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琳
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然是和諧共生,就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令人欣喜的是,在地球日期間,很多企業都用自己的行動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地球的綠色環保明天而不懈努力。
“星善食”為地球瘦身
4月21日,為迎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到來,星巴克中國宣布攜手全球植物膳食倡導者別樣肉客(Beyond Meat)和噢麥力(OATLY)發起“GOODGOOD星善食?主義”行動。
這一行動的內容包括推出全新的植物膳食餐飲產品、可降解餐盒、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周邊商品等。星巴克方面表示,希望通過“GOODGOOD星善食?主義”行動,倡導消費者積極探索“對自己好,對地球好,讓好變更好”的環保生活方式。
“我們很高興能開創性地在中國內地首次引入別樣肉客品牌,為顧客提供更便捷、可口的植物膳食新選擇。”星巴克中國高級副總裁、星巴克中國零售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蔡德粦表示,“通過‘GOODGOOD星善食?主義行動,我們希望能帶動大家從日常餐飲小事做起,吃好食、行好事、存好意,攜手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一點點。”
今年年初,星巴克宣布了未來數十年成為資源友好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愿景,初步目標是計劃在2030年實現減少50%碳排放、用水量和廢棄物。繼不久前宣布于2022年在華建成其全球最綠色的咖啡創新產業園之后,新啟動的“GOODGOOD星善食?主義”行動為實現這一長期發展目標開啟了全新篇章。
此次,星巴克將別樣肉客首次引入中國內地市場,并推出了3款全新植物牛肉產品,包括別樣肉客?青醬意面、經典千層面和美式酸辣醬大卷,它們于地球日當天在星巴克中國大部分門店上市。
同時,星巴克還推出了2款亞洲風味的“新膳肉OmniPork”植物豬肉輕食產品:越式風味沙拉和蘑菇谷物碗。
“今天,別樣肉客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這是我們推動全球植物蛋白可及性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很榮幸能與星巴克合作,也相信別樣肉客植物牛肉系列產品一定能讓顧客在充分享受‘食你所愛的同時,品嘗到營養又環保的植物蛋白。”別樣肉客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伊森·布朗(Ethan Brown)說。
為了彰顯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星巴克所有星善食?系列產品的餐盒包裝全部采用可再生植物纖維制造,餐盒上的手提帶也由回收奶盒制成,打開后還可作為餐墊使用。星巴克希望通過這些采用可再生材料以及便于二次利用的精心設計,能有效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和減少資源浪費。
而且星巴克還同時推出了一系列由再生環保材料制成的隨行杯、筆記本等生活用品。這種再生環保材料,由星巴克門店回收的咖啡渣再造而成(材料中咖啡渣含量超過30%)。星巴克也正計劃將這種可再生新材料拓展應用于門店的桌椅家具,未來還會廣泛應用到更多領域。
2019年,星巴克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已全面使用材料更為環境友好的紙質吸管和為取代塑料吸管而特別研發的直飲杯蓋。據統計,這一舉措每年可減少約200噸塑料的使用。星巴克公司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9月,80%的星巴克中國門店將全面實現垃圾分類。
“科技牌”為地球賦能
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是未來永恒的話題,進行綠色環保材料的技術升級是大勢所趨。因而除了在餐飲領域,目前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融入體育用品,越來越多的運動品牌都開始利用天然材質或者研發可回收材料,利用“垃圾”來制造產品,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生活狀態。比如在今年世界地球日期間,幾家國內外品牌都推出了環保生態主題的鞋類。
早在2015年,阿迪達斯就曾攜手世界官方海洋環保組織機構PARLEY OCEAN打造出“海洋環保”系列產品。這些產品都是由從海洋中收集到的塑膠廢物加以循環利用而制成。
2020年,在戶外產品上,雙方繼續合作,其中阿迪達斯TERREX首次以FREE HIKER系列攜手PARLEY OCEAN ,推出專業戶外徒步鞋TERREX Free Hiker Parley,這樣就使原本可能會流入海洋的沙灘塑料,回收后經特殊工藝轉換為Parley Ocean Plastic?紗線,進而制成包含PRIMEKNIT材料在內的鞋面、鞋帶,最終塑造出一雙環保徒步鞋。
今年2月6日,另一運動品牌耐克宣布推出全新的“Space Hippie”系列運動鞋。 Space Hippie 運動鞋一共有四款,它們均由工廠生產車間的廢料制成。據耐克官方公布,這一系列的鞋類產品從材料選擇到生產方法再到最后包裝,每一個細節都考慮了產品對環境的影響,盡力將碳排放總量降至極低。
再來看看銳步品牌,2019年12月,Reebok推出采用植物原料生產的高性能跑鞋Forever Floatride Grow。該款鞋的鞋面由自然可生物降解的桉樹纖維制成,防臭鞋墊泡沫材料來自藻類植物,中底由可持續種植的蓖麻子制成,橡膠外底則來自真正的天然橡膠樹。據悉,銳步計劃逐步取消聚酯材料的應用,并在2025年之前逐步實現零聚酯。而Forever Floatride GROW環保跑鞋推出時間,則定在了2020年秋季。
除了國外品牌,國內運動品牌的腳步也絲毫沒有落后。3月27日,安踏宣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代表處達成長期合作,共同推廣“Moving to Nature與自然同行”的環保理念。截至目前,安踏累計回收770萬個廢棄塑料瓶,用來制成再生滌綸面料,并以此推出名為“喚能科技”的環保系列產品。
今年一季度,安踏又回收了100噸咖啡渣開發出“環保咖啡紗”系列,將咖啡渣回收利用到滌綸纖維抽絲中,實現廢棄物回收再利用來生產鞋服。
“循環經濟”為地球煥新
作為全球最大的科技提供商之一,戴爾科技集團不僅致力于在其設施、供應鏈和運營中設定排放目標,還致力于研究客戶如何利用其技術來提高他們自身的可持續性和排放目標。比如,戴爾與Duck Unlimited的合作,即利用戴爾的傳感器技術保護濕地資源;戴爾在全球范圍內,為客戶提供基于數據安全的舊設備回收解決方案;在中國,戴爾與IDC于去年聯合推出“第五代存儲”概念,將“有效容量”作為重要衡量標準,強調提效降耗,提高用戶在使用時的綠色指數。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供應鏈運營副總裁張耀華表示:“作為循環經濟的推動者,戴爾科技集團希望通過我們的影響力、技術優勢和員工為人類和地球帶來更積極的影響。從設計師和工程師團隊為產品、包裝規劃的可持續方案,到供應鏈團隊在環境責任領域的創新,再到員工小組成員的點滴行動。我們激勵每一位戴爾人從小處著手,采取行動,為實現地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戴爾科技集團與非營利組織“Lonely Whale”(孤獨鯨魚)成立了NextWave Plastics企業聯盟,致力于共同建立一個利用海洋塑料制造的全球開源供應鏈網絡,現已有宜家、通用和惠普等企業加入其中,集思廣益將這種材料納入未來產品和包裝中。
由戴爾員工組成的Planet綠色家園志愿小組自成立以來,已吸引7000多名員工加入。全年圍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3R”原則,在大中華區展開包括舊衣捐贈、植樹造林、綠色出行、清山靜灘、熄燈1小時等100多個不同規模的活動,在員工志愿者的號召下,許多活動中更不乏親友團的身影。
小組在多地辦公室持續多年面向員工舉辦舊衣回收、電子廢棄物回收等循環再利用活動,僅2019年就回收處理了近4噸電子垃圾。除了身體力行,小組成員們也群策群力,傳遞環保理念。去年“雙十二”,成都Planet小組第八次走進幼兒園,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深入淺出帶領孩子們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年底的不“塑”之客微視頻全國賽中,員工們展示自己的創意視頻,在各地普及減少和回收塑料垃圾的理念。
2020年的地球日,戴爾科技集團通過“地球守望計劃”的線上互動活動,號召員工和公眾一起通過互動、分享及答題等多種形式為自己的守望林積攢能量,贏取禮品,更可兌換真實樹苗,以參與者的名義由戴爾栽種在荒漠地區,引導大家共同來保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