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
城市非法營運是一種擾亂城市正常道路運輸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且存在偷逃國家稅費、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嚴重侵害乘客的人身財產權利、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秩序的惡劣后果。本文分析了當前整治非法營運所要解決的若干問題,提出通過等對策,提出維護南寧市出租車正常營運秩序的路徑和方法。
多年來,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大力開展整治客運非法營運的專項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車非法營運依然存在,而且呈蔓延趨勢。尤其是在高鐵站、客運站、城鄉結合部等有實際需求的地方,“黑車”非法營運仍然屢禁不止。非法營運車輛多以小型面包車及中巴為主,也有一些私家車參與其中,嚴重影響和干擾了營運市場,給合法經營車輛和經營業主造成了經濟損失。“黑車”現象就好像依附在客運市場正常健康集體的毒瘤,帶來了極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應當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及時予以打擊處置。
一、“黑車”非法營運的形式和對合法營運的危害
(一)非法營運主要存在兩種形式
1.城市旅游市場的“黑車”營運。這種黑車是旅游中心城市周邊較多,一些不法分子購置了高、中檔私家車參與非法營運,以小型轎車與旅行車為主。這些“黑車”非法營運往往與一些不良導游勾結一起,以可以幫買團隊門票、充當導游等方式,拉攏聚集客源;或在酒店、餐館等游客聚集地,分發各類名片招攬生意。這類黑車多以上門接送、坐車導游一條龍為主要手段,拉攏客源。
2.城鄉短途客貨“黑車”營運。隨著村村通公路的延伸,各地鄉鎮農村的道路出行條件逐步改善,農民群眾更方便到縣城探親訪友、采購物品。一些非法營運駕駛員看到群眾需求這個商機,購置一些中低檔小型轎車、微型車,搭乘鄉里鄉鄰進城或到其他鄉鎮。由于農村地域面積廣,人員流動性大,方便、便宜、即上可走的機動車成為農村大部分旅客首選乘坐工具。有些小商販個體戶甚至和非法營運聯合起來,租用皮卡車或者小型廂式車,可以拉貨又可以坐人,甚至人貨混裝。最極端的做法甚至有使用不經過車輛年檢的三輪車、殘疾車,從村屯搭乘旅客到鎮上。
(二)“黑車”非法營運帶來的危害
非法營運車輛由于逃離交通運政部門的監管,車輛并沒有經過嚴格的技術檢測和車輛等級評定,有的車況差、已接近報廢,有的車型也不適合用于營運,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由于沒有相關的營運手續,也不能辦理旅客意外傷害、乘坐等險種,一旦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無法通過保險理賠,也容易因為賠償問題得不到保障引發群體事件。
1.非法營運偷逃國家稅費。2018年南寧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查處各類違法案件6177件,同比增長11.4%。其中,非法營運案件2346件,同比增長15.6%,占38%。據不完全統計,平均單臺“黑車”僅每年偷逃國家各種稅費就達1.7976萬元。
2.非法營運影響城市形象和發展。“黑車”經常違章停車,造成交通秩序混亂,使得公共汽車不能順暢行駛。有的黑車車況差,污染嚴重。“黑車”司機亂扔、亂停、亂喊,已成為創建衛生城市、文明城市的一大毒瘤。
3.非法營運嚴重危害公共安全。“黑車”非法從業人員缺乏監管,由于經濟利益,為搶道、搶位、搶客而引發爭吵、打斗等現象時有發生。大多“黑車”車況差,達不到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司乘人員素質低,加之害怕被執法人員查處,精神高度緊張,因此發生交通事故概率極大,嚴重危害乘車人員的生命安全。
4.非法營運嚴重侵害乘客的人身財產權利。由于“黑車”沒有合法的營運手續,承運人責任險得不到強制辦理,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理賠困難,乘客的正當利益得不到保障。
5.非法營運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秩序。由于“黑車”沒有運營制度的規范和束縛,“黑車”非法從業人員有時為所欲為。因為共同利益的關系,一些非法從業人員往往糾集在一起,相互“照應”,相互“幫忙”,經常會發生排擠、打擊、報復正規運營車輛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秩序。
6.非法營運嚴重影響路面行車秩序。非法運營機動車駕駛人,大多交通意識淡薄,經常成群的停放在路邊或肆意穿行在機動車道上,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給路面行車秩序添了不少“堵”和“亂”。
二、打擊非法營運亟需解決的若干問題和對策
(一)整治非法營運需要解決的問題
1.打擊力量單一薄弱。聯合打擊非法營運的部門合作力度有待加強。非法營運整治涉及交通運政、公安交警、市場監管等部門,集中表現在牽頭部門難以協調其他不同隸屬關系的部門參與聯合執法整治,一定程度上會有推諉現象;參與整治的部門中,有的重視程度不夠,部門職責沒有完全落實到位。這就致使整治執法過程中某些工作存在缺位,從而在整體上削弱了整治非法營運的工作力度和輿論聲勢。
2.執法整體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執法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參差不齊,執法行為不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工作方式有時候不夠細致,過于粗暴簡單,存在以罰代法、態度粗暴等問題,影響了執法效果和執法形象。有的執法人員所掌握的法律條例不夠熟悉,執法過程中被違法人員質問是那條條例規定時,或者沉默甚至翻閱條例表等,出現不專業的行為導致執法公信度不高。針對部分沖關闖卡、拒不服從管理、粗暴謾罵或毆打執法人員的現象,還缺乏必要的強制處理手段,路政執法人員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完全保障。
3.避免在執法隊伍當中產生“馬太”效應。交通綜合執法各個中隊工作人員的年齡層次、學歷層次等素質條件不同以及編制人數的差異,會導致中隊之間每日的查處案件數的不同。嚴格執法、查處違法案件多的中隊因為工作業績好,自然得到上級領導更多的表彰,“馬太效應”這種問題隨著時間日益凸顯,如果查扣數少的中隊如果不能正視差距,隊員之間產生不滿情緒,則會削弱執法工作的整體成效。
(二)整治“黑車”非法營運的策略
1.加強法律宣傳,提高群眾自律意識。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宣傳資料揭露非法營運的危害,使群眾意識到非法營運對社會的影響及乘坐“黑車”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讓乘客不要選擇乘坐非法客運車輛,自覺抵制“黑車”,支持并且配合執法部門打擊“黑車”。對投訴舉報并直接配合執法部門成功打擊非法營運的人員,應該實行獎勵機制。
2.建立跨部門聯合執法聯動機制。交通綜合執法部門主動協調政府牽頭,將行業行為轉變為政府行為,有關執法單位配合建立多部門工作聯動機制,成立專門機構形成長效打擊機制。定期匯集整理聯合執法所存在的諸如職責不夠明確或者職能交叉等問題,向聯動體系有關部門領導匯報,妥善解決問題。由政府組織交通、公安、城管、工商等有關部門,成立聯合執法組織,加大各部門之間的聯動頻率,做到聯合執法跨區域跨地段整治,形成有針對性的長效高壓打擊機制。
3.強化交通執法業務能力培訓。開設講堂普及《道路運輸管理法》,由支隊法規科牽頭開設講堂,給各大隊執法隊員進行法規條例的講解課堂,進一步鞏固執法隊員的法律知識,做到執法隊員人人懂法,人人會法、倒背如流。
4.增加處罰方式,加大處罰力度。執法過程中需要對非法營運經營者進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道路運輸條例作為行政法規,無權設定,建議提高法律依據位階,完善法律法規出臺《道路運輸法》。可以將違法行為同駕駛證掛鉤,罰款的同時吊銷駕駛證。明確對非法營運車輛的處置問題,通過立法明確車輛暫扣期限,增加對車輛實行沒收、銷毀的處罰措施。
5.加強交通行政執法各大隊、中隊間的團結協作。定期舉辦交流會讓各位隊員相互交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組織集體活動讓各個領導、隊員在休閑娛樂中放下身份放下包袱相互協助加深團隊團結意識。
三、結語
只有持續開展打擊“黑車”等非法從事出租車、客車、貨車經營活動的開展, 打擊了非法經營行為的囂張氣焰, 使串線經營、異地載客、貨車載人的行為進一步得到遏制,才能有效維護運輸市場秩序,保障道路運輸安全,保護合法經營者的權益,確保整個運輸市場呈現競爭有序,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作者單位: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課題項目]2018年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自然科學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南寧市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標準化體系構建研究”(編號:JZY2018KAZ08);2018年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改立項重點項目“基于運政管理體制改革下的運管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研究”(編號:JZY2018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