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興
綠色供應鏈就是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融入供應鏈管理工作中,通過對全鏈條及產品全生命周期進行綠色化管理,推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的模式。
在當前國家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綠色供應鏈管理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天津、上海、深圳、東莞等地先后啟動綠色供應鏈管理工作。天津市推動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化示范項目;上海市啟動“100+ 企業綠色鏈動計劃”,吸引企業分享綠色供應鏈管理案例,推動全產業鏈培育綠色發展意識;深圳市主推政企聯手,聯合華為公司發布《綠色采購宣言》,共同承諾在生產消費中推行綠色采購。東莞市自2015年啟動試點工作以來,推動成立了廣東省綠色供應鏈協會,開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綠色供應鏈管理“東莞模式”。
發布“東莞指數”
重點行業試點示范
2015年12月,經原環境保護部批復同意,東莞市成為全國首個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城市。2016年6月,東莞市出臺《東莞市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經過不斷摸索實踐,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次推出綠色供應鏈東莞指數體系。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需要有科學的指導標準。為此,東莞著手開展綠色供應鏈東莞指數體系研究,按照市場化機制和國際標準,在粵港澳大灣區首次推出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導則——“東莞指數”,對企業基礎管理、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物流、綠色消費與回收等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了評價標準。經兩批試點企業測試及專家評審會研究,目前“東莞指數”已具備較強的科學性和可行性,2018年底已被廣東省綠色供應鏈協會采用,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備案,并在協會會員中推廣使用,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開展重點行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示范。以龍頭企業為核心,構建“分局推薦-集中培訓-自我完善-現場評價-反饋提升”的試點體系,推動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建設,有力地提升了參與企業在環保、節能與低碳方面的行為意識和管理水平。東莞市結合環保整治工作重點,先后選取66家企業作為試點示范,涵蓋家具、制鞋、電子、機械制造及零售服務業,共開展相關培訓8次,評選出4家五星級企業、16家四星級企業。
其中,柯尼卡美能達商用科技(東莞)有限公司,就被評為綠色供應鏈管理五星企業,在積極推動產品 CO2排放削減的同時,協助其供應商昌紅公司進行綠色化改造。昌紅公司從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間共削減CO2排放量794噸、廢棄物排放量20.5噸。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其中9家參與試點的企業通過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每年共可節約用電473萬度、節約用水5.7萬方,節約開支500多萬元。其他參與企業的環保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平均可促使上游企業實現節約水電2%~5%,較好地促進相關企業形成內在的環境管理動力。
配套出臺資金扶持政策。鑒于中小型企業居多、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實施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東莞市研究制定資金扶持政策,對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制度、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參與綠色供應鏈“東莞指數”評價、并獲得四星等級以上評價的企業,一次性給予10~15萬元財政補助,鼓勵和提高企業參與的積極性。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東莞市共發放補助金額共計195萬元。
打造以“綠色家居”為重點的家居行業綠色品牌。圍繞家具行業VOCs整治工作,東莞市與中國家居行業八大協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11月上旬在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厚街)連續舉辦中國家居綠色供應鏈論壇,邀請相關部門、專家學者、行業協會以及生產企業等代表共同參與,成立中國家居產業綠色供應鏈聯盟,提高業內影響力。
試行推進實施政府綠色采購制度。擬從消費環節著手,推進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正向作用,對供應商的行為起到一定的約束力,為企業形成可持續的環境保護行為提供內在的動力。同時,配套完善相關的審批監督機制,確保政府綠色采購政策落到實處。以政府示范為引導,帶動、引領工業生產領域和社會消費各層面踐行綠色生產、綠色消費。
構建綠色供應鏈管理綜合服務平臺。加快推進綠色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具體承接相關管理、服務等職能。以平臺為依托,加強與國際相關機構的溝通協調,暢通國際交流渠道。
政策引領不足
綠色供應鏈管理任重道遠
當前,綠色供應鏈管理尚處在摸索實踐階段,還沒有成熟的路徑可循,東莞試點在地方政府的主導推動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政策支撐不夠、第三方推動力不足等問題。
目前“東莞指數”還未形成體系,而且指數只針對企業管理體系,而非指向企業產品成品,無法簡單明了判別產品的綠色屬性,在綠色采購定義方面存在歧義,造成綠色采購政策未能出臺實施。在66家試點企業中,屬于產業龍頭企業的僅有1家,且其采購大部分在國外,對上下游企業的約束引導作用極其有限,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東莞指數”體系未制定分行業評價體系,在實際審核中,試點企業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由于沒有針對性,指標設計上無法針對具體的產品進行單位水耗能耗核算,甚至有些產品本身就沒有產品單位水耗能耗標準,僅以“東莞指數”來對相關企業進行評估審核,難于量化評估企業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后的環境與經濟效益。
當前,我國正全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加快制造業綠色升級刻不容緩。綠色供應鏈管理作為環境管理的創新手段,在推動企業自覺履行主體責任、促使環保約束由外部驅動向內生驅動轉變、推動行業自律和實現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方面仍然任重道遠。接下來,一方面要加強政策支持引導,目前國家相關部委的鼓勵政策,多聚集于產品認證方面,對管理模式認證方面給予的支持政策相對欠缺;另一方面,要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如在華為、oppo、vivo等鏈條相對完善,對上下游企業影響力大的企業中,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效果更佳。(作者系東莞市環保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