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摘 要]文章從公立醫院出發,探析了在新型醫療體制框架下通過納稅籌劃以及有效的測算優化醫護人員的收入,進而讓薪酬制度在調動醫護人員職業責任和職業能力層面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公立醫院;員工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測算
公立醫院承擔著社會基本醫療服務的職能,在本質上屬于公益性機構,保障群眾的醫療需求是其基本職能,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盈利屬于次要功能。公立醫院在設備引進和醫護人員薪酬層面一部分由財政進行撥款支持,另一部分由醫院診療盈利承擔。我國對公立醫院的所得稅繳納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通過科學籌劃和測算能夠減輕醫護人員的納稅負擔,提升醫護人員的職業獲得感。但是,醫院作為員工的法定代扣負責人,在代繳稅款中存在少扣或者漏扣的現象,不僅損害了國家利益,而且影響了公立醫院的社會形象。所以,納稅籌劃必須在法律規定下進行,通過合法測算減少納稅負擔是公立醫院應當深思的領域。
1 公立醫院在納稅籌劃和測算領域的現狀及原因
現如今,公立醫院在納稅籌劃和測算領域涉獵較少,基本沒有進行有效籌劃和測算,這就造成了原本可以合法規避的稅款仍舊繳納,不僅增加了醫護人員的負擔,而且會影響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過多的納稅額在社會上也會造成一定的輿論嘩然,讓群眾對醫院的公益屬性產生錯誤認識,有可能會引發社會事件。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從主觀層面講,作為納稅人的醫護人員缺乏納稅籌劃意識,對于應繳稅額沒有進行過科學測算。從客觀層面講,作為代繳人的醫院無視納稅籌劃,認為這種測算屬于額外工作,且對于醫院的日常運營幾乎沒有影響。此外,醫院的醫護人員科室不同、種類不同,納稅籌劃標準也會不同,如果對全院職工進行納稅測算,會給財務工作人員帶來巨大的工作量。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醫院基本不進行納稅籌劃。
2 納稅籌劃的優化途徑
(1)優化報酬。法律允許執業醫師多點執業,這就意味著公立醫院的在職醫生可以憑借自己的執業醫師證在其他醫院進行執業,獲得相應的報酬。這種多點執業的方式可以平衡不同醫院和地區之間的醫療水平,尤其是三甲醫院的醫生去基層醫院診療可以避免患者長途奔波,減輕了患者經濟和身體上的負擔,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激勵醫生通過提升自己的醫療水平增加收入。但是,勞務報酬的起征點遠低于收入,且稅率較高,為此,醫生可以和定點醫院簽訂長期服務合同,以此減輕稅負。
(2)落實專項扣除統計。2018年國務院頒布的新的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條例,新條例將子女教育支出、本人繼續教育支出、本人及其配偶或者未成年子女的大病醫療支出、本人或者配偶的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支出、贍養老人支出等內容都屬于專項扣除部分。醫院在對醫護人員進行個稅代繳前要廣泛統計,對于符合新條例規定的項目在個稅代繳時給予扣除,以減輕員工的稅負。此外,醫院在進行統計時要提醒員工,所報數據會根據多部門的大數據系統進行核實,一旦發現有虛假申報不僅會影響個人征信記錄,而且會對未來晉升產生負面影響,以此要求員工實事求是地申報。
(3)擴大免征項目數額。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對于員工的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失業等保險屬于免繳個人所得稅的范圍,對于相關項目自己繳納的部分可以在應納稅項目中扣除。因此,在政府規定的一定比例范圍內,公立醫院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基金繳納,通過提升各種基本保險的繳納來減少員工的負稅壓力。不同地區政府規定的免稅比例不同,各醫療機構要根據當地的規定進行相應繳納,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員工的福利,還可以減少應繳稅款。
3 納稅測算的優化途徑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個人的工資和薪金屬于納稅范圍,獎金、補貼和分紅等都屬于工資和薪金。為了調動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避免人浮于事,醫護人員的工資主要由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組成,基本工資根據科室和工齡不同而不同,績效工資則根據既定考核體系最終成績決定相應部分的工資。此外,全勤獎、加班補貼或者夜班補貼等費用則根據工作人員的出勤率最終決定。
(1)以月為單位發放工資層面的納稅測算。如同采取按月發放工資的形式,則計稅也是要按月計算。醫護人員的績效、基本工資和各種補貼,減去法律規定的各項免稅內容,由此計算出每個工作人員應當繳納的納稅額度。我國現行的法律規定,對于個人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免征點為5000元。工作人員的納稅額度減去5000元的起征點,再根據不同的等級計算各等級應繳納的納稅額,最終將各等級計算出的納稅額相加計算出最終的稅額。超額累進體系要求數額高于相應級別的范圍部分按照高一層級的標準計算稅額,級別越高稅率越高,累進的部分工資所剩余的支配部分越小。
(2)以年為單位發放工資層面的納稅測算。按年發放是指醫護人員的工資以年為單位進行發放。在這種發放模式下,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獎金和補貼等各內容都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工資一年發放一次,納稅計算和以月為單位的發放形式相同,和以月為單位發放工資一樣,都是在個人收入的基礎上減去免征額,再減去納稅起征點,剩余部分進行超額累進計稅。對于年終獎的計稅方式根據現行條例看,仍舊是以月均收入為計稅依據,但是人民日報對于新個稅生效后年終獎扣稅問題解答時以綜合所得為扣稅依據,也就是說,年終獎不能再分攤到每月進行計稅了。雖然稅務總局還未出臺具體實施細則,但是人民日報的恢復代表了政策趨向,值得關注。
季節、傳染病發生規律和進修培訓等都會對工作人員的績效產生很大的影響,醫護人員在一年12個月中的綜合薪金會在績效的影響下產生較大起伏,不同月份在計算繳稅時,有可能其中一個月還未到起征點、但是另一個月可能三分之一的工資都要繳稅。為了激勵醫護人員熱情工作,醫院會以季度或者半年為單位進行績效薪金發放,一季度或者半年的績效獎金會計入資金到賬月份的納稅計算 ,當月的稅負會非常大,超額累計計算納稅額度會遞增到很高級別。
(3)納稅測算的優化途徑。以月為單位進行工資發放和一年為單位進行工資發放各有利弊,為了盡可能減少醫護人員的稅負,在進行納稅測算時,筆者傾向于按月發放的模式,尤其是對于績效獎金等大額獎金,而且盡可能每月平均發放。比如,醫護人員單月收入4000元,雙月收入6000元,則單月繳稅0元,雙月繳稅30元,全年共繳稅180元;如果每月均發放5000元,則每月應繳稅為0元,全年繳稅總額也為0元。由此可以看出,月薪制下每月穩定收入可以減輕醫護人員的稅負。倘若醫護人員單月收入5000元,雙月收入11000元,則單月繳稅0元,雙月繳稅390元,全年繳納個稅為2340元;倘若醫護人員年薪制下收入為96000元,則應繳納6000元個稅,由此可以看出年薪制比月薪制多繳納3660元。
4 結論
伴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不斷推進,各領域立法工作相繼開展,稅務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不斷健全,審計部門和稅務部門在對公立醫院進行個稅代繳審核時也會逐漸嚴格。納稅籌劃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不同項目資金的增加或者減少,降低醫護人員的稅負,保障員工的切身利益,是值得廣泛推廣的。但是無論是納稅籌劃還是納稅測算,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員工的合法權益,也能確保公立醫院的社會形象。
參考文獻:
[1]康曉歡.股票期權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J].價值工程,2016(1):16-17.
[2]葉斐,郝敏.高校教師全年一次性獎金納稅籌劃問題探討[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8):171-173.
[3]吳延.新稅法下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3(20):245-246.
[4]姚遠.績效工資制度下高校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23):323-324.
[5]毛華初.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J].中國勞動,2012(2):38-40.
[6]梁文濤.新稅法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J].財會月刊,2011(2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