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綱
摘 要:針對目前公路施工中運用填石路基施工技術過程存在的問題,文章從實踐角度出發,分析了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問題,并提出了技術運用控制的方法對策。結果表明,只有與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才能將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充分發揮出來。
關鍵詞:公路施工;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地基基礎處理技術;邊坡處理技術
0引言:
道路網絡系統在當前現代化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建設運行的安全可靠性,成為了人們日趨關注的重點。然而,在實踐施工建設過程中,公路施工運用填石路基技術的效果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即針對不同路段的施工情況,并未采用與之對應的施工方法與處理措施。為此,施工技術人員應從問題角度出發,來提高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可靠性。
1研究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的現實意義
當前階段,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價值舉足輕重,即填石料的密度與結構形式均會對整個工程工程項目的建設效果帶來影響。填石料密度的差異,主要受石料組成配級影響。此情況下,相關人員還應從施工現場角度出發,來提高填石料密度控制的有效性。而結構形式,如巖石較軟,不僅能提升填石料的破碎率,還會使填石作業過程出現諸多小粒徑的填料,進而為路基填石的骨架形成提供環境。而巖石較硬,不僅會降低填石料的破碎率,還會減少小粒徑石料。除了上述衡量依據,填石料的壓縮變形程度,也會對實際的施工技術運用效果帶來影響。為此,公路工程施工建設者應從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問題出發,即在明確技術運用現狀的基礎上,對路基結構作用穩定性進行可持續控制[1]。
2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問題
2.1技術質量需求高
公路施工建設質量的高低與實際施工使用的材料性能密切相關,因此,在運用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前,對施工材料的性能效果進行嚴格檢查。在實踐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大多將填石厚度控制在15MPa標準范圍內,但相同承受力環境下,軟巖填石材料容易出現變形問題。即在作用于工程結構后的受壓效果與填石等級調配出現不穩定問題,降低了公路工程路基結構施工的質量效果[2]。
2.2軟土填石路基沉陷
由于公路軟土施工環境中土質的含水量較高,因而,其沒有固定的抗壓能力,作用于結構環境填石路基會出現沉陷問題。經分析統計,在軟土地質條件下進行公路工程建設容易出現傾斜或是坍塌事故。為此,填石路基施工技術人員應從問題角度出發,即采用勘察手段,對路基施工可能面臨的軟土填石路基環境進行調整處理,以降低軟土土質中的含水量。
2.3技術市場環境不完善
作為公路施工建設中的基礎環節,路基施工,需將安全性作為施工技術應用控制的目標前提。但在實踐過程中,因受填石路基施工環境的影響,技術運用的各個方面仍不成熟,仍處在易受填石路基地質條件與不均勻沉降問題的影響。一旦填石路基的平整度控制不到位,整個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就會受到影響。即車輛駕駛人員將在行車過程中感受到顛簸,在特殊路段還會對駕駛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故而,相關建設者在對公路填石路基施工進行處理控制時,應結合工程所處的環境與材料設備市場環境,進而提高工程項目建設使用的安全穩定效果[3]。
3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控制對策
3.1優化路基填石路段選擇
研究表明,在不同路段進行填石路基施工時,其填料性質會隨著路段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因此,施工技術人員應將控制工作重點集中在分層填筑與土石方交替填筑上。此過程,相關人員應將結合工程所處的實際情況選用科學合理的填筑方法,以提高路基結構作用的質量效果。此外,對于石料表面裹有土層的情況,施工技術人員為避免排水不通暢問題的出現,應杜絕土方填筑與石方填筑同時處在一個路段,以最大限度的規避沉陷現象發生。
3.2控制填石材料
現階段,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大多采用碎石,作為填石材料,施工技術人員應在實際填筑前對材料進行測定與控制。如此,施工使用的填石材料就不會受到膨脹性與易融性等問題的影響。此外,在選用填石材料時,還結合所處路床的位置將碎石粒徑控制在30cm以內,并把路基層面厚度控制在70%。而且,實際施工操作杜絕出現摻入泥土的情況。當公路施工在進行完最后一層填石施工時,填石材料粒徑應控制在15cm以內,進而強化路基結構作用的安全可靠性[4]。
3.3優化地基基礎處理技術
由于填石路基的施工質量與公路工程地基的承載力有關,因此,施工技術人員應嚴格按照工程設計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證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具體來說,在開展路基填筑施工前,應對地基環境的雜質進行清理,并對坑洼部位進行填補,將隆起部位鏟除。而后,再進行壓實處理,以使地基表面的平整度達到規范標準要求。此施工處理過程,對于土質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施工技術人員應鋪筑過濾層以提高地基基礎結構的強度效果。此外,施工技術人員還應根據工程所處的現場情況做好路基排水處理。對于填石路基施工使用的大量廢渣石,由于體積材料較大且形狀差異大,因此,實際施工過程容易使石料存在較大縫隙,進而降低路土質的吸水性。為控制此情況對路基造成的侵蝕影響,施工技術人員應通過行之有效的阻水與排水,并在施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路基結構底層鋪設厚度為30cm的透水層,以保證公路施工的質量效果[5]。
3.4邊坡處理技術控制
公路施工面臨的邊坡處理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施工方法運用與處理措施運用。目前,可供選擇的填石路基邊坡施工方法有兩種,即先填方后碼砌;先碼砌后填方。邊坡處理措施的運用也有兩種,即單坡碼砌與臺階碼砌。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技術在運用臺階碼砌方法時,公路工程實際地基高度與碼砌厚度密切相關,因此,應按照既定的規范標準進行作業控制。如填方高度在5cm以內,碼砌作業的厚度應控制在1cm以上;對于填方高度在5-12cm之間的情況,碼砌厚度應控制在1.5cm以上。此外,為使材料的性能質量滿足邊坡處理需求,應對碼砌作業的質量進行控制,即盡可能使用高強度的填石材料,并控制好材料的尺寸規格,進而提高碼砌操作的緊密性,有效避免了碼砌空洞問題的出現。
3.5路基攤鋪碾壓控制
如公路建設項目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應采用分層作業方法對其進行填筑與壓實處理。首先,施工技術人員應根據路基的高度來確定分層作業的厚度;其次,為保證填筑均勻性,應對結構的平整度與壓實效果進行控制。最后,只有在一層填筑與壓實合格后,才可著手進行層填筑與壓實作業。
在碾壓施工方面,公路路基施工人員應結合工程所處的土質、地基情況,來選用碾壓機械設備。與此同時,還應制定好相應的碾壓施工方案,并通過測試確定最具效用的碾壓次數。此過程,就是在實施碾壓前,進行試驗段施工,并將試驗結果作為判斷碾壓次數的依據。如此,公路施工中的填石路基施工技術運用就能達到目標效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保證,需將施工控制的重點放在路基填石路段、填石材料、地基基礎處理技術、邊坡處理技術以及路基攤鋪碾壓。對上述施工項目進行有效的施工控制后,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填石路基施工不受復雜地質環境以材料設備市場環境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徐波,彭禮鵬.高速公路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7(10):52-53.
[2]吳贊.基于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40(04):63-65.
[3]史海燕.淺析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及綜合施工方案[J].技術與市場,2017,24(01):46-48.
[4]羅財明.淺析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的地基處理技術[J].廣東建材,2014,30(12):57-59.
[5]楊曉宇.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科技與企業,2014(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