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摘 要:在黨的多次全國代表大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都曾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標和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大學生作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和新鮮血液,必須為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的本質關系國家的前途命運,這就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高的要求。必須把“立德樹人”理念融合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究立德樹人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在立德樹人的視野下,通過課堂教導、校園文化建設和網絡新媒體宣傳等途徑去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其目標和意義。
關鍵詞:立德樹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學教育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學生素質、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地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重要途徑之一。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重要的核心理念,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對于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為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地意識,樹立正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在立德樹人視域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科學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基本素質,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
1立德樹人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
“立德樹人”是由“立德”和“樹人”兩個詞語有機合并而成。“立德”主要是指通過開展大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修養層面的教育,不斷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指導大學生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高尚的道德品質,養成樂于助人、為人和善、樂善好施的良好行為習慣。 “樹人”是以“立德”為基礎,高校根據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積極采用知行合一、思辨相結合的實踐教育方法,培養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擔當、有作為的成功人才。“立德樹人”簡明、精練地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深刻詮釋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和根本屬性。高校將立德樹人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規范大學生的行為舉止,培育大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2“立德樹人”的概念和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1 “立德樹人”的概念
“立德樹人”理念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和主要目標。立德樹人最早是源于我國古代對于德育提出的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建功立業先立德,教學書育人如種樹”,體現出了古人對于德育的重視和對教育本質的理解。把立德樹人融入到黨提出的教育任務上來,就是要培養具有社會道德、思想道德,全面發展的社會建設者和黨政繼承人。
2.2“立德樹人”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已經明確指出,“立德樹人”是后續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務和未來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立德樹人”的提出對一直困擾我國教育的“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這一問題進行了解答,也符合我國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基本要求,落實了我國對于未來繼承者和建設者的基本需求。把“立德樹人”理念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方式,為大學生創造了積極健康的思想環境,推動了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
3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堅持以立德樹人思想為指導,不斷豐富和發展德育教育的形式,拓寬德育教育的載體,是改善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為新時代我國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將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準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有助于高校認真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促進高校教學科研與德育教育工作協調發展,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目標,推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將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適應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客觀要求,有助于高校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職能設置,健全立德樹人教育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德育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豐富教育內容,拓寬教育的渠道,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的限制,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探索立德樹人教育工作新模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將立德樹人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高校認真貫徹服務大學生的教育理念,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四個意識,培育大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激勵大學生開拓進取、奮發圖強、勇擔重任,培養大學生成為新時代合格公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4立德樹人視域下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
4.1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現代高校教育在面對社會多元化發展的社會環境下,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大學教育改變傳統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方法,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定期舉辦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知識講座、演講比賽以及辯論賽等,通過這些形式多樣化的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使學生能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受到思想政治的熏陶,有效地促進學生道德品質與思想素質的提升。
4.2合理分配教育資源,發揮教育資源最大價值
高校要結合現代教育改革思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作用,合理分配教育資源,有效地發揮教育資源的最大價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高校教育資源是指教育環境、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及基礎建設等。因此,教育部門與高校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視教育資源的分配,要認識到教育資源對于教學質量與效果的影響,從而提高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此外,高校要加強教育資源的投資力度,大力提升高校教學基礎設施,采購先進的教學設備與教學工具;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要利用豐富的校園文化與優厚的薪資待遇來吸引更多教學經驗豐富且充滿教育激情的教師參與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從而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還可以組織高校教師多參加教育交流學習研討會,通過不同教育理念的交流與學習,有效提升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與教師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論校園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J]. 郁磊.? 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 2017(01)
[2]立德樹人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類型及路徑探析[J]. 康卉.? 陜西教育(高教). 2019(07)
[3]立德樹人視角下研究生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 楊凱,王光大.? 求知導刊. 2014(08)
[4]不忘初心 立德樹人[J]. 陳達云.?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3)
[5]扎根基層育新人——做好立德樹人和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J]. 陳明月.? 奮斗. 2017(04)
[6]開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J]. 景君學,李歡.? 新西部(理論版). 2017(03)
[7]同心同向 立德樹人——中央民族大學思想政治工作側記[J]. 張璇.? 中國民族. 2017(07)
[8]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J]. 屈哨兵.? 中國高等教育.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