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春穎



摘要:英語學科在孩子們的成長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的發展,對于英語能力的培養越來越被家長們所重視,孩子們對于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局限于教材,更多的是對英語技能掌握的重點關注。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英語學習更高效,讓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更有收獲呢?那就是合作學習。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
結合英語學科的特性,以及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合作”已經成為我們的重要話題,培養合作的能力,應該從現在做起。下面,以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Unit3《At the zoo》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和操作及感想。
一、確立本單元重難點,制定教學目標
國家英語課程要求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從《課程標準》上看,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課程的學校,要求3-4年級達到一級目標: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游戲、做動作、做事情(如涂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扮演[1]。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能書寫字母和單詞。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5-6年級達到二級目標: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
根據《課標》要求,以及孩子們的能力等級來看,我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為:
二、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性,設計有效的小組活動
(一)小組活動一:兩人一組,根據PPT上出示的單詞,結合句子,嘗試著和伙伴討論“sheep”的樣貌,并把句子補充完整。
(二)小組活動二:每個小組隨機抽取一個動物模型進行描述,每個成員選擇一句話進行填空。最后整組齊讀小組完成的小短文。
上圖是部分任務單。這一個活動要求小組所有5個成員一起齊心完成,并集體進行展示。每一張任務單對應著不同的動物,任務單上的動物是由每一組的組長隨機抽取的。任務單里面的內容是描寫動物的一片短文特征。這張任務單里的句子不僅有這節課需要掌握的重難點句型和單詞,也有之前所學習過的內容。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串聯以及合作完成一篇完整的小篇章。在《合作學習的99個小貼士》中小貼士31中提出了合作學習的基本結構,表現為以下幾步:
◆思考(Think)---學生首先獨立學習,獨自研究任務。
◆交換(Pair)---與伙伴比較和討論學習結果。
◆展示/匯報(Share)---在全班面前介紹、比較和深化伙伴學習的結果。
根據合作學習的基本結構,我是這樣進行操作的。
通過巡視孩子們的討論過程,發現了孩子們的參與度都非常高,根據合作學習的基本結構操練起來小組合作更加有條理,并且效率很高。思考這一環節能夠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交換內容這一個環節,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發言欲望;組內交流匯總讓學生積累了新的內容;展示環節讓每一個組員享受了歸屬感[2]。
通過在英語課堂上加入小組活動的設計,我們會發現,一個“好”任務的設計能夠影響到學習成果的質量。除了知識的操練以外,一堂有效的課堂活動設計,能讓孩子們在合作中體會更多知識以外的收獲,學會與他人分享,學會去承擔自己在組內的職責。
參考文獻:
[1]薛國民.“課堂轉型”中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8 (34):8-14.
[2]李向榮.例談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任務的有效設計[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 (0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