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滔 嚴嵩磊
抓好學生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全面滲透“八禮四儀”,不僅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還能夯實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因此,作為德育主陣地,學校要積極發揮自身的示范、啟蒙、培養、引導以及矯正作用,加強“八禮四儀”教育實踐,促進學生以禮修身,以禮修德,養成一生受用的良好文明品格。據此,本文立足德育視角,著重探討了“八禮四儀”的教育實踐策略。
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即人不學習禮儀,無法立足。因而,要注重以禮修身,以禮修德。具體到學校教育上,則要求學校要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角度出發,踐行“八禮四儀”,引導學生踐禮養德,成為一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有禮的人才。通過長期德育實踐,本文認為要引導學生,學禮儀、 知禮儀、 行禮儀,真正成長為一個具有良好文明禮儀素養的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發揮課堂德育主渠道作用
學校在培養學生文明禮儀方面發揮著基礎性、系統性和引領性作用,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因此要加強“八禮四儀”滲透,必須將“八禮四儀”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對此,可以課堂為主渠道,加強學科滲透。學??蓪ⅰ鞍硕Y四儀”教育納入到學生必修課課程體系內,分配特定課時系統地培訓學生,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八禮四儀”的核心,逐步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真正學會與他者相處,鞏固其社會交往適應力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單純地講解禮儀理論,還要注重實踐指導,即引導學生反復練習禮儀規范,例如自握手、自我介紹、遞名片、坐姿等,引導學生切實掌握禮儀展現技巧,為其與他者進行良好交往鞏固基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還可根據實際,開發以“八禮四儀”為核心的校本,循序漸進地推動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
二、用好校園文化的潛移默化功能
校園是學生的搖籃,是學生展示自我,培養正確道德觀的主陣地。若能充分利用校園活動,營造“八禮四儀”氛圍,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習得文明禮儀,學生將更自覺地踐行禮儀,與他人友好社交。由此,學校可采取以下策略:首先,發揮社團活動的先鋒軍作用。學校應鼓勵各大社團積極結合時代特征、地域特色創新富有人文特質的校園文化活動,以啟迪和激勵學生養成禮儀。例如,舉辦征文演講活動、舉辦“八禮四儀”藝術節、讀書節或情景劇,組織禮儀養成辯論賽,豐富“八禮四儀”的教育形式,營造濃郁的文明有禮教育氛圍。又如,收集“八禮四儀”的名人軼事,并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向學生播送“明禮誠信”,廣泛宣傳禮儀文化,使學生效仿前輩,制定以禮修身計劃,不斷推動自身成為懂禮儀的人。其次,發揮學校文宣部門的帶動作用,要求其在宣傳校訓、校風、師風、學風的同時,分撥適當經費制作“八禮四儀”標識和宣傳橫幅,并將其安排在學生經常流動之處,例如教室、樓道、禮堂、走廊、操場、食堂等,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改變以往的不文明現象,養成正確的禮儀舉止,成為真正優秀的人才。最后,充分發揮講座等的渲染功能。學??啥ㄆ陂_展“八禮四儀”講座,邀請校內外禮儀專家學者指導本校學生的禮儀學習,不斷豐富學校的禮儀德育形式。
三、制定文明有禮的教育制度
雖然文明禮儀尚未被強制性地納入學校教學體系,但從學生全面發展角度來看,文明禮儀教育是必須的。因而,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有必要適當地建立強制性的文明禮儀教學規定。例如,編制《禮儀規范教育管理制度》,要求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要積極提煉文明禮儀元素,并據此引導學生“學禮儀、懂禮儀、用禮儀”,不斷強化學生的“八禮四儀”意識;要求學校學工部、督導室積極聯動合作,隨機巡課和巡班,查看各班融入利益教學的狀況。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充分確?!鞍硕Y四儀”教育工作穩步發展。又如,建立文明禮儀教育考核評價體系,從多個維度出發篩選文明禮儀教學評價指標,督促教師有目標有計劃地落實“八禮四儀”教學工作,進而防止文明禮儀教育被忽視。
制度不僅僅重在制定,還要具體落實。落實時,要有目標方向,沒有目標方向,沒有最終的結果導向,制度就如同浮水中小船,無根無據;有了目標方向,就要根據當前學校在禮儀制度實施存在問題,進行系統分析;針對存在問題,采用具體的實施手段和方法逐一推行落實,做好三抓三為,抓理念,抓禮儀,抓落實,以思想提升為入手,以禮儀規范學習為抓手,以禮儀提升為內化。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成為明禮儀知禮儀懂規范的優秀學生,進而養成講文明有禮儀的好習慣。在實施時,要時時對學生行為跟蹤比對,通過數據采集和分析,對學生的禮儀成長進行分析,對學生禮儀成長中的存在問題進一步細化制定制度并再實施。
四、與家長聯動滲透“八禮四儀”
家庭是學生人格形成的原點,對學生文明品格的養成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故而,在開展“八禮四儀”德育工作時,學校要注重聯動家長,與家長共同培訓學生的禮儀素養。首先,通過家長會、家長活動或家長群的作用,向家長宣貫“八禮四儀”基本內涵,講解家庭禮儀,使之了解文明禮儀教育的核心內容,掌握基本禮儀規范,并鼓勵其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示范文明禮儀,帶動學生養成正確的禮儀姿態;其次,舉辦家校禮儀實踐活動,邀請家長與學生一同參與文明禮儀教育實踐,例如舉辦家庭禮儀情景劇活動、給敬老院送溫暖活動、文明禮儀知識競賽活動、環境保護活動、植綠護綠活動、到文明禮儀教育實踐基地參觀等,帶領家長和學生共同踐行“八禮四儀”,既養成學生的良好品格,又加強親子關系;最后,學??蛇m當撥冗經費,編印《家庭文明禮儀》手冊并贈送給家長,讓家長培養起文明禮儀,進而帶動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
五、聯動社會加強“八禮四儀”宣傳
社會陣地資源是學生“八禮四儀”學習的重要場所,所以學校立足德育視角開展“八禮四儀”教育實踐時,要注重聯動社會,加強文明有禮宣傳。首先,用好各類校外活動陣地,例如少年宮、禮儀教育輔導站、社區禮儀服務站等,與之合作開發文明禮儀教育實踐課程,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和踐行禮儀,培養起良好品格以及文明習慣;其次,與影視、 報紙、 雜志等傳統媒體合作,拍攝“八禮四儀”微電影,或撰寫“八禮四儀”宣傳文章,定期在公交站、公告欄等處播放或推送,不斷增強學生的禮儀意識,持續提高其禮儀素養和禮儀實踐能力;最后,與社區合作,組織學生、老師走進社區,換位講解,向社區人員講解“八禮四儀”及其他良好品格理念、名人故事,并與社區人員共同開展禮儀活動,養成正確的文明禮儀觀。
六、結語
禮儀規范的養成是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活動中認知和糾錯中實踐與提升,通過反復實施和訓練,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化為一種主動實施,從而內化為他們的一習慣,一種內在的素質。只要學校、教師將“八禮四儀”教育推行實施,學生一定會學有所得,行有所獲。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文明禮儀,并積極立足德育視角,從教學課堂、校園文化、制度、家庭、社會等維度出發尋求有利于加強“八禮四儀”實踐策略。期望本文研究能為相關同仁提供參考借鑒。(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