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考察時強調。
“要深入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加快建設富有嶺南風韻的精美農村。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抓好生態環境治理,加大供水、道路、物流、用電、網絡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提升鄉村風貌品質、促進生態振興。”
—4月8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上強調。
“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持續高標準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各項整改措施落地見效,切實抓好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攻堅、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加快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4月13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全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上強調。
“以‘無廢城市試點建設為契機,補短板、強弱項,保質保量完成試點建設任務,做好疫情期間垃圾分類處置全流程閉環管理,全面提升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能力。”
—4月13日,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在深圳市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上強調。
“清遠市要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堅決防范夏秋兩季臭氧污染,切實加強揚塵污染和移動源污染精細化管控,切實遏制PM2.5濃度反彈,全力推動污染減排各項措施落地見效,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4月1日,廣東省副省長張虎到韶關、清遠檢查指導樂昌峽水利樞紐防汛備汛、大氣污染防治等工作時指出。
數字
99.9%
截至2020年2月底,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廣東的105項整改任務中,已完成53項,其余各項正在持續推進;督察組交辦的10480件信訪案件,已辦結10479件,辦結率99.9%。
6122.8噸/天
截至2020年4月25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122.8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220.0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0噸/天提高到658.4噸/天,武漢市能力從疫情前的50.0噸/天提高到280.1噸/天,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能力從疫情前的8.0噸/天提高到18.5噸/天,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能力從疫情前的2.0噸/天提高到7.5噸/天。自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30.4萬噸。
8億元
近年來,珠海市金灣區投8億元建設3條碧道,總長度達到17公里。據了解,三灶灣海堤和二號主排河的碧道,目前已經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后期收尾工作;紅旗河碧道已經完成了總工程量的40%。按照計劃,3條碧道均將于今年年底前完工。
8000平方米
4月18日,汕頭市龍湖區組織力量在3天內,對新津街道、龍祥街道和龍騰街道共計8000平方米的違法建筑物進行拆除。對各類違法建設行為進行全面整治,重點針對影響重點項目建設、占用國有土地和農用地、污染環境等三類違法建設行為進行重點整治。
100%
4月21日,江門恩平市完成最后一家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企業排污登記,恩平市32家發證管理企業、545家登記管理企業排污許可申報工作完成率均達到100%,2020年恩平市排污許可清理整頓第一階段工作順利完成。
1.4萬公頃
近年來,云浮市全力推進濕地公園建設,積極打造城市“綠腎”。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批建濕地公園19個,面積達到0.46萬公頃,其中國家濕地公園2個,分別是羅定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和郁南大河國家濕地公園。云浮市自然濕地面積達1.4萬公頃。
事件
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2019年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表揚2019年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的函》,對在2019年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活動中10個省級表現突出組織單位、3個省級突出進步單位、30個市級表現突出集體、60個縣級表現突出集體和100名表現突出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廣東出臺深化環評制度改革指導意見
4月1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我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強調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優化區域規劃環評機制,優化分類管理,基本不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不再納入環評管理。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調研組到梅州調研指導工作
4月7日至8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率隊調研梅州產業園區環境治理,檢查尾礦庫環境安全,并召開部分地市生態環境執法應急工作座談會。會議強調在應對突發環境事件時做到“五個及時”,即及時研判、及時響應、及時報告、及時處理、及時總結;堅持“兩個做到”,即做到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環境執法應急工作,發生環境污染事件,出現環境風險時要以預案為基礎,做到提前應對;落實“兩個依靠”,在人員力量普遍不足的情況下,要更加重視依靠科技手段加強環境執法應急能力建設,依靠體系和制度優勢加強上下聯動、部門聯動,提升協同作戰水平。
“中國氫谷”來了
4月22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市開發區與中國石化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氫能產業建設,預計系列項目營業收入將超過100億元。據悉,廣州開發區已獲批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此次與中石化聯手,將進一步加速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范區建設,完善廣州開發區氫能全產業鏈集聚發展,打造“中國氫谷”。
中山市鎮兩級聯合執法,對企業開展環境執法幫扶
4月16日,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和市生態環境局橫欄分局開展市鎮兩級聯合執法行動,對橫欄鎮企業進行環境執法幫扶。此次市鎮兩級聯合執法是市生態環境局2020年環境執法幫扶行動之一,為橫欄鎮存在歷史遺留環境問題的企業查找環保工作短板,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建議,指導企業做到及時糾錯,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為復工復產掃除障礙。
肇慶市“生態夢”志愿服務隊成立
肇慶市生態環境局組建肇慶“生態夢”志愿服務隊,并向社會公開招募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讓公眾更多地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共創生態文明城市。這支“生態夢”志愿者服務隊作為肇慶市生態環境的宣傳者、志愿者、實踐者,主要服務內容包括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宣傳、環境整治、環境教育、調查研究等各種活動,致力于保護和改善肇慶市生態環境,對各類環境污染和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提升自身和他人的環保意識。
新政
《關于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出臺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建立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意見》分總體要求、完善舉報獎勵制度設計、強化組織保障和貫徹實施三個部分,對實施獎勵的部門、獎勵對象和獲獎條件、獎勵的范圍和形式、違法線索審核確認、獎勵發放程序、舉報人保護、制度保障、資金監管、宣傳培訓等方面提出了意見。
《關于進一步做好環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印發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環境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就做好當前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工作進行部署,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的重點環節提出明確要求。《通知》貫穿突發環境事件應對的全過程,包括及時核報事故信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科學開展應急監測、主動發布事件信息四部分。
生態環境部發布工業爐窯等五項排污許可技術規范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工業爐窯》《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橡膠和塑料制品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制鞋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稀有稀土金屬冶煉》五項技術規范,全面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五個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功能正式上線后,相關行業排污單位可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中正式申報排污許可證。
《關于做好2020年重點湖庫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印發
4月7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重點湖庫水華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視,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好水華防控,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通知》從強化監測預警、做好應急防控、實施系統治理、加強宣傳引導四個方面部署重點湖庫水華防控工作。
《關于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相關工作的通知》印發
近期,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相關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導各地進一步落實落細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生態環境部要求各地深刻領會建立實施正面清單的重要意義,因地制宜補充完善清單標準條件,細化監管措施和工作要求,通過實行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進一步優化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目前,32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均制定印發落實正面清單工作實施方案,26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確定首批納入正面清單企業名單,合計5.4萬家。
7月1日起車輛進入佛山將有重大調整
為減少機動車尾氣污染,進一步提升空氣質量,近日佛山市政府發布通告,決定調整重點區域貨車限制通行時間及實施國三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限制通行交通管理措施,自2020年7月1日實施。公告顯示,限制通行對象為國三排放標準的柴油貨車(含外地車),執行任務的軍車、警用車、消防車、救護車、執法車以及經政府部門備案的搶險應急車輛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