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紅梅
摘 要:當下,隨著退耕還林口號的高呼,許多農戶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由耕地轉向了經濟果林種植,這樣不僅響應了綠色發展的口號,還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經濟果林產業的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通過對某地區的枇杷經濟果林產業的現狀做出一些分析,并且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一些說明,希望有所借鑒。
關鍵詞:經濟果林;產業現狀;發展趨勢
近年來,應綠色發展的實踐,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種植果樹,這樣既能帶來經濟效益,又能促進綠色發展。同時,群眾也已經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大力引進生態綠色經果林來種植。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所以本文就某地區的枇杷種植做出了詳細的說明。
一、枇杷簡介
枇杷,薔薇科、枇杷屬植物,又名金丸,屬于常綠小喬木的一種,樹冠是圓形狀,并且樹干比較短。枇杷原產于中國的東南部地區,因為其果子的形狀類似于中國的琵琶而得名。枇杷的抵抗力比較強,并且容易管理,一旦種植成活,只要管理方法正確合理,就有很長的經濟壽命,在經濟果林種植中具有重要意義。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他水果都早,因此被稱為“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枇杷要求較高的溫度,某地區就適合枇杷的生長,并且在種植枇杷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實踐。
二、枇杷經濟果林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一)現有的農業企業生產規模小,產業化低
當下該地區的枇杷生產大多數都是一家一戶的經營,規模小,并未實現真正的產業化經營,這就不利于枇杷經濟果林的規模化發展。
(二)管理水平落后
該地區的枇杷產業雖然發展比較快,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及時一些施肥、套袋技術被廣泛地推廣,但由于大部分果農接受新技術慢,導致新技術的推廣受阻,枇杷的管理比較粗放。
(三)枇杷園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有限的灌溉條件不能滿足枇杷生長的需要,以至形成早花早果,果小價低,影響了農戶的經濟效益。
(四)缺乏枇杷交易市場
現有交易市場是在市城區北郊一小型停車場改成的,規模小,管理不規范,遠遠滿足不了枇杷等水果產業發展的要求。
(五)群眾缺乏后續管護的積極性
因為枇杷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時間,前期的種植和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可能會給一些果農帶來經濟上的阻礙。除此之外,可能一些經果林種植大戶缺少管理意識,沒有及時管理好果林,絕大部分群眾讓果樹自發生長,因此經果林長勢不好,經濟效益較低,這就會降低一些枇杷種植戶種植果樹的積極性。
(六)林地內套種高稈作物,導致枇杷長勢不好
受利益的驅動,許多群眾選擇在經果林地中套種農作物,由于缺乏必要的水系配套工程,所以套種的農作物大部分都是玉米、高粱等抗旱的高稈植物,造成林農爭地爭養分,這就影響了經果林的長勢,不利于經果林的健康生長。
三、經濟果林種植的發展思路
(一)明市場,定目標
根據市場需求,該地區明確提出了枇杷果樹種植的未來發展目標,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的需求為主,提高質量和產量,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枇杷種植的水平,實現產業化發展。
(二)選擇高質量幼苗
優質幼苗的選擇是種植枇杷經濟果林的前提,因此,相關的種植人員要提高辨別能力。只有幼苗經過精挑細選,細心的培育,才能更好地成長。所以,幼苗的選擇要注意很多方面,像是幼苗的根系發育程度、幼苗的高度以及幼苗的整體狀況等等。在選擇幼苗時,要注意很多方面,盡量要選取根系發達、適應性強的幼苗。此外,還要特別注意幼苗的發育情況,選擇表皮光滑的幼苗,這種幼苗的成活率更高,更有利于存活。在種植果樹活動開始之前,種植者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種,例如,具有高產、高效、品質優良的特點的果樹品種。其次,還要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季節的更替,選擇一些適應性較強的枇杷幼苗品種。此外,技術人員也要加大對品種的研究力度,通過進行一些技術性試驗,培育一些高產、優質的果樹新品種,為以后的經果林生長提供動力。
(三)增加投入,改善條件
枇杷屬于一種比較小的植株,往往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如果遇到嚴重的天災,就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大水利灌溉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遇到旱澇災害的時候,也能保證收成。同時,枇杷園的建設還要科學合理,利用現代化管理方式,協調枇杷生長和自然環境,還要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設施,確保枇杷園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四)培育龍頭,打造品牌
枇杷產業要想實現規模化發展,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就要積極培育枇杷龍頭企業,形成“龍頭+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品牌效應,進而提升枇杷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首先要對枇杷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枇杷產業的附加值。除此之外,枇杷不僅可以用作水果供人們食用,還可以制作成藥材,比如枇杷膏、止咳糖漿等等,這些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有很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五)增大科技投入,提高枇杷果樹的產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果將科學技術融入枇杷的種植和經營中,一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能夠提高枇杷的產量和質量,還能將枇杷放在網絡平臺上銷售,給枇杷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過去的枇杷果樹種植技術存在著很多弊端,浪費了許多資源和經費。比如,沒有充分考慮枇杷樹生長的自然環境,幼苗由于不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而死亡,即使有幸存活,產量也很低。因此,在提高產量與質量方面,種植人員絕對不能含糊。相關枇杷果樹種植人員要進行多次試驗,檢測到底在什么條件下才有利于不同的果樹品種存活。此外,還可以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改良品種,用人工培植的方法培育優良的、適應性強的果樹幼苗,這樣既可以減少浪費,又可以培育出產量與質量并存的果樹品種,這樣便能有效的提高果樹的栽培技術與質量。
四、結束語
總之,為了經濟果林的健康生長,提高經果林的經濟和環保效益,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手段,培育優良的果樹幼苗,在種植前還必須要選擇適宜的樹苗品種,種植中要進行科學管理,最終能夠種植出好的經果林。種好經果林,管好經果林,實現經濟和綠色效益雙豐收,進而促進該地區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嚴建華.閔行區經濟果林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初探[J].上海農業科技,2018(04):7-9.
[2]陸懿.崇明區經濟果林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和對策[J].上海農業科技,2016(06):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