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濤
摘 要:保證10kV配電線路供電電能質量是關鍵性的工作。目前,國內正在積極建設和改造配電網,力圖全面解決戶均供電容量低。安全隱患多等問題。因此,對基于相關標準給出的供電電能質量指標進行了分析,并針對10kV配電線路供電電能質量水平的提升措施進行了討論,以提升10kV配電線路的供電電能質量水平。
關鍵詞:10kV配電線路;供電電能質量;提升
配電網工程作為電力建設的核心內容,對我國電力事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0kV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也直接影響著我國人民的正常生活。10kV配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最后環節,在整個供電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直接影響用戶的用電體驗。配電網是將經過變壓器處理后的電力進行合理分配,為了滿足用戶的用電要求,對電壓和電能進行調整,從而提升供電的質量。由于社會正在不斷發展,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正在不斷提高,那么電力企業的供電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電力企業為了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解決10kV配電網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10kV配電線路供電的可靠性,促進社會更快速的發展。
1供電電能質量指標
首先,供電電壓允許偏差方面,在GB12325中規定電力系統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用戶受電段供電電壓允許偏差在±7%,該值為10kV配電系統的設計提供了依據。不符合這一要求的可認定為電壓偏差。針對電壓偏差可以通過就地進行無功功率補償來改善。調整無功功率補償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電壓偏差問題,因為大部分情況下,電壓偏差的源頭是無功負荷的變化,采取這種方式可以從源頭上控制電壓偏差。同時,可采用有載調壓變壓器來調節,因為無功補償一般并不能解決所有的電壓偏差問題。其次,電壓波動。關于電壓波動,在相關標準中是指運行過程中從供電網中取用快速變動功率的負荷。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將這一類負荷稱為沖擊負荷或者是非線性沖擊負荷。這一類負荷具有功率波動性,導致電壓波動,可能產生閃變,非線性可能產生諧波,功率因素偏低。電壓波動是引起閃變的關鍵,談及電壓波動首先要考慮其引起的閃變,閃變是燈光照度不穩定狀態的視感,波動危害程度依據閃變的水平。最后,三相供電電壓允許不平衡度。實際在配電線路中,三相的負荷是不平衡的,但需要盡可能地保持平衡。三相不平衡會對各種電氣設備產生不同方面的不良影響。例如,對于變壓器,如果控制最大相電流是額定電流,變壓器會局部過熱,同時還會伴生磁路不平衡,大量漏磁通過箱壁使其發熱等。在實踐中,如果變壓器在額定負荷下電流不平衡度達到10%,變壓器的絕緣壽命將縮短16%。
2提高10kV配電線路供電電能質量水平的技術措施
2.1保障配電運行安全
供電部門應該重視提高10kV配電網運行時的安全問題,實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工作時需要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則,做到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盡可能較少電路故障的情況發生。管理部門可以對內部責任機制進行完善,將配電安全責任逐級落實,并完善相應的技術措施,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2.2建立科學的運行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建立10kV配電網以及相關運行設備的數據庫,記錄這些設備日常運行時的數據和參數,并對數據的各個參數進行分析,將設備檢修備件以及維修工具分類并儲存,根據數據庫提示及時補充所缺備件,以便需要維修檢查時各項準備工作能及時到位,節省更多時間,高效地解決問題。
2.3對10kV配電網的結構進行合理改造
一方面是對不合理的局部結構進行重新設計,另一方面是從整體視角提高電網的水平。通過對10kV配電網的結構的合理改造,能讓電力的分配更加合理,用戶用電更加安全、穩定。例如GIS配電網進行結構設計規劃時,對10kV配電網進行優化規劃,建立GIS數據接口,從而建立配電網規劃GIS數據庫,形成GIS平臺,通過這一平臺與用戶進行對接,大大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
2.4配網自動化提升供電可靠性策略
2.4.1自動監測系統設計
想要實現根據配電系統線路負荷來對供電模式進行靈活調整,前提必須要實時掌握配電線路實際運行狀態,以準確的負荷數據為支持,才能夠保證供電模式的科學性。對自動監測系統進行設計并將其應用到配電網中,即對原有監測系統進行改造優化,進一步提高系統監測精確性,獲取準確性更高的信息數據。其中,需要提高自動監測系統與整個配電網的融合效果,通過兩者的有效聯機額,來獲取更加準確的線路負荷反饋數值,為電力控制與模式調整提供依據。另外,自動監測系統的安裝,要求其能夠分時段記錄配電系統的負荷情況,然后由供電企業根據記錄數值來對變壓器等電力設備進行合理選型,保證能夠完全滿足系統供電要求。
2.4.2故障定位系統安裝
正常情況下,配電網線路供電異常,需要由專業維修人員來進行故障區域的排查與定位,整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比較久,而且排查流程比較復雜,需要應用較多的儀器設備作為支持。并且監測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線路做斷電處理,會造成大規模的斷電現象,影響用戶的正常用電。以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為目的,將故障定位系統應用到其中,與配電系統進行有效融合,可以對故障點進行準確且快速的檢測定位,然后直接派遣維修人員到場處理解決就好,所需的時間更短,且對正常供電區域的影響也更小,可以提高供電服務的質量。
2.4.3地下饋線埋設處理
以往在進行排查供電線路故障時,需要對大面積的線路做停電處理,對該區域內的用戶產生了極大影響,產生了重大經濟損失。通過地下饋線系統作為支持,可以在線路故障后的第一時間對故障點進行隔離,通過自動控制及時將相關開關斷開,以小區域內的斷電來確保正常供電區域不會受影響,將供電故障產生的影響控制到最小。并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電力維修提供了便利,無需針對大范圍斷電處理,使得系統供電可靠性與穩定性更強。在進行自動化技術應用時,還可以強化地下線路的埋設處理。通過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地下線路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測和管理。對線路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故障問題,進行自動排除。而且能夠對故障問題的發生區域,進行準確的判斷。在對故障問題進行解決時,可以提高檢修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檢修人員的作業,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了作業的安全。避免因為檢修作業的開展,影響線路的運行。
3結語
綜上所述,10kV配電線路供電的可靠性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對電力企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企業為了滿足人們日漸增長的需求,正在不斷完善供電技術以及設備。在提高10kV配電線路供電的可靠性的工作中也應該投入人力物力資源,無論是進行管理措施還是技術措施,只要是能提高10kV配電線路供電的可靠性的措施都應該落實到位。另外,供電企業應該進一步完善配電網的自動化系統,努力實現10kV配電網自動化的全面普及與推廣,因此電力企業應該積極建設電力系統,提高供電質量。
參考文獻:
[1]肖丹,康林春,趙璽.提高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方法研究[J].云南電力技術,2016,44(a02):189-191.
[2]劉新庚.關于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分析[J].通訊世界,2017(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