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李偉
摘 要:再生微粉是再生骨料生產所產生的細微顆粒,含有大量二氧化硅和氧化鋁,屬于輔助膠凝材料。再生微粉具備集料填充效應和火山灰活性,能夠改善水泥基材料性能。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再生微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應用,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其他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再生微粉;水泥基材料;作用機理
在建筑行業施工建設中,對于混凝土的需求量比較大。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在生產期間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為了緩解溫室效應,減少資源消耗,需要采用硅灰和粉煤灰替代水泥。混凝土轉化為再生骨料時,會產生較多再生微粉,占據總原料的10%-20%。由于再生微粉具備火山灰、微集料填充效應,被廣泛應用于水泥基材料中,改善水泥基材料低拉伸、高脆性特點。
1、再生微粉的物化特性與活性
1.1物化特性分析
再生微粉屬于小粒徑、質地疏松粉末,表面分布細小顆粒和節理。該材料的堆積密度約為900-920 kg/m3,比表面積為4490-7640cm2/g,表觀密度約為2500-2650kg/m3。通過X射線衍射儀技術分析可知,再生微粉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鈣、氧化鋁、二氧化硅。所以再生微粉中,氫氧化鈣會形成碳鋁酸鈣和碳硅酸鈣,火山灰活性良好,可以作為膠凝材料。
1.2激發活性
通過物理、化學激發法,可以提升再生微粉活性。通過相關研究可知,通過離心球磨法,可以加大微粉比表面積,提升活性,有效改善材料水化熱與孔隙問題,提升水泥基材料強度。部分學者認為,將再生微粉經過球磨機粉磨處理后,粒徑約為5-50μm,粒徑分度不集中,存在解理面。在機械作用力影響下,會導致二氧化硅晶體轉換面體結構出現畸變,形成無定形態,加強活性。再生微粉會釋放水化產物氫氧化鈣、未水化產物硅酸二鈣,同時與二氧化碳反應,加強結晶峰值,提升砂漿強度,促進水泥水化反應。相比于振動球磨機來說,采用氣流粉碎機處理之后,再生微粉粒徑相近,粒度呈均勻分布。二氧化硅具有較高的無定性化程度,碳酸鈣的結晶峰較強。
化學堿激發法主要是將酸堿鹽添加到再生微粉中,以此激發活性,加強水化硬化能力。通過相關研究可知,當再生微粉粒徑小于0.075mm時,活性比較高。同時,在堿性激發劑作用下會顯著提升活性。國內學者分析不同激發劑對再生微粉的影響,將孔隙率、抗壓強度、SEM作為指標,按照研究結果顯示,再生微粉激發效果排列如下:氯化鈣、生石膏、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硫酸鈉、無激發。通過分析SEM圖像可知,無激發劑砂漿膠凝效果差,并且呈現塊狀板結物。氯化鈣試樣存在氯離子和鈣離子,容易擴散,并且會和氯化鈣及氧化鋁產生反應,從而形成水化氯鋁酸鈣,填充孔隙。化學激發機理是增加再生微粉的氫氧離子濃度,形成不飽和活性劑,使表面氧化鋁和二氧化硅形成網絡聚合體,以此激發活性成分,增加凝膠物質含量。
2、再生微粉與工作性的影響關系
在水泥基材料中,工作性屬于重要性能,用水量會對水泥基材料工作性造成影響。通過研究可知,粉煤灰、再生微粉都可以改善混凝土流動性。將再生微粉添加量提升至30%時,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增加51%,擴展度增加25.4%,坍落度損失率呈逐漸減小趨勢。不斷增加再生微粉摻加量,減少用水量,水泥砂漿流動性呈現增長趨勢。將再生微粉摻加量設定為40%,用水量減少10%,水泥砂漿流動性將會增加40%。由于再生微粉中含有未反應硅酸二鈣,該物質會與水產生水化反應,減少水泥用量后,會相應減少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還有部分學者的研究顯示,砂漿流動性減少率可能和再生微粉取代水泥的比例呈正相關性。按照國外學者的研究顯示,當水泥基材料中含有30%再生微粉時,水泥漿黏度會降低40%,砂漿流動性降低22%,吸附系數增加40%。將再生微粉添加量設定為50%時,用水量增加7%,適當縮短初凝時間,不會改變終凝時間。再生微粉孔隙會吸收水分,氧化鋁和三氧化二鐵的含量比較多,相應減少游離水含量,進一步降低水泥基材料工作性。
3、再生微粉和水化反應的影響關系
水化反應屬于放熱過程,通過檢測放熱量與時間的關系,可以了解水化過程中,水泥漿體結構與時間變化關系。通過漿體化學結合水,可以得知水化產物生成量。分析可知,當再生微粉漿體溫度在150℃-550℃時,會存在緩慢放熱峰。到溫度到達550℃時,會損失4.42%的質量。在550℃-750℃范圍內,再生微粉凝膠失去結合水,分解成β-C2S,從而損失6.3%的質量。從上述結果,再生微粉具備潛在活性。
對再生微粉漿體化學結合水、水化熱反應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在不斷增加再生微粉添加量時,會相應減小化學結合水與最大放熱量,延緩最大放熱量時間。當混凝土強度越高,所制備的再生微粉水化性能越明顯。通過分析SEM圖像可知,再生微粉的水化反應比較少,凝膠呈增長趨勢,相應提升基體密實度。當水化反應達到28d時,基體密實度增加,氫氧化鈣物質完全反應。通過相似試驗可知,當混凝土齡期為7d時,再生微粉的過渡區域分布大量凝膠孔隙,且結構疏松。隨著齡期不斷增加,相應減少孔隙數量,加強結構密實度。當混凝土齡期達到180d時,界面過渡區結界限消失,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界面致密結構。
4、再生微粉與力學性能影響關系
再生微粉會影響水泥基材料的力學性能,將再生微粉添加到水泥基材料中,能夠提升力學性能。通過相關研究顯示,不斷增加再生微粉添加量,砂漿抗折強度會先出現增長趨勢,而后逐漸下降,因此再生微粉的最佳添加量為10%。在不斷增加再生微粉添加量后,會相應降低膠砂抗壓強度。由于再生微粉具備活性特點,會相應減弱膠砂折抗折強度。當再生微粉的添加量為30%時,膠砂抗折強度會下降45%以上。再生微粉的水化反應速率比較慢,次級水化反應比較強,因此后期強度高于前期強度。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再生微粉利用火山灰效應、集料填充作用,能夠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力學性能。在再生微粉各類物質中,碳酸鈣物質會和水泥中的鋁酸三鈣、硅酸三鈣產生水化反應,從而生成晶核,增加凝膠含量。再生微粉添加量不斷提升,由于比表面積大,粒度細,相應增加需水量。當水化反應不充分時,可能會降低水泥基材料的力學性能。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水泥基材料中已經推廣應用再生微粉,通過相關研究顯示,微粉微含有碳酸鈣物質,且具備集料填充效應,可以促進水泥中硅酸酸鈣和鋁酸三鈣產生水化反應,相應增加凝膠含量,改善水泥基材料結構。在激發劑作用下,能夠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力學性能。使用再生微粉替代部分水泥,可以減少資源使用,緩解溫室效應,應用價值比較高。
參考文獻:
[1]余江滔,田力康,王義超,等.具有超高延性的再生微粉水泥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J].材料導報,2019,33(08):1328-1334.
[2]周文娟,季志遠,何更新,等.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基本材性及對水泥膠砂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9,12(03):93-96.
[3]樊耀虎,李瀅,康曉明.再生微粉和粉煤灰對膠砂力學性能及微觀結構影響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9,38(02):537-542.
[4]王朝暉,葉劍可,許章隆,等.摻建筑垃圾微粉滲透結晶型濃縮劑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現代隧道技術,2018,55(S2):964-972.
[5]李琴,宋群玲.基于不同激發機理再生微粉活性激發制備砂漿應用性能對比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7,36(08):2589-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