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揚,宋王婷,王君強
(寶楓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方式的轉變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健康的意識不斷加強、對健康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人民的健康狀況也發生著極大的變化。目前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WHO 公布的發展中國家里導致過早死亡的疾病中腦血管疾病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國民在健康認知上的水平急需提高。目前全世界有超過3500 萬人患上老年癡呆癥,預計到2050 年將影響1.15 億人[1]。本研究從幾個方面調查了一部分老年人對腦健康的相關問題的情況,以此來反映目前人民群眾的腦健康的關注度。
本研究以深圳市的老年居民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134 人進行調查。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亦稱之為問卷法,本研究借助此方法,引導所要調查的對象如實填寫問卷,通過對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和整理分析得出調查結論,從而確定老年人對腦健康的關注及現狀,為后續建議和案例的撰寫提供數據支撐。
借助Excel2016 版、SPSS 21.0 對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結果進行基本運算,以 P<0.05 為有統計學意義,運用獨立樣本檢驗和Spearman 相關性分析對各組數據與各影響因素的關系進行闡釋。
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134 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118份,有效率為 88.05%。從結果中看出對于腦健康方面的知識關注度女性要大于男性(女:79.7%、男:20.3%),年齡位于60-70歲(44.0%)的人偏多,并且大多數人(82.3%)會定期進行體檢和規律性的做家務(83.1%)。
對于腦健康的關注度方面,我們調查中涉及的問題有:是否有記憶減退的癥狀;腦部疾病史及治療史;身邊或家人是否患有老年癡呆、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癥;是否服用保健品;最想了解哪方面的腦部疾病預防知識;是否愿意接受免費的腦健康咨詢以及科普讀物(具體見表1)。
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用SPSS 中的Spearman 分析。根據相關性結果顯示,年齡與記憶減退存在顯著正相關性(r=0.21,P=0.021),腦疾病史及治療史與記憶減退(r=0.19,P=0.038)、服用保健品(r=0.29,P=0.001)存在正相關性,老年人的免費腦健康咨詢與年齡(r=0.0.23,P=0.014)、記憶減退(r=0.25,P=0.005)等也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腦是人體的高級神經活動中樞,大腦的衰老從30 多歲就開始了,到50 多歲時大腦衰老更加明顯。近年來,我國腦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國家把每年9 月16 日定為“腦健康日”,健康中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根據本次調查研究顯示目前大多數的老年人有去醫院定期體檢的習慣。提示人民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注度的增加。體檢的意義并不只在于檢測疾病,還要看患病率的風險,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調整自身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達到主動管理健康治未病的目的。

表1 對腦健康的關注度的調查結果
在我國,記憶力減退常被認為是正常衰老的一種癥狀,往往容易被患者和其家人忽略,導致許多老年癡呆癥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給疾病的防治帶來巨大挑戰。調查結果顯示年齡與記憶力減退有顯著的正相關性,即記憶力減退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加重。在老年癡呆癥眾多早期臨床癥狀中,記憶力減退是比較直觀且容易被觀察到的主要癥狀[2]。在最想了解的疾病中老年癡呆占72.0%,我國有研究報道[3],60 歲及以上的居民中老年癡呆癥的患病率在 0.6% ~9%之間。所以應加強記憶力減退的知識宣傳,提高對相關疾病的認識;另外對存在記憶力減退等認知障礙者定期進行測試及評定,并建議到達一定年齡以后,體檢時應常規做量表的評測等,為老年癡呆癥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做些準備[4]。
根據本次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人民群眾已經開始關注身體的健康狀況和腦健康。除了提高腦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完善腦健康管理體系、開發并研究針對于老年癡呆等腦部疾病的相關藥物及治療方法,充分挖掘中西醫的優勢,制訂完善的腦健康管理規范制度,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