寶寶外觀的最佳時機
在孕20~24周之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檢查一一排畸超聲:通過測量胎寶寶的頭圍、腹圍、大腿骨的長度等來檢查寶寶的生長狀況,還要檢查胎寶寶的外觀發育是否正常,比如是否有唇腭裂或脊柱裂等。有些孕媽媽可能會問:“孕早期已經做過超聲了,這次超聲是不是可以省了?”答案是不可以。
孕周太小時,超聲可能看不清楚胎寶寶的身體結構;孕周太大時,由于子宮內空間變小,胎寶寶的體位受到限制,也難以看清楚。只有在20~24周這個時間段內,子宮內羊水較多,空間較大,胎寶寶體位改變相對比較容易,醫生能更加全面地看清楚胎寶寶是否有畸形。
糖耐量篩查,盡星不要錯過24-28周
24周之前,孕媽媽的胎盤激素水平尚不穩定,檢查起來可能不太準確;28周之后胎盤分泌的激素顯著增加,這些激素對胰島素的抵抗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因此,24~28周是較為適合進行糖耐量篩查的時間段。
糖耐量篩查,主要是了解孕媽媽有沒有妊娠期血糖異常的情況,通常建議孕媽媽在上午8點至10點做篩查比較合適,因為胰島素的分泌在一天中有周期性的波動,這個時間段相對較為穩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孕媽媽來說,如果3次血檢中有1次異常,就會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因為血糖控制不好,胎寶寶的發育會直接受到影響,因此孕期的這個指標是非常嚴格的。
如果篩查異常,醫生會建議孕媽媽通過合理飲食、科學運動等方式調整血糖,比如少食多餐、嚴格控制容易被體內吸收的單糖類食物的攝入等。
可推遲
除了上述所說的幾項檢查之外,其他的常規檢查可以與醫生商量推遲1~2周再做。在孕侶~20周時,部分孕媽媽會感覺到胎動。隨著孕齡增加,胎動逐漸顯現規律,孕媽媽可以通過胎動計數檢測胎兒在宮內的狀況。
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和脈搏等:
超聲檢查、唐氏綜合征篩查、妊娠期糖尿病篩查:
篩查胎兒畸形;
需要做產前診斷的孕婦應當及時轉到具有產前診斷資質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檢杳。
孕晚期(孕28周及以后):確定分娩方式,安全待產
不可推遲
確定分娩方式不可省略
醫生一般會在孕36~37周做胎心監護、骨盆測量,并估計胎兒大小,評價孕媽媽是否能進行陰道試產,確定孕媽媽的分娩方式。以后是每周—次的產檢,每次產檢的內容都有血壓、體重的測量以及胎,C濫護。如果血壓、體重等是正常的,有條件的孕媽媽也可以在家里監測胎心和胎動,不一定每周都去醫院進行產檢。但要提醒的是,面對面問診交流是自我監測無法替代的,醫生可能會從看似正常的表面現象下發現一些異常。因此請醫生確定分娩方式的這次產檢不能省。
出現規律宮縮后再去醫院待產
妊娠中后期,由于子宮增大,宮腔壓力增加,骨盆受到的壓力增加,孕媽媽常常會感覺腹部往下墜。從孕26周開始,腹部可能會時常出現假宮縮的生理現象。到了分娩前數周,子宮為分娩做準備,也有可能出現不規則的子宮收縮,特點是持續的時間短,力量弱,或只限于子宮下部,這種宮縮是為了拉伸子宮,使宮頸岬部形成子宮下段。臨近預產期,還會出現頻繁的低張力宮縮——孕媽媽會有輕度的疼痛感,或僅為下腹的酸脹感,經數小時后又停止,這種宮縮不能使子宮頸口張開,故并非臨產,稱為假陣縮。
規律宮縮是孕媽媽在分娩前的一種特有的現象:宮縮逐漸頻繁并增強,兩次宮縮的間隔也越來越短,從25分鐘至1個小時宮縮—次,持續數分鐘,發展到間隔2~3分鐘就宮縮一次,持續30秒左右。同時,腰痛明顯加重,腰骶部出現酸痛,伴隨宮縮宮口逐漸開大,胎頭下降,這種宮縮稱為“規律性宮縮”。當規律性宮縮出現時,不要猶豫了,趕緊帶上待產包,和老公去醫院吧。
可推遲
孕28~36周的一般常規檢查是每2周—次,因為疫情屬于特殊時期,如果沒有妊娠并發癥及自己感覺異常,在胎動好的情況下可以與醫生具體商量后推遲1~2周檢查。
溫馨提示:去醫院產檢,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再次強調,不可推遲的產檢,在相應的孕周最后階段一定要去產檢1
1.提前預約,分時段就診,避免集中候診,盡量縮短就醫時間。
2.孕媽媽和陪同人在途中及醫院均應全程正確佩戴口罩。
3.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盡可能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4.離開醫院后盡早清洗雙手,隨身攜帶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手消毒之前不要接觸口、鼻、眼。
5.回家后要妥善處理口罩,及時更換衣物,洗手、洗臉。
居家監測!原來你也可以成為半個婦產科醫生
在和產科醫師協商適當延后一般檢查的時間之后,由于與產科醫生見面的次數減少孕媽媽需要擔負起能在家完成的產檢任務。
做好胎動監護
胎動是體現胎寶寶在宮內狀況的最敏感指標。孕媽媽大多在20周左右感覺到胎動。胎動會隨著孕周的增加而逐漸加強,孕32~34周是胎動最為活躍的時期,孕38周后因為活動空間有限,胎動逐漸減弱,每小時胎動3~5次為正常。胎動和孕媽的活動、姿勢、情緒以及外界的聲音、光線和觸摸腹部等都有關系。
孕媽媽千萬不能在已經感到胎動明顯減少但胎心仍正常就想當然地認為沒事,而不去醫院就診。
如果胎寶寶的胎動突然頻繁劇烈,孕媽媽可以通過改變姿勢,進食,休息,測量體溫是否發熱等之后再數胎動。如胎動仍頻繁,可到醫院就診評估。
部分常規監測,也可以在家完成
不去醫院產檢,孕媽媽能在家自我檢測的內容也很多。除了要注意監測腹痛、陰道流血等不適癥狀之外,還可以在家進行血壓、血糖、小便等常規監測。現在大多數人家里都會有血壓計、電子的體重秤,家用的小便化驗試紙也比較容易買到。因此,在孕36周之前這三樣醫院產檢項目,孕媽媽都可以自己在家里完成。即便是36周以后,需要每周做胎心監護時,孕媽媽也可以選擇用遠程胎心監護儀進行監測,或做好監護后將記錄帶到醫院給醫生看,這樣可以大大縮短在醫院逗留的時間。重要提醒:要選擇監護儀而不是胎心聽診儀!
監測體溫,密切觀察有無疫情癥狀
疫情當下,建議孕媽媽每日進行體溫監測,觀察有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疑癥狀(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等),出現異常及時就醫。如孕媽媽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癥狀,且本人14天內有疫情高發區居旅史,或與確診病人有密切接觸史,應去指定醫療機構盡快就醫。
出現異常情況(頭痛頭暈、視物不清、心慌氣短、血壓升高、陰道出血或流液、異常腹痛、胎動異常等)或有分娩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小提醒:白數胎動有方法
懷孕28周后,孕媽媽應每天早、中、晚定時各數1小時胎動,乘以4后得到12小時的胎動數,大于30次為正常,小于20次為胎動過少,少于10次提示胎兒已有缺氧可能。
如果遇到每小時胎動小于3次應該連續監測6小時以上。
數胎動時也要注意胎動持續的時間,一次胎動持續3秒鐘以上為正常,間隔5分鐘之內的胎動要算為1次。現在也有很多胎動計數軟件來幫助孕媽媽計數胎動。
特殊時期的口常生活注意事項
1.限制沒有必要的外出。
2.確保家里通風良好,定期打開窗戶。
3.外出或產檢時戴口罩,并注意手、眼的防護。在使用—次性口罩后丟棄,勿重復使用,摘下口罩后應立即洗手。
4.外出或產檢后徹底清洗雙手。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觸碰眼、鼻、口。
5.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搭配,多喝水,保證睡眠充足,避免勞累。
6.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打噴嚏時不用手捂著嘴,因為細菌會通過手擴散,要用手臂遮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