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軍
情感態度目標是《新課程標準》中學英語課程目標之一,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人文主義觀念。情感目標的實施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采取有效的策略落實情感目標,能有效地促進英語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興趣、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把積極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呢?
首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英語學習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設計適合他們水平的任務和活動,以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機會和自信。有些學生膽子小畏懼學說,或者易犯一些語音上的錯誤,這都是在所難免的。授課時要先給學生示范,鼓勵學生仔細聽辨。同時,一定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示范、鼓勵為主,讓每個學生都樂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展示給全班同學。尤其對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應采用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不諷刺,多關愛、不放棄的原則,激勵他們大膽張口說英語、回答問題等,不斷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其次,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現行的魯教版英語教材各單元大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握好教材,根據學生的興趣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要給他們機會在一定范圍他們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同時我們應尊重學生發表的觀點、見解,并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
第三、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態度。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它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多組織學生運用pairwork和groupwork等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開展小組競爭。通過小組活動和任務型學習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樂于與他人合作,愿意與他人分享學習資源、克服困難完成任務、養成和諧向上的品質,并體會到團結協作的重要及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