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慧旋
摘 要:作為世界頂尖智庫建設一流大國,美國在高校智庫建設方面的成功之道,一直是眾多學者研究的熱點所在。對于美國高校智庫建設的制勝法寶,大多數學者都是從美國高校智庫建設的管理運行機制、研究內容以及成果推廣方式等外在層面來具體分析,本文則從內在文化層面探究美國高校智庫得以成功建設的社會文化根源。希望通過研究社會文化對美國高校智庫建設的影響,從文化層面對我國建設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言獻策。
關鍵詞:社會文化;美國;高校智庫;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
一、美國社會文化的特點
美國在第三次移民潮和社會運動的沖擊下,出現了主張國家內部族群文化多樣性以及不同文化群體之間平等、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主義思潮[1]。不同種族的人匯聚在美國,他們保留著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獨特文化,同時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最終粹煉出美利堅民族共同的性格特點:多樣性、個人主義、自由平等......對于世界各國的優秀人士,美國制定了特定的人才引進政策,在吸納移民的時候主要考慮高凈值人士和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美國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了對于人才的吸納爭搶,培養他們認可美國的文化與價值觀。此外,美國一些獵頭公司也極力招募世界頂尖人才為美國企業效力。美國的這種多元文化理念要求兼容不同主體與民族的文化差異,使得多元化主義思想深植美國人民心中。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能夠體現出多元化發展的理念。相比于東方國家的集體主義精神,美國文化更強調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已經是滲透進美國人骨子里的東西,美國整個民族始終踐行著獨立的精神品質。從美國這一國家的產生來看,美國最開始就是由一群反叛和獨立的代表在美洲建立起來的,美國的象征——自由女神像就是為了紀念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是美國掙脫暴政、追求自由和獨立的體現。美國歷史上的移民運動和西部大開發促成了美國人民開拓創新文化的形成,也促進了美國人邊疆性格、乃至美國民族性的形成[2]。創新是民族發展的靈魂所在,美國只有著短短兩百多年的歷史,卻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飛速發展并成為當今世界大國,離不開美國人的開拓與創新。經濟上,美國人講求技術創新,不斷開拓未知領域,生產出的高科技產品在世界范圍內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并因此被賦予創新型大國的稱號;人才培養上,一方面,美國極其重視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美國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國外人才的爭奪;發展戰略上,美國從未停止對新思路、新模式的探索。從技術創新、體制創新、觀念創新到發展思路創新,無所不在,無處不有,正是創新精神奠定了美國在當今世界的大國地位[3]。
二、社會文化對美國高校智庫建設的影響
(一)多元化發展理念:優化高校智庫運行管理機制
多元化發展理念對美國高校智庫建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人員構成和資金籌集兩個方面。以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為例,監察委員會成員、行政人員、研究人員,這三部分人員構成了胡佛的人員主力軍。其中,作為胡佛研究所核心部分的研究組成人員的構成多元化色彩極為明顯,為保證胡佛的研究質量,打造世界頂尖高校智庫,胡佛青睞于吸納各個高層次人才,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聘請各領域杰出精英為其效力。對于中心學者范疇內的高級研究員,運用合同簽約制聯合聘用或直接聘用;此外,胡佛還設置了由杰出訪問學者、國會研究員、國家安全事務研究員等構成的訪問項目,根據不同的訪問項目采取相應的聘用規定。作為監管胡佛研究方向、保證胡佛研究滿足時效性、針對性等相關要求的高級管理機構。胡佛監察委員會的內部人員構成也體現了多元化發展的理念,涵蓋了從高校、企業、社會乃至政府幾乎所有領域的高層次優秀人才。智庫賴以生存發展的必不可少條件就是其所擁有的資金,它是智庫在后期開展研究的物質基礎。面對智庫的資金籌集問題,胡佛開辟了多元化籌資渠道,它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基金會對胡佛研究生的捐贈,其次,胡佛的資金還由斯坦福大學的撥款與相關研究成果所獲收入構成。胡佛在智庫發展兩個關鍵環節——人員構成與資金籌集方面形成了一套優質的管理機制,這也是決定胡佛能夠高質量開展研究與穩定持續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獨立自主文化底蘊:組織形式與研究的相對獨立性
不同于我國高校智庫“政府依賴式”存在模式,美國高校智庫是獨立于政府機構的高校研究型組織。美國智庫強調獨立性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國智庫把獨立性作為基石,以此來獲得公民乃至社會得認可;其二,機構得獨立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研究成果得客觀性于獨立性;其三,智庫的自身獨立性,能夠與政治活動保持距離,因此可以獲得免稅的待遇。這種基于智庫自身利益考量的發展模式,追根到文化層面,還是由于美國社會文化中對獨立自主的重視。美國人相信,更多的獨立與自主才能激發個體和組織自身的發展潛能,在相對獨立的環境中,組織受到外界的干擾少,就會更加有利于組織運行,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胡佛研究所是斯坦福大學框架內的獨立機構,擁有自己的章程與董事會和相當獨立的人權與財權。胡佛一貫推崇的是獨立思考的研究取向,在斯坦福大學框架內,胡佛研究所獨立運行,學者們主要根據自身的愛好和專長獨立地進行研究[4]。
(三)開拓創新精神:助推科研發展
衡量智庫影響力的其中一個指標就是提出了多少原創思想和新的建議[5],即智庫在科研方面做出了多少創新性的貢獻,有哪些創新性成果。美國高校智庫擁有的世界級影響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科研的創新力度,美國高校智庫為美國乃至全球提供了許多極富創造性的科研成果。作為高校智庫的典型代表,胡佛研究所不管是在美國,還是放置全球,其創新性思維與研究都是頂尖的,而這離不開胡佛人敢于冒險、勇于嘗試、開拓創新的精神。具體來說,胡佛的創新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旋轉門”機制,智庫中的研究學者和政府官員一定程度上可以流動。美國政府官員從政府部門離職后,可以選擇在智庫從事政策研究,智庫研究員也有機會被挑選至政府任職。這種雙向流動使得權力與知識有效結合,激發智庫活力的同時又促進了政府的發展。從更深層次來看,這種機制的創造得益于美國多元開放、尊崇獨立自主、追求創新的文化傳統,學者王莉麗在研究“旋轉門”這一運行機制時就提出:“美國智庫“旋轉們”機制形成的背后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因素:獨特的政治文化、開放的政治體制和全方位的獨立性”[6]。美國高校智庫的創新還體現在科研以及科研成果推廣的方式上。胡佛吸納的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和高素質高智商人才,這些研究員的最大特點就是擁有創新性思維,他們在從事研究工作時善于探索未知領域,還有一股敢于冒險的勁兒。對于研究出來的成果,胡佛會利用多種渠道去推廣,擴大其影響力,總結起來,在成果推廣方式方面,胡佛采取的是以下幾種措施:一是部分研究員通過參政的方式向政府或國會提出意見;二是通過媒體、利用公眾的力量進行輿論推廣;三是通過政府相關人員、利用人際力量與政府決策部門進行溝通[7]。此外,美國高校智庫的創新在組織管理、人才配置、資金管理等方面都有所體現。
三、美國高校智庫成功建設帶給我國的啟示
美國高校智庫的成功建設離不開美國文化的影響,美國高校智庫在建設管理過程中尋求到了與美國社會文化相契合的地方。基于文化因素的考量而建構的運行機制以及管理方式,是使美國高校智庫走向成功的內在基石。美國高校智庫這種充分與社會文化相契合的建設模式對我國高校智庫的啟示就在于,要結合一定的文化因素打造適合本國發展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
(一)優化高校運行管理機制
由于受我國傳統的“政府主導”思想,我國高校智庫是附屬于政治組織的機構,自身獨立性較差,因此,我國高校智庫首先需要優化的是其組織形式,保證“相對的獨立性”,讓智庫在管理、決策、運行過程中擁有自身的自主權。在高校智庫內部組織結構中,應當建立并完善智庫監督評價體系,吸納政府、企業和社會參與對高校智庫的監督與政策評價;人員管理方面,開拓多元化人才吸納渠道,依據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研究人員的任用政策;資金籌集方面,要善于借助各階層力量,打造多元籌資體系。
(二)打造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
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本質上就是讓我國高校智庫的發展,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與我國特有的文化相契合。高校智庫的實際建設,要將中國特色與指導思想以及基本原則結合起來,高校智庫需要服務政府以及黨的決策,這是高校智庫的重要建設目標[8]。
1、明確高校智庫發展目標
政策產生的宗旨就是為了服務于國家、服務于人民,我國高校智庫應當定位好“市場需求”,即人民的需求、社會的需求以及政府的需求,要結合國內情況,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為社會和國家發展提供有用的實質性建議。
2、協同創新發展
高校智庫要在黨的思想引領下,協同企業、研究機構、社會團體以及社會組織,為社會發展與人民服務。對于內部協同創新,高校智庫要利用高校這一優質資源,協同高校不同學科、高校師生、科研與管理,促進知識的交流與互通,建立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工程技術于一體的全面、高效的智庫系統。
3、優化高校智庫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
首先,高校智庫要充分發揮其學術、資源、人才等天然優勢,準確定位,扮演好政策建議員和政策評估員的角色;其次,高校智庫在研究開展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術理論的研究,也要重視對實踐應用型成果的開發;最后,高校智庫需要建立與決策部門的長效溝通機制[9],完善高校智庫的監督、評價、發展一體化機制,創新高校智庫成果激勵與考核體系。
參考文獻:
[1] 何良.論多元文化主義及其對美國社會的影響[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15,2.
[2] 謝豐齋.十九世紀美國人的西部開拓精神[J].開發研究,2001,4.
[3] 徐晗.美國的創新精神[J].繼續教育與人事,2002,5.
[4] 百年胡佛研究所7條“經驗之談”[N/ON].新華網,2019-05-29[2019-12-12]. http://www.xinhuanet.com/globe/2019-05/29/c_138094001.htm
[5] 陳如為.美國智庫影響力為何那么大[J].秘書工作,2015,01.
[6] 王莉麗.“旋轉門”:美國智庫的重要運轉機制[J].學習時報,2012,11,5(006).
[7] 姚建麗.美國高校智庫運行機制研究——以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為例[D].浙江師范大學,2016,12,30.
[8] 樊偉.中國高校智庫發展現狀與未來策略思考[J].智庫時代,2019,5,13.
[9] 郝勝宇、潘家叆、白瀾、曲樂.我國高校智庫建設現狀及發展展望[J].中國集體經濟,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