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暉

Q老師您好!
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軌跡,孩子們也正在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假期生活,目前看,部分地區(qū)開學時間還沒有明確,可孩子現(xiàn)在學習越來越被動。比如書法作業(yè),孩子現(xiàn)在基本就是完成任務,寫出來的字,和之前比一點兒也看不出來進步,反而還有些退步。我問她為什么不好好練,她說了一堆,無非就是寫字累,玩的時間少??擅刻焱媸謾C看電視倒是不亦樂乎,真不知該拿她怎么辦。
A這位媽媽您好!
非常感謝您的信任。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確實給我們每一個人都帶來了挑戰(zhàn),同時也帶來了機會。
有些父母,在孩子表現(xiàn)出他們認為被動的行為時,就會忍不住催促,或者甚至批評、責罵,結果呢,問題沒有解決,往往還激發(fā)了親子沖突。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了很多負面評價,情緒低落或自信受挫,家長也因為管教無效十分氣餒,但與孩子的互動卻漸漸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孩子的被動變成了習慣,我們的催促和責罵也變成了習慣。
第一類是孩子覺得有趣的,簡單的,拿手的。對于這種學習任務,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樂意去完成,甚至主動去完成,所以咱們很少需要去處理。
第二類則是他們認為無趣的,無聊的,繁瑣的。
您別看我分成了兩類,它們的比重并不均衡。從孩子們?nèi)雽W起,他們所需要完成的絕大多數(shù)學習任務都往往屬于第二類。
從學習的內(nèi)容上看,第二類的學習任務當中,很多內(nèi)容雖然一時看不出多有趣,或者多有用,但往往從長遠看,對孩子是十分有益的,而且需要堅持很久,需要一定的毅力才能見到成效。這類學習任務除了讓孩子學到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孩子很多積極的心理素養(yǎng),比如毅力,比如自主。
但用心想想,既然需要毅力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怎么可能會很主動很樂意就去完成呢?作為成年人,都需要很努力才能克服不想去做的想法。更何況延遲開學,很多父母都擔心網(wǎng)課是否耽誤了學習,這種焦慮本身就容易轉嫁到孩子身上。那么對于一個孩子,被動就更是一種十分正常的反應了。
以前有老師在課上監(jiān)管,如今宅在家里,監(jiān)督孩子學習這個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我們家長的身上。如果我們不善于將這部分學習內(nèi)容轉換成對孩子來說有趣的內(nèi)容,還用催促、責備這些方式企圖讓他們變得主動,這種方式只會增加他們面對學習任務的負面體驗,日子久了,一提到學習就會變得不高興,自主學習,主動學習,那就更談不上了。
培養(yǎng)學習興趣,常常成為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要求。我就常聽到有些大人會很認真地對孩子教導:你要對學習感興趣呀!
孩子聽了這話點點頭,對學習感興趣當然是對的,是好的,但怎么做到,滿臉都是茫然
信中您提到了孩子對于練字這個任務敷衍了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并沒有感受到寫字的樂趣,寫字成了玩的對立面。
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尤其對象是年齡較小的學齡兒童,是我們作為家長、作為教育者的功課,而不是孩子的功課。
家長要做的,或許不是讓她在催促和責備中體會更多的不愉快。試試把書寫的練習量減少,與她一起和每一個字交朋友。每次練字,盡可能讓她覺得在累之前就結束,比如15到20分鐘。跟孩子一起對每一個字進行觀察和了解,如果她能發(fā)現(xiàn)每個字寫起來就像一個人,每個漢字都有背后的故事,雖然練字的個數(shù)不多,會不會覺得寫字也可以很有趣?
我曾經(jīng)見過一個教小朋友舞蹈的老師,她要教很多初學舞蹈的五六歲的小朋友壓腿,這樣一件“苦差事”一定是要堅持下來才有效果的。
這位特別有智慧的舞蹈老師把壓腿換了一個名字叫“吃蛋糕”,一件苦差事,就這樣和孩子們想到就很開心的美食掛上了鉤。她讓孩子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去吃膝蓋上的“蛋糕”。雖然都是壓腿,而且也都會疼,她并沒有因此就放棄讓孩子們?nèi)プ?,而是在訓練中不斷地鼓勵孩子們:“做得很好!”“哇!你們太棒了!”“跳舞的你們真美??!?/p>
在她有趣的教學方式以及時常的鼓勵下,堅持下來甚至愛上跳舞的孩子還真不少!
培養(yǎng)興趣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鼓勵,很多有經(jīng)驗的老師會很有辦法,對于家長,卻不一定一開始就擅長。但這兩個小技巧,是家長提高孩子學習能力、改善親子關系必備的技術活兒,多學習,也是可以不斷增長的。如果明知道學習如何讓孩子有興趣是正確的,但卻因為覺得太難就不去做,那么孩子會不會看到咱們的示范,也會覺得遇到難題就算了呢?
孩子的成長往往得益于我們從不會放棄成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還要擅于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每個孩子可以專注的時間有差異,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情。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鼓勵孩子,鼓勵自己,慢慢的我們一定會收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