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裘震 林炎柏
水痘是一種由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在一些人群較為密集的區域集中爆發,學校和幼兒園等場所最為常見,而且主要發病群體多為1~14 歲的孩童[1,2]。水痘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和皮膚黏膜出現批量的水皰、丘疹、斑疹和結痂癥狀,屬于常見傳染病,一般會通過日常接觸和口噴飛沫的方式進行傳播,有著較強的傳染性,特別是對于低年齡孩童,本身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所以極易被傳染,進而在兒童集中區域造成爆發性傳播[3,4]。日常生活過程中,時常能見到這種大范圍爆發情況見諸報端,給幼兒身心發展造成影響,也同時給當地醫療機構及疾控部門帶來較大壓力[5,6]。為做好后續本地區水痘等流行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效控制及預防,本研究通過對本地區水痘流行病學特征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具體對不同年齡和不同時期的水痘周期性變化進行梳理,為本地區相關疾控預防單位提供相關理論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收錄的2009~2019 年相關水痘患者病歷信息皆來自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的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對系統中2009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涉及本地區發生水痘患者的姓名、發病年齡、時間、發病相關癥狀表現等信息進行收集,然后將所收集信息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另外涉及到的相關人口資料則來自《廣州市南沙地區衛生統計年鑒》。
1.2 方法 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對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水痘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進行收集,按照姓名、出生日期、性別、發病單位、發病年齡及長期住址等相關信息,并按照病例相關發病時間進行排序分析。水痘事件相關報告資料參照衛生部(現衛健委)制定的《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收集7 d 內,同一學校、幼兒園及托兒所等集體單位中發生了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數。
2.1 疫情概括 從《廣州市南沙地區衛生統計年鑒》中得知,廣州市南沙區常住人口有35 萬,2009~2019 年本地區報告水痘病例606 例,每年水痘的平均發病率為202/10 萬,患水痘的男女比例1.75∶1,無死亡病例,2009~2019 年期間水痘年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2.2 流行病學特征
2.2.1 性別分布 606 例水痘患者中男386 例,占63.70%;女220 例,占36.30%,男女比例1.75∶1。見表1。

表1 2009~2019 年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606 例水痘患者性別分布(n,%)
2.2.2 時間和年齡分布 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水痘發病在每年的3~6 月和當年11 月~次年1 月這兩個時期占比最高,是水痘發病高峰期,分別占41.42%(251/606)和39.44%(239/606);另外不同年齡人群都有發生水痘病例,其中以6~14 歲年齡段的發病群體占比最高,為38.78%(235/606),且從2009~2019 年,呈上升趨勢,≥24 歲人群患水痘情況較少,占比僅為9.90%(60/606),整體呈下降趨勢,0~3 歲年齡段的幼兒水痘發生率占比也呈逐年上升趨勢。見表2。

表2 2009~2019 年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水痘病例時間和年齡分布(%)
2.2.3 職業分布 中小學校是水痘發生最集中的地方,為304 例,占50.17%,其次是幼兒園及托兒所,占26.07%(158 例)。見表3。

表3 2009~2019 年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606 例水痘患者的職業分布(n,%)
2.3 水痘事件報告情況 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2009~2019 年共報告水痘事件被記錄在案的48 起,其中35 起皆發生于中小學校,另外9 起發生于幼兒園及托兒所,3 起發生于大學校區,剩下1 起發生于其他社會單位;基本上每個月份都有發生,主要集中在3~6 月和當年11 月~次年1 月。
有相關醫學史料記載以來,水痘在全球范圍內曾廣泛存在,直至今日,依然在相關地區普遍發生著[7]。水痘是一種具有較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在早年間,人們普遍對水痘的認識不足,鑒于水痘所造成的大范圍且急速傳染特性,所以給當時的人們心理造成較大的恐慌,很多人對水痘避而不及,甚至對發生水痘的當事人帶有較深的誤解,在如今一些不發達地區,老年人對發生水痘患者還帶有明顯偏見,覺得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習性造成疾病上身。隨著醫學的普及和進步,人們對水痘的認識也更加科學,它其實主要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在一些氣候適宜病毒滋生的區域容易廣泛傳播[8]。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一些當地部門針對本地區的相關疾病疫情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跟蹤采集,并對相應數據進行統一記錄備案,其中也包括對水痘疫情的詳細追蹤[9,10]。一方面能對本地區疫情的發展進行動態關注,應對有可能的急態事件,另外也能對一些可能出現的下一次疫情爆發做好更全面的布控,保障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健康。
作者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深知健康對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重要意義,每次疾病的降臨對當事人及其家庭帶來的絕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損失。在現實生活中,諸如水痘這類廣泛傳染性疾病往往給當地相關醫療部門帶來極大的應對壓力[11]。每年突發的水痘公共事件時常見諸報端,在社交網絡也被廣泛知曉。水痘主要在一些幼童集中的地方較常發生,特別是在一些校園等孩童集中場所容易大范圍突發,讓圍繞孩子的爸爸媽媽們驚恐不已,作者針對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2009~2019 年水痘流行病學的相關統計分析結果就證實了這一點,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2009~2019 年間共記錄在檔的水痘病例有606 例,結合當地總人口35 萬的實事,得知年平均發病率為202/10 萬,而其中中小學及幼兒園和托兒所的水痘病例就有462 例,其發病率也最高,達到76.24%,顯著高于大學校區及相關社會單位,結合相關文獻得知,這主要是由于低年齡孩童其本身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鑒于水痘極高的傳染性,所以這一群體極易被傳染,同時低年齡孩童日常接觸相較親密,預防意識也不足,加之水痘主要通過日常接觸和口噴飛沫的方式進行傳播,所以在這些場所容易出現大范圍的水痘公共事件,作者通過對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水痘流行病學特征的統計分析也表明,在1~14 歲年齡段的幼兒及青少年兒童水痘發生率較其他年齡群體要高,具體到6~14 歲年齡段發生率最高,這與上文所述的論據大致相吻合。另外水痘的發生還跟季節具有極強關聯性,通過對不同季節時期水痘的發生病例和發生率進行的統計分析得出,每年的4~6 月和當年11 月~次年1 月為發病最為集中的時期,分別占41.42%(251/606)和39.44%(239/606),而其他時期相對偏低,占比較小。最后,作者還對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2009~2019 年間不同年份總體水痘發生率分布情況進行的統計梳理,得出從2009~2019 年間,整體每年水痘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這提醒當地相關部門要盡快加大防控力度,避免類似疫情出現擴大化,從而對當地人們群眾帶來更大的健康傷害。
綜上所述,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水痘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在春夏和冬春轉季時期較常發生,同時還具有短時間集中爆發的特性,1~14 歲年齡段的孩童群體比較高發,重點在中小學和幼兒園及托兒所等場所集中爆發,所以針對水痘疫情的控制和預防,應對中小學和幼兒園及托兒所等區域進行重點布控預防,做到及時發現、盡早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