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捷
(廣西桂平市人民醫院腫瘤科,廣西 桂平)
專案改善是指專業人員和各級主管就某項工作任務或問題開展系統的規劃研究,通過現狀調查、科學分析,制訂改善措施,執行、檢討和控制,以達成預先設定的目標,且將改善方案進行標準化的全部過程。[3]患者滿意度是衡量醫院綜合服務質量及醫患關系的重要指標,相關文獻報道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長也是一個嚴重影響患者滿意度、甚至引起糾紛的重要因素。[1]由于患者出院流程繁瑣,手續復雜,常導致患者及醫護人員在這一塊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2]且存在床位無法及時騰空供新病人入住,增加了差錯發生的風險。[1]是一個干擾護理服務質量的突出問題。如何縮短患者離院等待時間,簡化出院流程,提高患者出院的滿意度是本科室一個始終關注的問題。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是指在醫生下達“結賬出院”醫囑后到出院患者完成治療、領藥、辦理手續結賬到離開醫院所需的時間。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延長:由于辦理出院相關手續是多部門科室之間配合,將150min 以內的離院等待時間為正常的等待時間,將離院等待時間大于等于150min以上的稱作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延長。我科成立護理專案小組,開展主題為“縮短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 的護理專案行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本院腫瘤科有編制床位52 張,在崗護士20 人,均為女性,其中主管護師2 人,護師10 人,護士8 人。本科室月入院人數250余人,出院人數200 余人。將2019 年3 月12 日~15 日護理專案行動前的60 名出院患者作為對照組,男35 例,女24 例,年齡45~68 歲,平均56.15 歲,其中44 名患者離院等待時間延長。將2019 年6 月18 日~25 日護理專案行動后的60 名出院患者作為干預組,男38 例,女22 例,年齡46~69 歲,平均56.9 歲,其中19名患者離院時間延長。
小組成員由本病區的4 名護士組成,均通過自愿報名參加。其中護士1 名,護師3 名。組長負責整個小組活動,小組成員均為大專以上學歷,工作年限≥6 年。小組每位組員有明確分工。整個活動包括:選題、調查分析、目標設定、制訂和實施措施、效果評價和撰寫報告等幾個階段。小組召開會議,對每個階段的活動進行總結、評價。
1.3.1 活動計劃
本專案改善活動時間從2019 年3 月開始啟動,2019 年7 月完成。全體成員擬定改善活動方案和分配工作。
1.3.2 現況分析
出院患者離院時間延遲率=離院等待時間≥150min 患者人數/出院患者總人數。2019 年3 月12 日至3 月19 日,小組成員采用自行制定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查檢表,對按照出院流程辦理出院的60 名患者進行調查?;颊唠x院等待時間在150min 以內16 人 次(26.6%),150~240min14 人(23.3%)240~300min20人(33.3%),300min10 人(16.6%)。其中患者有出院帶藥17 頻次(38.3%),患者有輸液未輸完8 頻次(18.3%),有未確費的醫囑需處理7 頻次(15%),病人有退藥需處理6 頻次(15%),醫生未開具出院證明4 頻次(8.3%),其他原因2 頻次(5%)。在60 名出院患者中只有26.6%在150min 以內的正常等待時間,而73.3%的出院患者等待時間延長到150min 以上。分析:根據80/20 分析,顯示:(1)患者有出院帶藥;(2)患者有輸液未輸完;(3)有未確費醫囑需處理三項占73%,為本次的改善重點。

圖1 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現況調查柏拉圖
1.3.3 目標設定
根據公式計算 設定理由:目標值 =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現況值:出院患者離院時間延遲率73.3%。根據柏拉圖分析得出改善重點:73%,小組成員對圈員能力進行投票,通過計算圈員能力為:14/20×100% = 70% 目標值=73.3%-(73.3%×73%×70%) =35.9% 到2019 年6 月30 日前,縮短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并改善出院流程。出院患者離院時間延遲率,從73%降至35.9%。
1.3.4 原因分析
護理專案小組成員進行頭腦風暴,通過魚骨圖進行解析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長的原因。并通過小組成員投票的方式,選出問題的要因。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論證,找出的真因為:(1)護士輸液時間遲;(2)出院患者輸液未輸完;(3)醫生未及時開出院帶藥醫囑;(4)患者有出院帶藥;(5)患者未留取大小便標本送檢有未確非醫囑需處理。(我院采用的是電腦醫院病例管理系統,當患者未留取大小便送檢,或者有醫囑未確認收費等情況時,系統會自動攔截,需要護士處理該醫囑后,才能將病例放出病區,將出院病人信息發送到住院收費處,否則患者無法辦理出院手續)。
1.3.5 對策擬定及實施
針對真因,結合本科實際情況,制訂了5 個對策,使用PDCA循環進行對策擬定和實施。
1.3.5.1 對策一
計劃出院的患者,且需出院帶藥的患者,主管醫生提前一天開藥。患者就可以在出院的前一天拿到出院帶藥,出院當天就不需要等藥,方能離院。

圖2 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長使用魚骨圖解析
1.3.5.2 對策二 、三
責任護士對出院患者優先進行輸液,責任護士與醫生溝通,計劃出院的患者,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及治療需要,減少出院患者輸液量,或出院當天不需輸液治療。并提前一天停醫囑,提前一天停醫囑的好處不會存在需要退藥。如患者病情出院當天仍需輸液治療的,科室醫生提前半小時到科室查房,醫生將計劃出院,但還需輸液的患者,通知到責任護士。責任護士優先對出院患者輸液治療。
1.3.5.3 對策四
責任護士查看分管病人大小便標本留取情況, 新入院患者,責任護士次日交班時詢問患者是否留大小便標本,入院兩天以上的病人,護士應查看病例大小便標本是否確費,如有未確非的及時跟蹤,查找原因,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幫助。并且在各個病房廁所設立了一個放置大小便標本的容器。方便患者留取,同時責任護士也能知道新入院患者是否留取標本。
1.3.5.4 對策五
醫囑班對醫囑時查看病人有哪項醫囑未確費及時查找原因及時處理 。
出院患者離院時間延遲率從改善前的73.3%下降到了31.6%,2019 年6 月18 日到6 月25 日,小組成員制作查檢表進行現場調查記錄,患者在醫生下達“結賬出院”后到患者離院所需等待時間,并記錄導致患者離院等待時間延長的原因及頻次。其中離院等待時間大于等于150min 的有19 名。出院患者離院時間延遲率=離院等待時間≥150min 患者人數/出院患者總人數=19/60 =31.6%
小組成員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圖3 無形成果雷達圖
(1)通過本次護理專案活動縮短了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解決了科室迫切需要改善的問題,醫護能進行有效溝通共同解決問題。合理運用了魚骨圖、柏拉圖等工具進行分析。改善前患者離院等待時間在150min 以內的只占了27%,改善后患者離院等待時間在150min 以內的占到了68.3%。而出院患者離院時間延遲率也從改善前的73.3%下降到了31.6%。大大縮短了出院患者離院等待時間,使床位及時騰空給新入院病人,降低了發生護理差錯發生的風險。簡化了出院流程,并進行了標準化,并與2019 年7 月15 日全面實施。小組成員在學會了護理專案改善手法的運用、合作精神、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發面都有了成長。雖然本次品管圈活動已完成目標,但仍存在一些需繼續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如醫生配合程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醫護溝通技巧的欠缺等問題。希望在日后的工作能得到改善。
(2) 通過開展護理專案改善活動活動,全體護士進行護理專案改善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學習和掌握了專案改善知識和手法。提升了護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小組活動使中所有護士都能主動參與其中,暢所欲言采取頭腦風暴的形式尋找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然后針對問題進行討論,通過認真學習,現場觀察,找出原因,分析解決問題。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建立,增加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自信心、成就感和工作的積極性。大大的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