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宇

摘? 要:目的:探討運動處方對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按照隨數字法將2019年3~8月山東省鄒城市大戶社區40例肺癌患者分為對照組15例,實驗組25例,對照組僅進行健康宣教,實驗組在健康宣教的基礎上進行2周運動處方干預,2周后受試者自己在家訓練6周,并進行電話隨訪。比較2組在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問卷的變化。結果:經過8周干預,實驗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運動處方能改善肺癌患者的睡眠質量。
關鍵詞:運動處方? 肺癌? 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a)-004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on quality of sleep of lung cancer patients.Methods: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method will March 2019 - August 2019 a Zoucheng Shandong dahu community 15 cases of 4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2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health educ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exercise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in two weeks, two weeks after the subjects training 6 weeks at home, and telephone follow-up compared two groups of sleep quality questionnaire. Results:After 8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leep quali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s:Exercise prescrip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Key Words: Exercise prescription; Lung cancer; Sleep quality
隨著癌癥患者生存率及生存年限延長,癌癥及其治療給患者帶來的疼痛、疲勞及精神緊張焦慮等因素使患者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適當的運動鍛煉能改善癌癥生存者身體狀況,提高睡眠質量[2-3]。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本研究予以肺癌患者適當的運動處方,探究經過適當的運動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
1? 研究對象
1.1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1.1.1 納入標準
(1)年齡在18歲或18歲以上且小于75歲。(2)組織學證實為肺癌患者,不限病理分型、病理分期。(3)東部腫瘤組織協作組(ECOG)體力狀態評分為0或1并且在之前2周沒有惡化,最小預期生存12周。(4)受試者本人自愿參加并書面簽署知情同意書。(5)肢體活動、肌力、神志正常、可完成運動方案。
1.1.2 排除標準
(1)癥狀性脊髓壓迫或腦轉移。(2)經研究者判斷,有任何嚴重或控制不良的全身性疾病。(3)符合以下任意一項心臟檢查結果:①靜息狀態下的3次心電圖(ECG)檢查得出的平均校正QT間期(QTc)>470msec,應用Fridericia公式進行QT間期校正(QTcF);②靜息ECG提示存在各種有臨床意義的節律,傳導或ECG形態學異常;③存在任何增加QTc延長或心律失常事件風險的因素;④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40%。(4)經研究者判斷可能對研究的程序和要求依從性不佳的患者。(5)最近3個月存在腫瘤原因的活動性出血。(6)自身免疫系統疾病。(7)12周內預計需要大手術的患者。(8)康復訓練開始前3d內血或尿妊娠試驗結果陽性的女性。
1.2 研究對象
實驗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于山東省鄒城市大胡社區的肺癌患者4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進行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25例和對照組15例。研究過程中向所有患者提供與本實驗有關的資料,患者了解研究目的、內容、方法后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1.3.1 運動處方的制定
根據ACSM運動處方指南腫瘤病人FITT建議結合ACCP肺康復指南制定。運動頻率:從每周5次有氧運動或抗阻運動。運動強度:中等強度(40%~60%HRR),針對抗阻運動則為60%1RM。運動時間:每周不少于150min。運動方式: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包括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后的拉伸整理活動。
1.3.2 實驗組
帶受試者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訓練,2次抗阻運動訓練,有氧運動形式為快走或登功率自行車,抗阻運動主要為彈力帶操。最開始進行10min熱身活動,然后進行30min的正式活動,正式活動有氧或抗阻運動。帶受試者運動2周,之后6周受試者在家中運動,每周電話或微信視頻隨訪2次,監督并詢問訓練情況。
1.3.3 對照組
僅對受試者進行健康宣教。
1.4 評價指標與測評工具
于干預前評價2組基線數據,并于干預后再次評價。
睡眠質量評價,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總分范圍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以PSQI總分值>7判為失眠。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率表示,2組無序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線資料
干預過程中,實驗組患者因肺癌死亡1例。對照組患者因搬家至外地失訪1例。最終38名患者配合完成研究,有效率95%。
2.2 2組干預前后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睡眠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干預后睡眠質量評分與干預前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實驗組睡眠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對肺癌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干預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但是目前多數肺癌患者對運動的重視程度不足,難以長期堅持運動,因此提高肺癌患者的運動積極性仍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值得臨床深入。
參考文獻
[1] Allemani C,Matsuda T,Di Carlo V,et al.Global surveillance 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2000–14 (CONCORD-3):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 513 025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from 322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J].The Lancet, 2018,391(10125):1023-1075.
[2] Courneya KS.Physical activity in cancer survivors:a field? in motion[J].Psycho-oncology,2009,18(4):337-342.
[3] Carlson LE,Speca M,Patel KD,et al.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relation to quality of life,mood,symptoms of stress,and immune parameters i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outpatients[J].Psychosom Med,2003,65(4):57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