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提琴演奏當中,為了吸引并打動聽眾,右手運弓對音樂作品起到決定性作用。運弓技術在小提琴演奏中不僅可以展現藝術家整體水平,還是掌握發音音色的關鍵要素,所以要想演奏優美動人的樂曲,提高自己專業上的水平,就必須要正確掌握小提琴右手運弓技能。
【關鍵詞】運弓;技巧;音色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 2020) 01-0089-02
【本文著錄格式】楊佳小提琴演奏中的右手運弓問題[J].北方音樂,2020,()1(()1):89—90
音樂是一門高雅藝術,它可以傳遞人的思想感情,我們可以將情感寄托于音樂當中并通過演奏的方式來傳遞,經常聆聽音樂可以使我們內心更加純凈,情感更加豐富。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小提琴最早起源于500年前的歐洲,有“樂器皇后”之美稱,并風靡于全世界,17世紀末傳人中國,被世人所喜愛。小提琴演奏可以抒發各種情感,音色變化也極為豐富多彩,當代小提琴演奏中,大部分人對右手演奏技巧不夠重視,僅僅對左手的技術要求十分敏銳,卻忽略了右手,錯誤的運弓也會影響到左手的技術性問題,所以,右手的運弓技巧,在小提琴學習與演奏中,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右手的運弓技巧與音色之間的關系
在音樂表現中,小提琴右手的運用與左手技巧同等重要。二者不可缺一,在小提琴這門藝術演奏中,單從音色方面來講,右手運弓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錯誤的運弓也同時也會影響到左手的技術。只有左手與右手緊密配合,這樣才能產生完美的聲音。聲音由振動產生,琴聲是琴弓在琴弦上磨擦震動而生成的,當琴弓在琴弦上的力度,速度不同,所形成的聲音,音色也不同,音色可以反映出演奏者對曲子的感情與理解力,所以說考驗一個人的演奏水平與能力,從他的右手運弓便可以看出。不同的速度、力度、接觸點會產生不一樣的音色。演奏樂曲時,想要感染人,使樂曲具有生命力,產生好音色,就必須注重這三個方面,演奏中,如果右手沒有給琴弓適當的壓力,琴聲便是虛音,聲音感覺縹緲,讓人毫無實感。相反,如果右手給琴弓過大的壓力則又會妨礙弓子的自然的運動,便會發出刺耳令人不舒服的聲音,并且這樣的音樂毫無生命力,使人反感。由此可見,想要演奏美妙,讓人欣賞的音樂,則必須要有正確的發音,正確的發音則必須要注意三點,弓速、弓壓和琴弦接觸點,不同的樂曲,樂曲中不同的片段,在演奏中都是變化不同的,然而在這三點中,弓弦接觸點更加尤為的重要,接觸點是右手運弓發力的集中點,也是右手運弓的依靠,只有找對了這個點,才可以涉及從而談到弓速以及弓壓,這個接觸點也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也是隨著不同曲目,不同樂段的變化從而進行變化的,接觸點的不同所演奏出來的聲音,音色也會有所不同,那么,這個接觸點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其實對于初學者來講,接觸點在琴碼與指板之間,然而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在演奏中,弓弦接觸點是時常變化的,是要根據音樂情感要求來進行改變,通常說來,當需要明亮聲音,演奏慢弓的時候,琴弓則需要更接近琴碼,相反,需要微弱的聲音,快弓時,則更需要接近指板,只有接觸點,弓速,弓壓的不同,產生的音色才會不同,演奏出來的琴聲感覺,情感才會不同,這樣的音樂,才會更加吸引人,感染聽眾。由此可見,右手運弓在小提琴演奏中對音色的重要性。
二、小提琴演奏中的幾種重要弓法
現如今,眾多中外優秀的小提琴家認為在提琴演奏中右手運弓技術起決定性作用,右手的運弓則如同管樂和聲樂中的氣息,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下在小提琴演奏中的幾種重要的基本弓法。
(一)分弓
分弓是學習小提琴時較先學習的一種弓法。包含全弓、上半弓、中弓、下半弓等等。但其實它們的原理都是相同的,音符的旋律性運用分弓這種弓法也是連貫的,分弓是學習小提琴中最基本的一種運弓技巧,是初學者必練的一項技能,雖然感覺簡單,但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煩惱問題。
運弓的不穩定和弓速的不穩定在我們練琴時時常發生,這種問題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練習時不夠放松,過于緊張,從而導致右手大臂開始僵硬并且緊繃,結果反倒使琴弓在琴弦上更加的不好控制,這樣便會出現難聽的聲音,音色便會非常的差,甚至還會出現噪音,這種運弓的不穩定性在初學小提琴時特別容易出現。所以當遇到這種情況時,要注意右手手腕與大臂的之間的配合,掌握力度和角度;大臂要保持放松狀態,將力量自然的落入弓中,也不要過分壓弓,強調運弓時要放松,不緊繃,所以掌握好這個力度要特別重要,再演奏中要仔細聆聽自己所演奏出的聲音。只有不斷地練習,才能夠有完美的,悅耳的音色,才能演奏好聽的樂曲。
(二)連弓
連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符在一弓內所演奏出來。相對于分弓來說,連弓在運弓上難度就又稍稍增加了,也更加強調注重左右手之間的配合程度。在練習連弓的時候,就不僅要注重音色與音量,也要拉清楚一弓之內的所有音符,要交代好每一個音符,對每一個音符負責,在練習連弓時,可能在一弓中的音符還在不同的弦上,這時,就更加容易導致音符的不清晰。當出現換弦音符不清晰的問題這種情況出現時,首先要進行的是慢練并且反復練習,隨之逐漸加速度,清楚記得換弦時大臂及右手所擺動的幅度與角度,從而更好地幫助換弦練習及連弓這一基本弓法,練習時要做到多想多練,那么這個問題也就能夠解決了。
(三)跳弓
跳弓分兩種。自然跳弓和人工跳弓。所謂自然跳弓,就是指手在自然條件下,自然而然地使弓子跳躍起來,像這種自然跳弓一般會出現在歡快的樂曲當中。這樣的跳弓要盡量少地讓手臂給予弓子壓力,在跳弓開始時可以適當地用手和手臂給一點壓力,之后右手與右臂就要到完全放松的狀態,弓子會在上面自由的跳起來,此時只需配合好左手的每一個音,這樣自然跳弓就形成了。人工跳弓,就是用人為的方式來控制琴弓在弦上的跳動。人工跳弓一般應用在速度較慢的樂曲當中,一般在中弓偏下的地方來進行跳弓。在人工跳弓中,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右手臂雖然在跳弓中要發力,但整個狀態不能過于僵硬,否則琴弓反而不容易跳起來。跳弓時要調整好弓子與琴弦的高度,使前后音都能準確清晰地發出。
(四)連頓弓
連頓弓,是指這些斷開的音符必須在一弓內演奏出來。連頓弓在演奏當中對技術要求很高,右手臂太放松或太緊都不能做出很好的效果。在練習這種弓法時,可以從空弦開始練習,在節拍器控制節奏的前提下,反復練習,直致找到對應的力度,在這過程中手臂和右手會相對程緊張狀態,保持手臂與手腕要成一條直線,弓子放在琴弦上快速來演奏。下弓的連頓弓,可以把琴弓向身體方向傾倒一些,然后運用慣性來演奏。但無論上下連頓弓,我們都必須保證每個音符的清晰。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右手的運弓好壞對整個音樂作品起到了決定作用,小提琴演奏能否吸引聽眾,打動聽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音色,所以右手運弓是演奏者不可忽略的重要問題,好聽悅耳的音樂能帶給人們強烈的藝術感受,想要提升演奏的感染力,就一定要注重右手運弓。
參考文獻
[1]杰·阿·弗拉希特.小提琴演奏者手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 89.
[2]劉妍玲.淺談小提琴的發音[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24)
[3]韓里小提琴基本功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0(1)
[4]卓佳.如何掌握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9)
[5]尤·伊·揚凱列維奇.論小提琴演奏與教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