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清
摘 要:本文從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定義入手,介紹了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特點,揭示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圖書館服務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已然成熟,同時也成為人們生活學習的必需品。面對大量信息的同時也面臨著信息的選擇、過濾問題,人們對于信息內容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如何為用戶提供高效、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成為當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建設的一個重點議題。1999年,美國圖書館與信息技術協會指出信息技術應用于圖書館的7大發展趨勢中,個性化服務就被列為第一大趨勢。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圖書、期刊和電子信息資源,在教學和科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高校培養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定義
關于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定義,IBM有這樣的定義:收集、儲存并分析用戶信息,基于用戶信息分析結果為用戶在正確時間傳遞正確信息的過程。簡而言之,個性化信息服務就是通過收集、儲存并進行用戶行為的數據分析、建模,對用戶建立用戶畫像,根據不同的用戶信息需求,在眾多的信息中自動、主動地為用戶推送適合的信息。與傳統的信息提供方式相比,個性化信息服務更注重服務的主動性和精準性,更高效地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2 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特點
1)以讀者為中心。真正將讀者用戶的信息需求放在第一位,為讀者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方式,為用戶帶來時間上和空間上的便利,方便其獲取和利用信息資源。
2)主動性。主動為讀者推送內容,而非被動地等待讀者上門。在信息開放的時代,圖書館服務不再是從前的“守株待兔”模式,只有主動去吸引用戶才能讓用戶對圖書館產生依賴;只有將服務推送出去才能改變圖書館用戶匱乏的危機,也在無形中
3)服務方式多樣性。提供多種信息獲取方式,按照讀者要求的方式進行提供服務,使讀者更方便、迅速地獲取信息。
4)個性化需求。基于信息化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挖掘用戶更深層的信息需求,在讀者信息搜集過程中了解讀者的身份、閱讀特點、閱讀習慣等信息,分析相關信息,從用戶實際需求出發,定制符合用戶需求的個性化服務。
5)支持外網登錄和查詢。由于放假、外出等原因的,同樣能通過外網的訪問信息系統。
3 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善。雖然大多數高校建立了校園網,但圖書館網站的服務內容比較單一,計算機硬件更新慢,跟不上科技高速發展的速度。
2)新技術應用服務與館內實際融合度不夠。高校圖書館通常會通過購買數字化技術,但同時也會出現新技術服務與原有設備及系統不聯動、集成性能差、互聯度低、故障率高、技術維護難度大等問題,影響讀者使用。
3)個性化信息服務針對性不強,深度不夠。大部分圖書館沒有對用戶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進行深入挖掘,雖然也提供了信息服務,但流于表面,深度不夠。雖然購買了電子資源數據庫但數據庫商提供的數據僅僅是海量數據的整合,是死數據,無法為高校教科研提供符合其學科屬性的專業性參考,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針對性不強。
4)服務觀念和服務意識不強。當前高校圖書館隊伍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的不足,專業性不足缺少專業化人才,信息技術使用能力不高的情況。圖書館館員的服務觀念和服務意識還停留在圖書館傳統服務層面上,不少館員缺少圖書館專業方面的知識,業務能力水平不高,還停留在傳統的借書還書這樣的,缺少更深層次的服務讀者的能力和意識。
5)高校領導對圖書館管理重視不夠。圖書管理人員水平良莠不齊,與學校領導對圖書館人員的管理不夠重視不無關系,館員的素質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專業學科館員太少,不能滿足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需求。
6)讀者參與程度不夠。作為高等院校圖書館而言,用戶群體主要是在校的師生。而高校師生用戶群體的特點是,他們具有強烈的信息獲取欲望,對于信息的發布也有著強烈的興趣,目前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往往只從圖書館自身資源的角度出發來服務讀者,用戶反饋和參與的缺失使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缺少改進的機會,停滯不前,不利于高效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進步。
4 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解決方法
1)強化信息資源建設。高校圖書館注重當下網絡數字化資源的整合的同時,由于各高校優勢學科不同,資源也有所差異,要針對學校的專業進行分類、匯總和分析,搜集各專業學科重點、科研方向等信息,以此來確立專業數據庫主題,對該主題數據庫進行開發構建,使數據庫內容保持及時最新,對該專題有發展前景的專業課題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有本校特色的專業數據庫。同時已經有很多專業院校已建有自己的專業數據庫,如南開大學的“跨國公司研究與專題數據庫”、上海財經大學的“世界銀行資料數據庫”、中南大學的“專家學者庫”“有色金屬文摘”、湘潭大學的“紅色旅游資源數據庫”、廈門大學的“法學學術數據庫”等,可以跟這些高校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從而降低本校的建設成本,也能提高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2)建立用戶信息庫,增強用戶個性化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個性化信息定制是通過信息定制來滿足讀者個性化信息需求的一種服務方式,而個性化信息服務提供的基礎,首先需要搜集用戶的個人信息,包括專業、興趣愛好、閱讀習慣等,根據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數據挖掘,找到潛在的信息需求點,建立用戶模型,然后在數據庫中進行信息匹配,檢索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資源,并將資源進行分類整理后精準地推送給用戶。
3)提升館員素養,完善人才制度,加大圖書館管理員的專業培訓。很多高校圖書館在上線網絡信息化管理后,并沒有對原有的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和教育,這使得其對新技術設備、信息系統的操作存在不足,導致圖書資料管理存在較多問題。因此有計劃地開展圖書館管理員的學習和培訓,甚至聘請有關專家為館員進行講解和實戰訓練,讓圖書館工作人員掌握目前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式,使工作人員能與時俱進,具備前沿的圖書館專業知識,增強信息服務的意識。借助于信息技術平臺,轉變傳統的服務理念,系統的學習與認識新技術工具,從而提高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以此讓工作人員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4)加強宣傳引導,提高讀者參與。除了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能力外,提高用戶的能力和水平也是重點。大多數高校師生對圖書館的了解不夠全面,對圖書館提供的創新的信息化服務不太了解。須對用戶進行培訓,使其充分了解如何高效獲取信息,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對用戶開放參與通道,加強宣傳引導,讓他們真正融入到圖書館的管理建設中去。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高速發展大背景下,用戶對信息需求越來越高,個性化信息服務對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優化高校圖書館讀者信息化服務建設,注重讀者需求的研究,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加大圖書館信息數據庫建設,利用科學技術開展圖書館服務,抓住機遇,利用自身優勢,深化用戶個性化信息服務,不斷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和質量是當前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田雪松.網絡信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期刊管理工作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7).
[2]許艷.淺談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J].價值工程,2012,31(15):228-229.
[3]白云霞.淺議信息時代圖書館期刊的管理[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12).
[4]楊衍.創新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