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娟
財務報表可以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經營成果,但是僅僅使用財務報表上的數據進行分析很難全面真實分析企業的本來面目,所以要進行深入的財務分析。本文先敘述了財務分析的重要作用,最后詳細地描述了財務分析存在的不足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引言
當前我國處于經濟波動較大時期,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企業都認識到了財務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實用性,并且企業也積極地開展了財務分析活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怎樣進行財務分析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下邊筆者就上述問題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展開了淺析。
二、開展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意義
我們知道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在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實現企業員工收益最大化,履行好社會責任最大化。企業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中起到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因為企業的生產是周而復始的,是連續不斷的,所以每次經營周期的結束就是下個經營周期的開始,為了更好地進行下次經營,企業要對本次經營進行分析。所以企業財務分析具有真實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為企業制定經營決策提供有效依據,使企業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目的。另外為企業及時地反饋經營中的各種風險,使企業防范于未然,以此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三、目前企業財務分析存在的不足
既然是財務分析,信息量就要大,分析方法就要先進,電子信息化管理就要給力。但是筆者站在客觀的角度發現: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財務分析不夠重視;多數企業沒有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相關人員素質也達不到財務分析的要求;分析的框架與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對附注分析一帶而過;分析不夠具體,有表面化,公式化等問題。具體如下:
(一)對財務分析重視不夠
財務分析在國外很受重視,尤其是上市公司對市盈率的分析更給予重視,因為它是決策的支持部門,地位高于一切。但是在我國由于財務分析起步較晚,只有10年左右,許多企業還沒有將其納入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來,包括許多大型企業,他們重業務,輕管理。在許多中小企業的高管人員意識中,認為財務工作完成日常基本工作即可,沒有必要花費成本找專人進行財務分析,所以他們也沒有重視對這樣專業人員的挖掘與培養,從根源上制約了財務分析職能的發揮。
(二)缺乏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做支撐
客觀地說,現在在我國多數企業都應用了財務系統軟件,但是企業對財務系統軟件的應用重點都側重于記賬、匯總、報表、對賬等日常工作,沒有從深度展開對財務進行分析。再加上前面所說,企業高管沒有對財務分析給予重視,在企業決策時,也沒有以企業分析做依據,更沒有財務預警報告,使企業分析流于書面報告。最后在財務分析時,一般企業都側重于會計核算分析,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對新準則、新制度的學習以及財務核算的調賬上,而沒有真正地做好財務分析工作。
(三)分析的框架與方法不當
多數企業包括大型企業在分析的框架上僅僅限制于對上游供應商、中游同行企業之間、下游客戶的分析。企業的發展與管理很難突破這個框架,企業沒有從更廣的更深的整個社會價值鏈以及產業鏈的視角以及思維去做整個分析,從而導致企業在思維與戰略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分析的方法上,國內企業通用比例分析法與比較分析法來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與成果,這些分析只能采用一段時期的歷史數據做依據,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人為因素,還缺乏客觀性。
(四)分析的質量有待于考證
首先是報表數據的準確性問題,如一些企業集團的合并報表,關聯企業的直接的錯綜復雜關系,會在完善與不完善之間,內部交易之間以及往來賬抵消之間摻入一定的感情色彩,有的企業不及時地確認盈虧,以此來調節利潤。其次是同一企業在不同時期的會計處理可以不同,不同企業可以采取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如原材料的入賬方式,這些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對企業的利潤結果不同。最后有些企業財務指標分析側重于財務指標的分析,如對三大主表(資產負債、利潤表、現金流量)以及四大能力(獲利、運營、償還、發展)的分析,而輕視了對難以用貨幣表現的非財務指標分析,如客戶滿意度以及企業之間的價值鏈的分析,從而影響了分析的質量與效果。
四、提高財務分析質量的建議
(一)提高重視程度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價值,財務分析是企業管理的參謀與助手,它是管理層的左膀右臂。其次企業要將財務分析與企業的業績掛鉤,各個部門在財務分析方面都要給予積極配合,使之更好地為企業經營服務。
(二)建立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
由于財務分析是由人作用于信息系統去完成,所以首先要有高尖端的財務分析隊伍。企業一方面要注重對現有人員的定期培訓與素質教育,另方面要通過各種手段面向社會招聘專業人才來擴充隊伍建設。其次企業要引進先進的財務分析軟件,并配備有經驗的人員進行指導培訓,使財務分析軟件與企業其他信息能夠達到有機整合。最后企業應顧全大局,站在戰略的角度,全面引進風險預警分析,綜合企業所有業務,在效率第一的前提下,兼顧公平,為企業經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拓分析框架,完善分析方法
企業要突破現有的分析框架,應該在對“面”的分析基礎上,關注“質”的分析;要在各個指標的分析基礎上,關注指標相關性的分析;要在已取得業績的基礎上,關注未來發展的分析,使企業經營、發展、戰略渾然一體,另外企業在對上中下游分析的基礎上,要站在社會整個經濟角度去分析。隨著科技的發展,企業的分析方法要多樣化,多角度化,要從整個價值鏈的視野去描述分析,要將靜態與動態、個體與整體、財務與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去分析。
(四)確保財務分析質量
數據準確無誤是報表的生命,企業要從源頭出發,確保數據質量,杜絕人為的篡改數據,《會計法》也明確了篡改數據企業與責任人所承擔的責任,嚴重者會受到刑事處罰。再有我們在進行財務分析時,要強調可比性,要對企業當時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剔除一些影響分析結果的因素,盡量做到還原一個客觀事物本來面目。最后在進行財務分析時,要多關注對附注的分析,要做到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并要將分析結果指導財務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在生產中加以反饋,使財務分析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五、結語
總之財務分析要從客觀出發,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同時又要指導實際工作,使之有機地滲透到企業的生產層面、業務層面、經營層面,并隨著企業的運營層面變化而變化,以此實現對管理決策起到參謀的作用。(作者單位:開灤協鑫發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