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坤海
縣級公共圖書館在總分館制建設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本文對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過程中現存的問題進行了根源探析,其目的在于從本質上解決這些問題,實現縣級圖書館總館以及各地的鄉鎮圖書館分館能夠在總分館建設中發揮各自的作用,將基層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提上去,從而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從而推動現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意見》明確提出了“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中心推進總分館建設,加強對城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整合和互通”的工作要求。并提出要到2020年,在全國建立起有著優質服務的全方位覆蓋的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這是黨推動基層文化體制建設、改革,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措施,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縣級圖書館總管制建設模式及現狀分析
(一)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模式
我國從2000年就開始探索公共圖書館的總分館制建設,到201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和實踐、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自然條件存在較大的差異,再加上現行的圖書館都是多層管理體制和多元建設主體,也就決定了我國的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要因地制宜進行創新發展,現歸納整理了我國圖書館比較有特色的3種建設模式。
1.松散型
這種類型的總分館模式就是在不改變原有的人事部署、財政關系的基礎上,開展行業合作,在不同建設主體之間建立資源共享機制。總館只是對分館的業務進行協調,給予相應的指導,如文獻的統一分編,建設統一的服務平臺和數字資源共享,圖書的通借通還等服務,同時,分館也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種模式下的總館在業務上享有管理權,但是并不負責行政管理。
2.集約型
這種類型的總分館模式同松散型一樣,總館不參與人事變動,只是負責全區域文獻資源的采購、分編等,為讀者服務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而分館則專注于對讀者服務的各項工作,總分館之間實行通借通還,政府參與分管建設,并提供相應的建設經費。
3.統一型
這種類型的總分館模式突破了一個政府對應一個圖書館的傳統管理體制,對原有的行政和人事關系進行了調整和改革,具體而言,總館和分館同屬于一個建設主體,分館作為總館的派出機構,實行統一管理,一卡通用,資源共享。這種模式與國際接軌。
(二)縣級圖書館分館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1.基礎條件設施不足,人才欠缺
近年來,雖然國家大力幫扶縣級城市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但是相比于發達地區而言,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境遇也十分困難,大多存在圖書館的基礎條件差,缺乏資金流等問題。尤其是在專業人才的配備方面,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以及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能力存在差距等,導致他們在總分館建設中無法勝任一些培訓和指導工作,嚴重制約了縣級圖書館的建設進程。
2.所轄鄉鎮、村級圖書館的專業性不高
縣級公共圖書館所轄的鄉鎮、村級圖書館的藏書量很少,也沒有建設專門的電子閱覽室,就連館內的管理人員也大多是年齡比較大,思想比較守舊,或者是由村里的干部去管理,由于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導致服務質量和業務水平都比較差,沒有專業的管理理論和技能作為工作支撐,就無法滿足群眾的閱讀需求,加上管理人員的薪酬比較低,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并不是很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分管的建設與發展。
3.上下聯通機制建設不足,無法實現資源共享
各級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決定了鄉鎮文化級別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水平,建設主體提供的經費不足、不夠重視等,也會導致在管理、建設分館的過程中與總館管理權限脫節,縣級圖書館對基層圖書館的管理效果也不會很明顯,導致總館和分管之間無法實現資源共享,總館也只能在業務上進行一些相應的培訓和指導,這也加大了總分館制建設的難度。
二、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對策分析
(一)提升定位,對分館實行規范化管理
首先,為群眾提供公共圖書服務中心。在總分館制建設中,總館主要負責文獻的采購、分編、配送與管理等,鄉鎮分管或是農村書屋等為鄉鎮讀者、農民讀者等提供具體的閱讀服務,鄉鎮(街道)分館作為縣級區域內向群眾提供圖書館服務的中心館,承擔主題的服務工作,對接縣圖書館,能夠讓鄉鎮群眾在近距離就能夠享受到報刊、圖書的閱覽與借閱,獲取閱讀交流等一些高質量、標準化的公共圖書館服務。
其次,要承上啟下。具體而言,鄉鎮(街道)圖書館在做好相應服務工作同時,也要承擔起總分館結構的橋梁作用,承上啟下。如組織開展分管和縣級區域圖書館網絡的服務工作,服務點間的文獻資源的配送和流轉,圖書館人才的培訓等,細化業務工作量,密切關注到服務的每個環節。
最后,實現鄉鎮公共文化服務的普遍化、便利化。這一點主要針對的是公共文化事業相對薄弱的農村地區,旨在體現公共文化的基層性,重點關注基層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二)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圖書館服務的專業水平
縣級圖書館作為總館,承擔的管理職責很多,牽涉的范圍也比較廣,管理工作相對來說也比較繁雜,而隨著現代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管理工作逐漸智能化,加上一些數字管理設備的引入,就更加需要大量的專業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因此,圖書館應該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針對一些年齡大、老資格、觀念比較久的員工就可以采取一些安撫性政策,讓其退居二線,引入一批專業技術強,經驗豐富的年輕人,強化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與時俱進推動總分館制的建設進程,切實提高縣級圖書館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三)強化鄉鎮(街道)圖書館的建設力度
通過文化惠民政策,加強農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使更多的農民有機會進入圖書館,享受文化服務、總分館制的模式可以實現上下級的直接管理和調度,如總館可將館內下架的期刊、各種品類的讀物等分配到各個鄉鎮(街道)圖書館,實現圖書的循環利用,促進資源共享的進一步生成。
三、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趨勢探索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也應緊跟其步伐,要致力于建設數字資源共享型的“圖書館+”新模式。現如今,電子閱讀設備逐漸普及,這對傳統的紙質閱讀是一項突破,人們逐漸轉向數字化閱讀,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實現縣級圖書館總分館+互聯網的建設模式就成為必然的一項發展選擇。伴隨而來的,是互聯網+時代下對圖書館總分館人才創新型培養,縣級圖書館如何推動“圖書館+”新模式,能否實現科學化、現代化管理,為縣級圖書館培養相應的創新型人才為廣大群眾做好文化服務也是必然要做的一項重要舉措。
四、結語
綜上所述,縣級圖書館的總分館制管理模式相對來說,投入比較低,但卻是高回報的、因此,相關人員更應該用專業、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建設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模式,與時俱進,推進總分館制的建設,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層面的需求。(作者單位:梅州市梅江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