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珂
摘 要:我國的中專以及大專教育是為了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對學生的要求是在全面掌握理論課程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較為長期的社會實踐,以豐富自己的實踐內容,從而達到專業型技術人才標準的要求。因此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滲透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視角,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與學習過程中避免以狹隘的觀點和立場看問題。本文詳細地介紹了人文教育的歷史和現實內涵、中專語文課文中的人文精神,以及在中專語文教學過程中人文精神滲透教育的策略,以期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及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中專語文 人文精神 滲透教育
在中專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滲透人文精神教育是較為重要的一個層面,培養學生的民族凝聚力以及愛國精神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如何在中專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滲透人文精神教育呢?其中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中專語文的人文精神滲透教育應當注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榮辱觀等的滲透。教育是為了人更好地發展,為了自我的完善,它是輔助人格發展的一種工具,教育對個人的影響非常重大。因此,如何利用教育實現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以及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重視的層面。除此之外,語文教學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較為重大的,它影響到個人價值觀的重建,影響到學生對世界的看法。除此之外,書籍在個人的心靈成長以及心靈安撫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
一、人文教育的歷史和現實內涵
人文精神的滲透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具有悠久的歷史。自孔子創立教學以來,人文精神的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無論是國內的教育還是國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滲透都具有深厚的教育根基。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在人本主義教育觀中提出,學習是自我發現、自我運用的學習;在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態度、品質及人格。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教育觀不僅開辟了心理治療的新方法,也發展了心理學的人格理論,更重要的是推動了傳統教育的改革,他主張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教育的首位,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作用,這對于倡導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以及創造最佳的教學心理氛圍等都具有一定的影響。人文精神滲透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從此也可以看出人文精神對于個體教育的重要性。
中專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教育內涵是要促進學生提升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實現個人理想價值觀的培養。不同時代的人文精神滲透教育內涵包括不同的層面。就現在教育來說,通過人文精神滲透教育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改變傳統的學習理念,正確地定位學習主體,培養健全的理想人格。除此之外,人文精神滲透教育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受到知識層面的滋養,也受到學者人格魅力的影響。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更加高尚的人格,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擁有更高的人格境界,為社會和人民做出一定的貢獻,促進社會向更加良好的方面發展。
二、中專語文課本中的人文精神
1.理性哲學精神
在中專語文課文中涉及的人文精神主要有哪些呢?其中占比較重的是理性哲學精神。在理性哲學精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對于理性哲學精神的教學主要在于引導,最終還要歸根到學生自主學習與理解。通過不斷地閱讀書籍,擴充自己的知識層面,從而幫助學生去理解書中所講述的理性哲學精神,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幫助。理性哲學精神的學習最根本的途徑就是學生擴大自己的閱讀范圍和層次。比如教師在講解《論語》中的“任重而道遠”時,首先要讓學生去理解“任重而道遠”的含義,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階段完成以后,教師再從理性哲學的層面去引導學生理解“任重而道遠”的意義。書本對于“任重而道遠”的解釋是比喻責任重大,路途遙遠,需要個體經過長期的努力奮斗才能完成目標。教師從理性哲學層面分析,可以引出學生在面臨較為艱難的任務時,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耐心。簡言之,理性哲學精神就是對教學內容的進一步深化與升華,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輔助的作用,引導學生去思考,引導學生去學習與探究。
2.思想道德精神
在中專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思想道德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道德精神對于提高學生個體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目前的市場人才需求以及人才招聘,都比較重視員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學生的今后發展以及社會適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人,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較高思想水平且具有較高專業知識能力的人才。在語文課本《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鄒忌意識到了齊王受人追捧是有原因的,他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迷惑齊王,而是冒著被殺的危險上書齊王。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鄒忌不僅是一位忠臣,也是一位思想道德水平較高的官員。教師在講解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就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向思想道德水平方面進行思考,著重闡述思想道德水平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對他人的影響。
3.積極進取精神
積極進取對于個人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它能夠讓個體的人生更加充實、更加完善。因此在中專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進取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中專學生作為專業技術型人才,他們不僅應當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也要不懼困難、積極樂觀。無論是在高中還是中專的教育工作中,都應當滲透積極進取的精神教育。
三、中專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教育的策略
1.提高教師人文精神素養
教師人文素養的高低對于語文教學人文精神的滲透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教師層面應當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養。首先教師本身應當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斷地進行提升自我。學生與教師雙向的學習,不僅能夠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而且對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具有一定的幫助。同時,教師本身擁有較高的人文精神素養對于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的確立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傳播積極樂觀的正能量,不能出現損害國家、社會以及學校的言語。除此之外,教師的人格魅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一定的影響,教師通過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知識境界和思想境界,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人格吸引比任何的教學方法都更加有效。
2.充實課堂人文精神內容,做好學生人文精神教育
語文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呢?最重要的部分還是在于課堂的人文精神教育的滲透。人文精神教育的關鍵點是讓學生學會自我陶冶情操,自我用心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總而言之,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讓學生無論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熱愛生活,感受生活。除此之外,學生通過不斷地閱讀新的書籍來豐富自己的思想,擴充自己的知識層面,讓學生對于人生以及社會和生活有更多的思考,從而提高自我生活幸福感。比如在《祝福》一文中,書中的各個人物映射了社會的各個角色,通過書中人物的做法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人性,從而引導學生對人性有一定的思考。
四、小結
通過上面文章的敘述,在中專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滲透人文精神教育,應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無論是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還是對課外知識的拓展,都可以從人文精神的角度進行滲透和影響,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建立更加健全和理想的人格,培養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讓學生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中更加積極向上、理性樂觀。
參考文獻:
[1]李倩.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對策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5(28).
[2]羅慧玲.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J].赤子(上中旬),2015(14).
[3]趙惠娟.彰顯人文關懷 促進認知成長——談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滲透[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2(13).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經濟貿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