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峰
摘 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體制創新,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更好地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隨著醫療體系的不斷發展,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基礎不足等現象,結合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建設和發展思路,將其運用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當中,從而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醫療資金的使用效率,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財會經驗,對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展開研究。
關鍵詞: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緊密型醫共體
目前,在基層醫療服務網點的發展和管理中,財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如財務制度及流程不健全或形同虛設等,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基層醫療服務的水平。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傳統財務管理中的不良現象,糾正和引導財務管理向正規化、合理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保障老百姓的醫療健康。因此,本文從當前財務管理的現狀、緊密型醫共體的實際意義、提升財務管理的策略三個方面對此進行探究。
一、當前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管理現狀
1、財務管理制度及內控制度不健全
鄉鎮衛生院作為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機構之一,其財務管理制度、內控制度存在不健全不到位等現象,這對醫療資金的合規使用存在較大風險。同時,內控監督的無效性,導致醫院的用人制度形同虛設、崗位職責不明確等,如會計、出納由一人兼任等情況。
2、財務基礎工作較差
經過對財務部門的人員梳理和資料查閱,發現本部門的基礎工作存在不足,人員素質及基本賬目處理能力有待加強。其一,賬務處理不規范。在對財務資料的整理當中,發現經濟事項并未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存在多種科目混亂書寫的跡象,部分賬目未區分明細,如藥品收入未劃分門診和住院等。其二,原始憑證缺乏真實性、完整性。部分的原始憑證無領導簽字、白條、無經辦人,支付款項缺乏采購手續、合同、驗收報告等諸多問題存在,導致會計核算缺乏真實性。
3、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院長或主管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其主要精力大多以醫療業務為主,進而忽視日常財務制度的落實和督導效果。同時,財務人員更換頻繁,導致財務工作缺乏連貫性,細節缺少有效的把控。此外,財務部門繼續沿用傳統的管理思想,缺乏高效的運營理念,導致財務工作始終不如人意。
4、財務人員業務水平不足
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人員作為活動的主體,其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效能及為醫院提供決策的依據。但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鄉鎮衛生院的財務人員普遍由非財務專業人員兼任,業務能力不足象,缺乏必備的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進而降低財務工作的效率。
二、緊密型醫共體的實際意義
通過緊密型醫共體內上級綜合醫院在財務管理中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統一有效規范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制度、流程及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同時,人、財、物的托管,有助于提升會計核算的能力,強化監督職能,從而使財務風險得到控制,避免賬目不清、隨意挪用的不良現象。此外,實行醫共體財務統一的核算制度、報告制度、管理制度等管理模式,將有效提升醫共體資源的配置能力,從而增強對資金的管控力度。
三、提升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策略
1、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建立和落實,有助于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強化資金的監管和使用能力,從而使財務部門發揮出應有的效能。第一,建立預算管理制度,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提高預算執行率。規范預算執行,突出預算管理重點。第二,完善成本費用控制相關制度。將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到鄉鎮衛生院的各項制度和業務流程中,實現全員參與成本管理,降低運行成本。第三,建立收支管理制度。從而規范衛生院收入流程,嚴格按照制度程序和項目支出范圍進行管控,清楚把控支出金額、費用標準和審批權限。第四,建立薪酬績效管理制度。注重專業人才培養,使人才隊伍得到有質有量的發展。第五,建立資產管理制度。清楚了解本院的固定資產情況和物資管控情況,避免不必要的物資損耗和資源浪費現象及國有資產流失。通過對財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保證財務管理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2、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
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直接影響財務管理的水平。因此,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對財務專業人員的培養工作,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并強化財務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崗位技能,從而促進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的良性發展。一是組織財務人員參加專業講座、培訓。財務負責人應制定年度培訓計劃,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專業講座和技能培訓活動,強化財務人員的從業能力,夯實財務人員的理論基礎。此外,加強與其他上級醫院財務人員的經驗交流,讓財務人員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借鑒,從而優化工作環節,提升工作效率。三是增強財務人員信息化能力,隨著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的不斷應用,網絡平臺的大數據和財務報表處理等工作都需要財務人員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因此,增強財務人員信息化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三是加強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培養工作。正確引導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樹立良好的職業操守,避免職務犯罪、瀆職等現象發生,從而使財務管理得以高效、安全的運行。四是鼓勵財務人員考取職稱,對取得職稱的財務人員及時給予兌現待遇,促使財務人員主動學習。
綜上所述,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及流程、提升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不僅使財務管理更具有制度性和科學性,還使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人員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同時,深入貫徹執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的策略方針,將有助于推進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增強醫療資金的管控能力,使財務管理為基層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在開展醫共體財務管理的道路上,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對財務管理的細節進行優化與完善,從而達到有效運營、精準把控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田惠,王家壯,王繼瓊.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23):217.
[2]陶澤兵.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初探[J].山西農經,2018(24):103+105.
[3]章文君.縣域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