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區,湖北 武漢)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綜合征[1],若是血液水平長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會改變患者的心臟、血管功能及結構[2],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促使血管腔狹窄、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壞死而引發冠心病。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更為嚴重,且治療難度較大[3],臨床在治療該病時需要同時有效控制血壓水平以及促進冠心病臨床癥狀、心功能的改善。藥物是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本文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在該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旨在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正文闡述如下。
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將本院接收的84 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病例選取時間:2018 年9 月至2019 年8 月。
診斷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關于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同時符合《2015 中國急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臨床實踐指南》中關于冠心病的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高血壓合并冠心病;(2)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顯示肝腎功能、肺功能正常;(3)意識清楚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中。
排除標準:(1)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的患者;(2)存在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3)存在凝血機制障礙、精神障礙的患者;(4)存在藥物使用禁忌癥或過敏體質者;(5)臨床資料不全、研究期間失訪者。
對照組42 例中,男性28 例,女性14 例;年齡范圍:45 歲至80歲,年齡平均值(65.68±4.36)歲。高血壓病程范圍:2 年至11 年,病程均值為(5.74±1.84)年。
觀察組42 例中,男性27 例,女性15 例;年齡范圍:46 歲至81歲,平均(65.74±4.42)歲。高血壓病程范圍:2 年至13 年,病程均值為(5.82±1.90)年。
研究對象間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存在均衡性(P>0.05)。
對照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次口服,一天一次,共計治療6 周。
觀察組: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5mg/次口服,一日一次。根據病情變化對劑量進行調整,每日最大劑量控制在10mg 以內,連續用藥6 周。
在治療前、治療6 周后運用電子血壓計測定兩組患者的血壓水平。
在治療前、治療6 周后的清晨采集兩組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mL,經離心處理獲得上層血清,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心功能指標[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進行測定。
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此評估用藥安全性。
將臨床資料錄入到SPSS 21.0 統計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的形式表示,t 檢驗,計數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卡方檢驗,當P<0.05 時,表明兩組的臨床資料對比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前的血壓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組內治療前、治療后的舒張壓、收縮壓進行對比差異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相較于對照組明顯更優(P<0.05),見表1。
治療前,對比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相差不大(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且同對照組相比明顯是觀察組更優,P<0.05,見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之間比較心功能指標區別較小(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心功能同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且兩組患者數據均優于治療前,P<0.05,見表3。
兩組患者之間對比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無較大差異(P>0.05),見表4。
表1 對比兩組的血壓水平

表1 對比兩組的血壓水平
組別 舒張壓(mmHg) 收縮壓(mmHg)治療前 治療后 t/P 治療前 治療后 t/P對照組(n=42) 107.52±10.37 89.02±5.46 10.230/0.001 160.52±12.57 136.84±6.39 10.883/0.001觀察組(n=42) 107.59±10.43 80.13±3.28 16.277/0.001 160.58±12.64 120.22±5.27 19.110/0.001 t 值 0.031 9.045 - 0.022 13.004 -P 值 0.976 0.001 - 0.983 0.001 -
表2 對比兩組的血脂指標,mmol/L)

表2 對比兩組的血脂指標,mmol/L)
注:組內治療前、治療后數據進行比較,at=4.399,bt=10.050,ct=4.905,dt=14.986,et=5.392,ft=11.958,gt=4.880,ht=8.654,均P<0.05。
組別 TC TG LDL-C HDL-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2) 5.78±1.20 4.83±0.72a 3.42±0.66 2.75±0.59c 2.66±0.75 1.91±0.50e 0.99±0.40 1.49±0.53g觀察組(n=42) 5.83±1.24 3.72±0.56b 3.50±0.69 1.62±0.43d 2.70±0.78 1.13±0.34f 1.02±0.42 2.02±0.62h t 值 0.188 7.887 0.543 10.031 0.240 8.360 0.335 4.211 P 值 0.852 0.001 0.589 0.001 0.811 0.001 0.738 0.001
表3 對比兩組的心功能指標

表3 對比兩組的心功能指標
注:組內治療前、治療后數據進行比較,at=5.769,bt=12.126,ct=6.389,dt=12.475,et=5.877,ft=13.546,均P<0.05。
組別 LVEF(%) LVEDd(mm) LVES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2) 39.69±4.14 44.58±3.61a 57.91±4.20 53.18±2.32c 45.70±3.45 41.32±3.38e觀察組(n=42) 39.73±4.20 50.29±3.77b 57.97±4.23 48.56±2.45d 45.74±3.50 37.11±2.19f t 值 0.044 7.090 0.065 8.874 0.053 6.774 P 值 0.965 0.001 0.948 0.001 0.958 0.001

表4 比較兩組的用藥安全性[n(%)]
高血壓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慢性疾病,在中老年群體中高發,且原發性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故高血壓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人數較多[4]。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質量,且隨著病情進展,甚至可能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威脅,故應對其進行積極的控制,以延緩病情進展[5]。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是由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組成的復合制劑,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是臨床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6],其經口服后可迅速起效,藥效持久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苯磺酸氨氯地平可對血管平滑肌收縮進行抑制,解除平滑肌痙攣,能夠改善血液循環[7],促使血壓水平下降;另外苯磺酸氨氯地平還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心肌耗氧量降低,促使心肌供氧量增加[8],有助于冠心病癥狀的改善。但單一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的總體效果一般。阿托伐他汀鈣片可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速度[9],對血脂水平進行調節,能夠改善血液流變學,可對血管內皮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具有良好的降壓、降血脂效果[10]。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可使患者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比例降低,能夠改善心臟負荷,促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避免心功能持續受損。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血脂及心功能指標均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充分說明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的臨床療效更加顯著,且兩組的用藥安全性均較高,提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
總而言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適合推廣應用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