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志樂,王富海,麥曉君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藥學部,廣東 佛山)
白內障屬于一種眼科疾病,且比較常見,主要臨床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但術后很多患者會伴有干眼癥,主要包括視力模糊、異物感、眼紅眼干澀情況。有研究結果顯示,干眼癥會使眼部出現不適感,淚膜不穩定、障礙障礙,會增加內膜滲透性,輕若患者處于輕度癥狀,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若患者處于嚴重癥狀,會導致眼表組織干燥,影響到患者視功能,無法保證術后視力恢復。復明膠囊是一種中藥藥劑,常應用于白內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治療。玻璃酸鈉能夠使白內障患者眼部干澀感、異物感得到改善,適用于臨床治療,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可有效提升治療有效率。我院圍繞白內障術后干眼癥采取復名膠囊與玻璃酸鈉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展開研究,現將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本次84 例研究對象均是我院收治的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患者,研究時段為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分組基準為系統抽樣法,各42 例。觀察組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年齡區間33-68 歲,中間值(50.12±2.37)歲,病程區間1 個月-6 年,中間值(3.25±0.47)年;對照組男性243 例,女性18 例,年齡區間35-69 歲,中間值(52.69±2.37)歲,病程區間2 個月-5 年,中間值(2.47±0.18)月。兩組患者的研究資料經過分析,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1.1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經檢查符合白內障診斷標準;患者術前檢查未表現出干眼癥狀,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1.2 排除標準
與其他并發癥合并患者,因其他原因引發的干眼癥;存在先天性無眼腺、無淚癥患者;3 年內存在眼外傷史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治療配合度差患者。
1.2.1 對照組
玻璃酸鈉(生產廠家:參天制藥株式會社能登工廠;生產批號:國藥準字J20090019)治療。給予患者玻璃酸鈉滴眼液滴眼,1 次0.5mL,1 天3 次,治療周期為28 天。
1.2.2 觀察組
復名膠囊(生產廠家:吉林省大峻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Z20050536)聯合玻璃酸鈉治療。玻璃酸鈉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復名膠囊1 次5 粒,1 天3 次,治療周期為28 天。
①治療前后,觀察并記錄84 例患者淚液分泌長度、淚膜破裂時間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1]。②評估兩組臨床療效。完全消除臨床癥狀,經裂隙燈檢查恢復正常雙眼為顯效:基本消除臨床癥狀,經裂隙燈檢查基本恢復正常雙眼為有效;未改變臨床癥狀,經裂隙燈檢查雙眼未恢復正常,嚴重情況下會惡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2]。③觀察并記錄84 例患者治療前、經8 周、16 周治療后干眼癥狀評分[3]。
未治療時,組間淚液分泌長度、淚膜破裂時間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經治療,觀察組比對照組淚液分泌長度、淚膜破裂時間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更優,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組間淚液分泌長度、淚膜破裂時間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對比

表1 治療前后組間淚液分泌長度、淚膜破裂時間及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對比
分組 例數 淚液分泌長度(mm) 淚膜破裂時間(s) 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2 17.25±2.16 9.45±1.71 6.46±1.07 12.31±1.74 2.45±0.53 0.44±0.15對照組 42 17.64±2.38 12.19±1.93 6.27±1.08 9.23±1.86 2.27±0.72 1.31±0.37 t 0.786 6.886 0.809 7.836 1.307 127.748 P 0.433 0.000 0.420 0.000 0.195 0.000
組間治療有效率對比,觀察組95.23%更高,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組間治療情況對比[n(%)]
未治療時,兩組患者干眼癥狀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經8 周、16 周治療后,組間干眼癥狀評分對比,觀察組更低,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組間治療前后干眼癥狀評分對比(分)

表3 組間治療前后干眼癥狀評分對比(分)
分組 例數 治療前 治療8 周后 治療16 周后觀察組 42 5.34±1.27 2.51±0.42 0.53±0.12對照組 42 5.40±1.35 3.67±0.68 1.48±0.25 χ2 0.209 9.405 22.201 P 0.834 0.000 0.000
干眼癥的臨床表現為損傷眼表面和不穩定淚膜,主要由淚液的質或量出現異常所引發,在眼部產生一系列疾病。白內障術后存在著較高的干眼癥發病率,有研究結果顯示,超過40 歲以上人群患有干眼癥的概率在11%,發生白內障術后感染概率在20%以上,該疾病的影響因素包括術中機械性損傷、手術應激。玻璃酸鈉是一種多糖體生物材料,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形成,其生物粘彈性、保水性、無抗原性、可塑性及相容性均更高,可對丟失水分進行減緩和阻止,實現改善異物感、干澀感等癥狀,適用于治療干眼癥[4]。
干眼癥的中醫范疇為“神水將枯”、“白澀癥”,淚為肝之液,肝開竅于目。就此,可了解到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會密切聯系到肝、腎,該疾病的基本病機為陰精虧虛,再加上白內障術后會損失機體臟腑氣血及組織器官,引發氣血虧虛。因此,在治療白內障術后干眼癥時,應始終堅持清肝明目、養陰生津、滋補肝腎的準則[5]。
復明膠囊是一種中藥顆粒,主要成分中女貞子、石斛、山茱萸、菟絲子、枸杞子、熟地黃的主要功效為益精明目、滋補肝腎,人參、茯苓、山藥、檳榔的主要功效為健脾益氣,牡丹皮、夏枯草、決明子、木賊、車前子、羚羊角、白蒺藜、 生地黃、菊花的主要功效為清肝明目,聯合應用所有中藥成分,能夠起到清肝明目、健脾益氣、益氣滋補肝腎的功效,適用于干眼癥、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治療,可獲取良好的臨床療效。聯合應用復名膠囊與玻璃酸鈉,可將兩種藥物的療效充分發揮出來,改善患者不良癥狀,緩解患者眼部干澀感,穩定治療效果[6]。
本次試驗主要對白內障術后干眼癥采取玻璃酸鈉單項治療與復名膠囊聯合玻璃酸鈉治療的效果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觀察組(9.45±1.71)mm 的淚液分泌長度、(12.31±1.74)s 的淚膜破裂時間及(0.44±0.15)分的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95.32%)比對照組(80.95%)治療有效率更高,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經治療后,對比兩組干眼癥狀評分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可見,聯合治療的效果要比單項治療更優,可改善患者異物感,保證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白內障術后干眼癥采取復名膠囊與玻璃酸鈉聯合治療,能夠改善患者干眼癥狀,降低角膜熒光素染色評分,延長淚液分泌長度,提升治療有效率,值得臨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