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方義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給經濟社會發展及正常秩序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經濟全球化受到阻礙,按照國際化、市場化自然形成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發生裂痕,單邊主義、民粹主義等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中國是“世界工廠”,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有重要地位,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對我國的國際配套生產體系造成影響,相應的外向型企業受困,外貿出口、外需拉動力度大幅度下降。相對沿海外向型經濟省份而言,黑龍江經濟外向度較低,外需負向拉動的作用較小,因此應抓住沿海外向型經濟省份出口轉內銷的有利時機承接產業轉移、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推動產業升級,縮小與沿海發達省份的差距。在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的過程中,黑龍江應該從創新、創業角度切入,謀劃經濟復蘇的新思路,未雨綢繆,加速追趕,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從世界經濟增長周期規律看,經濟增長總是要經歷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四個階段。世界經濟每次走出經濟危機、蕭條的陰影,都是以重大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以及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誕生為契機。也可以說大蕭條對傳統產業、業態和商業模式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脫胎換骨的迭代更新過程。當前,我們要科學研判疫情對經濟基本面的影響及其帶來的不確定性,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切實增強緊迫感,牢牢堅持底線思維,同時要把握發展大勢,抓住大變局中的機遇,培植“雙創”沃土,為疫情后的黑龍江經濟復蘇賦能。
可以預見,疫情后中國的經濟發展將迎來以創新為動力、以內生增長為特征的新一輪變革。擴大內需,增加消費需求,包括個人消費和公共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黑龍江一方面應抓住經濟復蘇回暖過程中的創新機遇,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傳統裝備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另一方面應積極順應形勢的變化,響應國家戰略,迎合新經濟發展趨勢,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建投資,同時加大交通、水利、農業、能源等領域投資力度,以新投資形成新拉動。
從市場層面看,我國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為創業創新者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和機遇。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和業態創新,充分體現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理念。要加快推進發展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變革、發展方式轉變,在農業現代化、農區城鎮化、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中尋求創新點和經濟增長點。要拿出有效辦法解決產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才偏少問題,特別是要解決人才流失問題,不折不扣實施“頭雁行動”“龍江學者”等人才政策,引育并舉,優化人才生活工作人文環境。要加大科教投入,發揮黑龍江科教優勢,繼續實施科教強省戰略。要以新的消費需求定位產業發展規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黑龍江經濟高質量發展。
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創新主體,企業家是創新的組織者和執行者,企業家隊伍和企業主體受到削弱,創新的動力機制和主體也會削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實施好“龍江企業家發展計劃”,為疫情影響下的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面臨生死存亡考驗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有效保護,對接落實好中央和省里相關政策。要盡快補齊已有的體制機制、經濟結構、開放合作、思想觀念短板和疫情暴露出來的公共衛生、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繼續改善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重構協調發展新格局,提升綠色發展優勢,提升開放合作水平,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從政策層面看,各級政府對“雙創”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增無減,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出臺了一系列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促進了“雙創”環境不斷優化。深入推進“雙創”,就要把創新擺在新時代黑龍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發揮我省先發優勢,培植后發優勢,加快動能轉換,使創新成為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內生發展動力和主要經濟增長點。一是要建立健全創新創業體系。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體系,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高校、科研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等參加的產業與技術創新聯盟,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中試和產業化之間的通道,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與服務鏈、創新鏈與資金鏈的無縫對接。二是培植壯大創新創業群體。進行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鼓勵中小微企業轉型發展、創新創業;進一步發揮好中省直國有企業創新突破主力軍作用。三是完善創新創業政策支持體系。2017年發布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實施意見》《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意見》兩個基本文件,已經從創新產業投資基金、政府采購、財政、金融政策等方面形成了系統完備的政策支持體系。在既有政策框架基礎上,要根據世情、國情、省情的新變化特別是疫情沖擊帶來的新挑戰新機遇,進行相應調整完善,尋求更有針對性、更好發揮作用的政策實施路徑。
此次疫情發生后,為了幫助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企業紓困解難、支持創新創業載體,黑龍江省7個部門出臺了14份政策文件,穩住了“雙創”載體的基本盤和創造活力。當前既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又要在處理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關系的同時,充分發揮和利用哈爾濱新區、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平臺的創新示范功能,匯聚“雙創”活力,激活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作者系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黑龍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王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