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維瑩
近年來,我國的醫療機構改革雖然面臨著良好的發展契機,但依然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這導致在內外環境不斷變化中發展的醫院也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特別是隨著年初各種衛生政策的出臺,更是讓醫院的經濟管理和發展面臨改革和升級的需要。在新形勢下,傳染病醫院要實現經濟效益和效率的雙重提升,就必須創新經濟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首先從經濟管理是醫院長久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經濟管理是強化醫院“經濟管理”和需求升級的必然趨勢兩個方面分析了新形勢下傳染病醫院強化經濟管理的必要性,之后從確立經濟管理戰略目標;制定精密全面的預算管理;確保精準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控;配置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強化內部控制,降低經濟運營的風險;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精研的數據分析和強化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八個方面闡述了新形勢下醫院經濟管理應采取的模式和方法。
結合近期我國政府所出臺的各類衛生政策及部署,加之疫情的突然而至,給醫院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與此同時也讓醫院經濟管理的號角吹響。在這樣的大環境和新形勢下,作為醫院該怎樣強化管理,促進經濟運行的效益與效率的雙重提升是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本文以傳染病醫院為例,分析新形勢下傳染病醫院經濟管理應該采取的模式方法和策略。
一、新形勢下傳染病醫院強化經濟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醫院長久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
對于醫院而言,經濟管理不但對其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是其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持續發展和提升的保障與基礎。隨著我國醫改不斷變化以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在醫療的需求和服務上也增長較快,廣大群眾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醫院的經濟管理所面對的形勢也產生了較大的改變。作為傳染病醫院來說,其經濟管理模式也要和新形勢以及新要求相符。當前,我國的醫療機構盡管具有較好的發展良機,同時也遇到了十分嚴峻的形勢,使醫院的生存和發展所處的內外環境都產生了較大的改變。面臨新的變化和形勢,作為醫院來說,要在保證相關醫療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強化經濟管理,對經濟管理的模式方法和觀念加以創新,進而構建低耗、高效、價廉、高效的服務模式,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重提升,運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強化醫院“經濟管理”和需求升級的必然趨勢
隨著我國醫改大環境的改變,所有醫院都面臨著政府在績效考核方面的發力,迫使他們必須朝著公益性回歸,醫院發經濟管理模式也亟待改進和升級,由傳統的粗放式模式朝著精細化的經濟管理模式轉型,進而提升效益,這是所有醫院都不得不面對的新問題。特別是2020年初所召開的全國衛健財務會議更是對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進行了強調,助推醫院朝著高質量方向提升。因此,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提升經濟效益成了各醫院怪不過去的“彎”,作為醫院必須加大經濟管理,促進運行效益與效率的提升,這是醫院需求升級的必然趨勢。
二、新形勢下傳染病醫院經濟管理應采取的模式
(一)確立經濟管理戰略目標
對于傳染病醫院來說,面臨新的形勢,要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首先就要確立經濟管理的戰略目標,將所制定的戰略管理目標納入到醫院的預算管理以及重大指標體系當中,進而制定經濟管理的目標和計劃。
(二)制定精密全面的預算管理
精密全面的預算管理是醫院經濟管理策略得以實施的基礎,是目標計劃得以實施的前提。全面的管理是全方位、全過程和全員的管理,精密全面的預算管理則不僅要對財務預算和投資預算進行編制,更為關鍵的還要對各部門和科室的業務預算進行編制,要對所有的部門以及科室都進行細化分解,和目標管理之間做到密切結合,與績效考核相配套,只有這樣才可以讓管理更為有效持續。
(三)確保精準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控
面臨新醫改和新形勢,政府對醫保的控費力度越來越大,醫院公益性考核要求醫院必須向公益性回歸,這就使得傳統的成本核算無法和新的要求相適應。因此,精準的成本核算和管控成為經濟管理的必然,通過精準的成本管理促進效益增長是不可缺少的方面。這就要求醫院要對直接和邊際貢獻、毛貢獻和凈貢獻等進行預測,對各科室和病種的收支平衡點進行分析,并在對成本進行精準核算的前提下,對變動成本、間接成本以及可控成本進行權衡,根據醫保支付的相關政策,進行精準的成本核算,進而發揮其降低成本的功能。
(四)配置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
人力成本是醫院發展當中的最大成本,怎樣對醫院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是醫院的經濟管理能否發揮最大效益的重要影響要素。基于此,要在分析各個科室業務量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進行動態的編制與配置,對非必需人員進行精簡與控制,從而通過人力資源效率的提高,推動經濟效益的增長。
(五)強化內部控制,降低經濟運營的風險
強化內部控制能夠有效降低醫院經濟運營的風險,所以要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對內部控制的強化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內部控制管理不單單包括醫院中的各個部門、所有的層次以及每個環節,同時還要重點對會計管理進行嚴格的加強,通過有效合理的組織機構以及職務分工,明確崗位職責分工。特別是當前醫院的經濟運營面臨這越來越大的風險,強化內部控制就顯得更為重要,通過對“跑冒滴漏”進行堵塞促進效益的提高越發的重要,是傳染病經濟管理當中的重要部分。
(六)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
績效考核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調整的“指揮棒”和“方向標”,所以對醫院經濟管理的效果而言,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是十分重要的。為了與政府的績效考核相對接,作為醫院而言,不但要根據崗位的行為規范、工作量和技術能力,同時還要考慮醫德醫風、服務質量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等綜合因素,選取關鍵KPI指標,同時細化至所有部門和科室,不但和醫院自身的績效考核相掛鉤,還應該與醫療行業的特點相符合,更好的順應新形勢和新時代的發展。
(七)精研的“數據分析”
精細化的經濟管理模式,必須有相應的大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支持和保障,然而當前醫院中的很多軟件功能都停留在數據采集方面,所以作為醫院來說應該強化現代化的數據分析,滿足精細化的經濟管理模式建設,進而和新形勢下的挑戰和需求相適應。
(八)強化各部門間的溝通協調
醫院經濟管理部門所具有的宏觀作用直接明確了醫院不同部門間所存在著范圍眾多的合作關系,所以在進行經濟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強化和不同部門間進行協調與溝通。首先,要強化和后勤以及各臨床科室間進行協調,對各科室當前的工作以及動態及時的掌握,就所發生的異常狀況要做到實地進行深入的調查,進而對所有部門運行中的收支情況詳細的了解。其次,還要利用醫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對醫院整體的統計報表中的數據進行采集,通過對所采集的資料進行匯總、分類以及歸納后,對主客觀存在的因素進行分析,進而準確、及時、系統與快捷的將分析的數據信息提供給各個科室,與各科室聯手對運行當中具有的不足進行查找,進行及時的完善和解決所存在的問題。再次,要增強醫院中各個部門理財意識的提高,確保收益最大化的獲取經濟效益。利用和所有科室之間進行的交流與溝通,將各個科室所存在的真實經濟指標提供給管理者,讓管理者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醫院運行的“命脈”,從而為相應的調整提供有針對性的依據。最后,作為管理者來說,要提升管理的層級,做到對醫院的經濟管理全局掌控,從而在經濟運行當中真正的發揮經濟管理所具有的作用。
三、結語
總之,經濟管理在醫院運行的管理當中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不但能夠使醫院的經濟效益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還能夠增強醫院在當前新形勢下市場中的競爭地位,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石家莊市第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