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 要:水運工程建設過程中,會因為一些問題的出現而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也會對工程的進程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此,研究水運工程建設中的質量管理問題符合我國新時期水運工程建設的需要,本文就對此展開探討。本文對水運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運工程;項目施工;創新管研究
引言
我國水系發達,水運工程項目非常多,但是由于我國水運工程經常會受到洪澇災害等方面影響,導致水運工程的運行效率不高,而通過土工合成材料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增強水運工程抗沖刷的能力,也可以幫助水運工程防洪堤壩的建設。通過土工合成材料在水運工程中進行應用,能夠更好的促進水運工程的穩定性,減少洪澇災害對于水運工程產生的影響。
1水運工程管理
在建設管理過程中有一定的行業特色。首先,具備一定的特殊性,相比于其他的基礎工程,它的地理位置、規模、用途均有不同,采用的工藝技術也有一定的特點,在建設管理過程中,每個項目各具特色,必須要結合水運工程的自身特征,不能全盤照搬以往的工作經驗。其次,水運工程建設周期長,一般情況下,水運工程規模大、設備設施較多、投資較高,在施工作業過程中,需要各專業人員相互配合,如果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將對后續工序造成重大影響,尤其在水上作業環節,以及土建和設備安裝交叉環節中尤為重要。最后,項目配置的大型港機設施設備多,工藝復雜、設備智能化程度高,基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序較多的特點,混凝土澆筑前的電氣、給排水、工藝設備基座等預埋量非常大,這為提前的溝通聯絡、熟悉各專業圖紙及綜合協調加大難度,可減少后期的返工。
2水運工程項目施工存在的問題
2.1聯動獎懲機制尚未建立
因全國各地區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及系統開發各異,信用信息難以在各省和省部級之間共享和互聯互通。同時,交通建設管理部門也未能同住建、銀行、國土、人社等部門信用信息實現信用共享,對嚴重失信行為實施公開曝光、限制其所有經營活動等措施,形成多部門、跨地區的信用獎懲聯動機制和覆蓋全社會、全方位的信用約束懲戒鏈。
2.2對質量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
水運工程同陸上建筑工程有較大的不同,但是對于質量管理的要求都非常高,從客觀情況來看,水運工程較為復雜,一些工程并不在明面上,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這也無疑增大了工程質量管理的難度。對于這些隱蔽性較強的施工點進行質量管理具有較大的難度,成本也較高,使得一些企業對此方面的質量控制缺乏積極性,控制意識較差,且在當前招投標模式下,很多企業會惡意壓低價格而中標,工程開建后又會偷工減料來獲取最大化的利益,也可能通過縮短工期來實現節約成本,缺乏對質量管理的足夠重視,從而降低了水運工程的施工質量。
2.3缺乏安全生產意識
安全作為水運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可以保障施工人員人生安全重要環節。在開展水運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常常存在對施工材料隨意進行堆放情況,施工人員沒有嚴格遵守制定的施工安全制度,進行相應調理。由于施工人員缺乏生產安全意識,在施工過程中缺乏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可能造成施工過程中出現安全隱患。當前水運工程中出現安全隱患,會直接影響了水運工程施工效率和質量,對施工人員自身安全帶來非常大的威脅,有效的提升水運企業經濟效益。
3水運工程建設中質量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3.1一個平臺——水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
以信用信息平臺為實現信用信息管理、評價、應用的重要載體。一方面,向下整合完善現有各省水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全國從業主體信用信息和信用評價的互聯互通。另一方面,向上接入交通運輸行業信用信息管理平臺和國家信用信息管理平臺,與其他部門互聯互通、交換共享,通過公示誠實守信主體、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等方式,實現全社會各行業信用聯動獎懲。
3.2構建全過程質量控制管理模式
要形成全面管控的理念,合理構建全過程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強化對每一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實現從工程材料采購到施工完成后的質量評估驗收的全面管理,形成統一的質量控制體系,要從整體把控,同時強化對關鍵環節的管控,充分保證前期對水利的測評和勘查工作以及設計工作的客觀進行,充分考慮施工技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時立足水利客觀狀況,合理處理費用、資源、技術和環境等問題,從而更好地保證后續施工的高質量進行,強化對工程竣工后項目的驗收工作,全面掌握水利工程的施工狀況,強化管理,從而有效遏制質量問題的出現。
3.3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
水運工程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都會用到的就是水運材料,因此,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水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的需要,也就是保證水運工程的質量。所以,在水運的整個施工過程之中,必須嚴格對其進行審查和檢測,必須保證采購的水運材料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水運材料使用標準。采購人員在采購水運材料之前,應當對供應材料的企業進行徹底的調查,比如:相關的合格證明,符合生產的資格證書等等是否全部齊全,對其真偽度也要進行核實。
3.4提升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貫穿項目全過程,“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是新時代安全生產不可逾越的紅線,在港口水運工程進行安全管理作業中,大型施工設備多,復雜工序多,安全隱患也非常多。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各級參加單位應該定期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做好培訓教育工作,讓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作業人員思想上重視安全工作,樹立安全意識。加大安全領域高素質人才的引進,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嚴格落實各級安全基礎性工作。
4水運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創新研究
4.1提升水運的環境
當前限制水運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水運污染較為嚴重,已經成為除工廠排污外,城市最大的污染物來源,水運行業是社會生產、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運輸類型,因此降低水運的污染物排放情況,對于提升水運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采取低碳水運模式,可以通過降低船舶廢氣排放量的方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達到低碳節能的優勢,除此之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時,也會一并降低一氧化碳、未燃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達到顯著的環境效益。水運行業環境效益的提升,可以提升水運行業在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下的民眾接受程度,使水運行業得到長遠發展的機會。
4.2優化航路設計
基于目前水運管理經驗,降低船舶行駛速度、減少船舶一次性加油量,可以有效降低船舶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量,但是這種減排方式也會造成船舶的續航里程降低,給長時間連續航行工作帶來一定的風險,對此,需要在水運管理工作中優化航路的設計,通過對航行船舶的油量進行精確的統計和持續跟蹤,幫助船舶選擇最佳的進港補給時機,避免船舶集中進港、長時間滯留港口,并幫助船舶設計最佳加油量,在保障節能減排的同事,盡可能減少船舶的進港次數,以達到提升船舶周轉率的目標。除了油量和進港時間控制以外,在水運管理中,向船舶及時通報航路情況,幫助繞行擁堵區域,已避免盲目等待、水路擁堵造成的船舶能源消耗,從而實現船舶的節能減排。
結束語
水利工程建設的復雜性和隱蔽性的特點決定了其施工的難度較大,如果不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就會極大地降低工程的施工質量。正因為如此,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強化對建設工程的質量管控,從而有效保障工程的開展效率。
參考文獻:
[1]古浩,陳晴晴.低碳環保背景下的水運管理研究[J].珠江水運,2019(17):11-12.
[2]郭靜文.企業動態監管系統在水運信息化管理中的設計與實現[J].北方交通,2019(08):92-94.
[3]劉永加.且看唐代如何管理內河水運?[N].中國水運報,2018-01-21(004).
[4]徐昶,吳文鳳,高超,劉曉帆.金沙江航運體系的建立[J].水運管理,2017,39(06):5-7.
[5]亢亮.泉州市水路運輸業發展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華僑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