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陸

2018、2019兩年間,廣東全省累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3.8萬宗,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952宗,環境執法力度居全國前列。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6類工業企業可免于現場執法檢查,對輕微違法行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督導服務企業及時改正,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對環境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惡意違法行為利劍高懸。廣東大力推進法治環保建設,執法監管既有力度又不失溫度,既保障群眾環境權益助力治污攻堅,又維護市場公平秩序,推動企業綠色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正面清單 熱情服務
正面清單名錄:珠海高格醫療科技公司、珠海維維大亨乳業有限公司、珠海方正科技高密電子有限公司、珠海市西部醫療中心建設項目……
4月1日,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在廣東率先公布了第一批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企業名錄,共有173家工業企業和19個工程項目,被給予免于或減少現場環境執法檢查的“福利”。目前,全省21個地市均公布了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名錄,覆蓋5624家企業或重點工程。
省生態環境廳執法監督處相關人員介紹,根據《廣東省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納入正面清單的工業企業分為七類,在清單實行期間被“雙隨機”抽查到的,除信訪舉報核實等情形以外,可免于現場執法檢查或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其中,在生態環境部要求建立的5類企業清單基礎上,廣東將近一年省級或市級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等級為綠牌的企業也納入正面清單。還有一類已安裝在線監控,運行穩定、數據達標,一年內無環境違法記錄的工業企業可減少現場檢查頻次。
監管更高效。《實施方案》明確疫情期間采取正面清單等提振經濟的措施,并不意味著就放松對環境的監管,執法人員會利用遙感、無人機巡查和在線監控等科技手段,開展非現場的檢查。與此同時,把有限的執法資源用到主觀惡意排污、違法犯罪的企業監管上,切實防范“劣幣驅逐良幣”,維護市場公平以及市場秩序。
各地市公布第一批清單名錄后,接下來還將根據自身實際不斷優化清單細則,適時調整清單名錄,原則上全省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期限截至今年9月底,各地市可以根據實際形勢適當延長。
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危險廢物未張貼標簽并與一般固體廢物混放,新會匯通漆廠有限公司廢氣排污口未設置標準標識牌……
“這些輕微的違法行為,我們不予以處罰,指導企業及時改正。”4月14日,江門市環境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中,對違法輕微未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企業,啟動容錯糾錯機制。
“非常感謝執法人員的指導,感覺很溫暖。”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已在執法人員指導下,及時完成了整改。
監管有溫度。《實施方案》提出,完善環境違法的容錯糾錯機制,審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產、停產整治等強制措施,對受疫情影響,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可以依法不予處罰,督促盡快整改,對因疫情而未按時完成整改的,可以酌情延長整改期限。此外,加大法規宣貫,幫扶指導工業企業做好環保設施運行管理。2019年廣東省共組織全省4315家重點排污單位參加了環境守法線上培訓。
嚴格執法 助力攻堅
“廢水COD超標4.86倍!”去年6月佛山市順德區在村級工業園例行檢查中,發現樂從鎮一企業廢水超標排放,環境執法部門依法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并處以10萬元罰金。
然而,十幾天后,當再次對該企業進行復查時,發現其廢水COD超標27.4倍,“拒不整改,比上次超標的更嚴重了。”執法人員當即依法啟動按日連續處罰程序,作出罰款160萬元的處罰決定。
“嚴格執法之下,企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短時間完成了整改。”順德區環境執法大隊負責人介紹,為助推村級工業園綠色轉型升級,2019年以來,順德開展了40多次專項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村級工業園環境違法行為。
嚴格執法下,生態環境執法助推村級工業園綠色轉型升級成果顯現。去年12月,順德更是摘得生態環境領域含金量最高的榮譽——“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去年大年初四,廖某碧為慶祝廢品回收站開業大吉,抱著僥幸心理在云浮市禁燃區域內僅僅燃放了一串鞭炮,卻換來了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春節燃放煙花爆竹,是傳統習俗,雖然能增添一絲節日氣氛,但其所帶來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情與理之間如何抉擇?廣東堅持依法依規辦事。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和《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全省各地紛紛發布“禁燃令”,強化春節煙花爆竹禁限放的管控工作。
效果有目共睹。云浮市2018年、2019年春節期間空氣質量優良率皆為100%,成為全省唯一連續兩年均未出現短時污染的內陸城市。2019年廣東各地推廣這一做法,去年春節元宵期間全省PM2.5濃度同比下降超過50%,為全省21個地級市PM2.5首次實現全部達標立下“汗馬功勞”。
嚴格執法助力廣東污染攻堅,推動環境質量不斷改善。2019年廣東省GDP突破10萬億元,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取得關鍵進展。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水環境質量實現重大轉折。21個地級以上市的PM2.5首次實現全部達標,全省PM2.5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全省71個國考地表水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較上年增加3個,劣Ⅴ類斷面減少4個。
有獎舉報 群眾監督
石馬河流域內的東莞市飛天馬塑料五金制品公司藏匿非法電鍍車間,企業一般夜間鎖門作業,并設置后門躲避檢查。
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東莞市生態環境、公安部門對該企業進行夜間精確打擊,現場查獲企業超標排放重金屬廢水的事實,公安現場控制帶回了6名涉案人員,并連夜進行審訊。
2019年底,東莞在石馬河流域創新試行涉違法排放含磷工業廢水有獎舉報,設置最高獎金50萬元。“政策試行1個月內,收到了各類違法線索近600條,累計核發獎金共1350萬元。”東莞市生態環境局信訪人員感嘆人民監督的威力。在試行的基礎上,今年元旦起,東莞在全市正式施行《東莞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暫行辦法》。
在深圳,有群眾舉報寶安區沙井街道紅星社區一企業未經審批擅自從事線路板生產,沖洗廢水直接外排。
根據線索,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查實了該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并依法對其處以124萬元罰款。按照《深圳市公眾舉報工業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獎勵辦法》,舉報人獲得3萬元舉報獎金。
為進一步鼓勵公眾監督,深圳對原有獎勵辦法進行修訂,降低舉報門檻,提高獎勵金額,今年元旦起正式實施《深圳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
“新獎勵辦法獎金豐厚,企業內部職工舉報的話,獎金翻一倍。”據介紹,舉報人舉報內容屬實并積極協助查處環境突發事件,對降低環境污染、人身和財產損失做出重要貢獻的,獎金最低10萬,最高60萬。
在汕頭,群眾匿名舉報潮南區臚崗鎮宏業加油站附近一座三層舊樓藏有一非法印花廠。經縝密部署,汕頭市生態環境局潮南分局坐實了該企業違法排放重金屬六價鉻廢水的證據,并將涉案人員移送公安機關追究相應刑事責任。同時,按照《汕頭市獎勵公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辦法》,給予舉報人獎勵3萬元。
為鼓勵更多市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汕頭對原獎勵辦法進行修訂,于今年4月印發最新獎勵公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辦法,最高獎金由原來3萬元提高到了4萬元。
去年7月,佛山一群眾舉報南海區獅山鎮存在廢舊油桶、化工桶非法加工點,領走佛山單筆額度最高的環境污染舉報獎金10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清遠、清遠佛岡等市或縣區,均制定實施了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
群眾舉報線索成為廣東發現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金礦”。省生態環境廳執法監督處相關負責人感慨,以前違法企業經常跟執法人員玩“躲貓貓”, 但在人民群眾的廣泛監督下,卻無處遁形,極大提高了全省環境執法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