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森
摘 要 當前城市的連鎖經營模式比較成熟,建設新農村則成了建設社會主義的首要部分,農村生產資料銷售以及生活銷售普遍與零售商業并存,傳統商業與新興商業也成了并存特點。而新型零售商業是我國農村當前發展的重要項目,實行以經營為主的連鎖商業項目,以特許加盟形式對農村現有的零售產業進行結合與整頓,實施對連鎖經營的管理,建立“四統一”體系,如統一配送、統一采購、統一店面、統一服務等項目。基于農村外部因素以及設施比較落后的現狀,本文對農村內外部環境以及連鎖經營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分析,提出發展我國農村連鎖經營的策略。
關鍵詞 農村零售商業 連鎖經營 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農村零售商業也逐漸發展,特別是連鎖經營在商務部的推動下,全國連鎖商業跨入農村市場,為我國創造了新的經濟點。但我國農村經濟水平等各種因素影響著連鎖經營,導致經營水平依然很低。本文根據農村的實際發展情況,分析零售商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
一、我國農村零售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個人雜貨店模式、定期集市模式以及流動性的小商販模式是當前農村零售的狀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發生改變,這3種模式已經滿足不了農民的物質需求和文化需求。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零售業模式層出不窮,農經經營模式需要改變。
(一)與城市相比,農村規模小、層次低
農村零售產業規模小、層次低,日常經營也不標準,組織能力比較差,相較于城市零售商業,農村零散度達到90%,和城市的連鎖商店、百貨、超市和購物比起來,農村基本是毫無規范的小型雜貨店、批發店或夫妻店,層次和規模達不到城市的規模。
(二)假冒偽劣產品多,商品質量無保障
農民的知識水平有限,缺乏鑒別真偽的意識,往往在進貨時誤將假貨當真貨,也有一部分商販以假充真,假冒偽劣的商品在農村售出,只為了謀取高額利潤。而因交通道路不便,零售業不集中,往往農村市場會被有關質檢部門以及工商管理疏忽,讓農民無法維護自身利益,讓不法商販逍遙法外。因此,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是每個農民都應具備的。
(三)基礎設施不完善,流動手段落后
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位置偏僻、基礎設備不完善以及消息閉塞,地區財務實力跟不上,導致很難改善進貨渠道以及運輸能力,更高的物流活動等更是談不上。
二、我國農村零售企業實現連鎖經營的策略
(一)連鎖經營要將選址放在首位
一個好的位置對于零售企業來說有極大的意義,選擇優質位置對商戶來說就算成功了一半。首先要將店面設在占有優勢的位置,綜合比較效益,利用小城鎮連接城鄉的特殊位置完善連鎖經營,做到有計劃、有步驟,落實村民出行布點。
(二)注重日常經營管理,以管理提升效率
一個企業的成功保障最重要的是科學管理,而農村零售連鎖是分布在不同地點由眾多人員組成經營的,在連鎖經營過程中,多借鑒其他商業管理經驗。因充分利用優勢,注重管理建設,引用現代管理設備以及方法,提升連鎖經營管理水平。
(三)發展各種形式的連鎖
1.建立連鎖分店。可通過聯合、收購、資產重組等幾個方面實現發展,可在城鎮和分散縣城發展直營連鎖店,由主體領導投資一起經營,集中管理不僅程度高,所經營的單位還可以借鑒成功案例,建立分店。
2.發展特許連鎖店。經營優勢的總部可與加盟店簽訂合作經營協定,完善發展村莊、集市等特許連鎖,可從總部獲取商號以及商標的使用權,從個人經營轉變成連鎖加盟,即可提升店面的經營可信度,擴大店面經營面積,經濟收入也能增加。
3.發展自愿連鎖。城鎮周邊的小村莊可以選擇一些信譽好、經營能力比較強的店面發展自由連鎖,統一改造符合標準的便利店,學習經營管理技術,改善農村現有的發展狀態,促進夫妻店、日雜店的發展,統一配送商品也可保障商品質量,連鎖總部既可減少投資,又能降低風險,還能實現低成本擴張。
三、發揮政府在經營發展中的引導作用,完善設施
農村發展初期,政府需積極配合、引導以及給予支持,扶持連鎖經營企業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有效發揮政府管理規范作用,改善農村經營環境,嚴禁農村假冒偽劣產品流通,規范收費標準,堅決打擊無證經營者。良好的經營環境能使農村逐漸走向正規化。在建設方面,政府應在農村發揮重要作用,建設農村基礎設施,也可鼓勵、引導以及聯合農民參與到設施建設中,對于經濟能力比較落后的農村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鼓勵農民生產、服務企業向農村投資。
四、加強對農村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
推動農村規范運作及快速發展的關鍵是人才,結合經營企業相關招聘模式,采用大型流動企業就地培養的方式進行統一招聘,學習企業文化、管理理念后再進行人員分配,既能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也能將學到的管理知識運用到當地實際中,企業和農村一起提升地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結語
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多管齊下,以擴展農村地區、建設信息管理系統以及配送中心為著力點,發展農村連鎖經營之路。可以看出,農村連鎖發展具備優勢和機遇,要創建新農村,突出經營特點,為農民提供高效生產、物美、價廉的生活用品,推動農村全方位建設,實現從傳統經營模式向新興模式轉變。
(作者單位為沈陽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胡保玲.關于加快中國農村零售商業發展的思考[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5):4-7.
[2] 夏春玉.開拓農村零售市場研究——以遼寧為例[A].中國流通業與新農村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商業經濟學會、黑龍江商務廳、哈爾濱商業大學:中國商業經濟學會,2006:77-90.
[3] 賈益東.關于農村零售商業發展問題的思考[A].論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C].山西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會:山西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2002:2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