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華



摘 要:“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推進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實現學科智慧課堂模式,為學科課堂教學方法、模式改革提供契機。“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模式,不同于以往智慧課堂設計模式,其重視教學與學習的識別效度,推進學科教學的實效性開展。對此,圍繞“人工智能+”及智慧課堂的內涵,立足于“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現狀,論述“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模式,最后提出“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旨在實現學科智慧課堂教育效度。
關鍵詞:“人工智能+”;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學科智慧課堂為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保障,而“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為完善、打造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提供良好契機。以“人工智能+”為導向開展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智慧課堂教學形式是一種創新模式,實現學科教育的有效性,助力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新時代下,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重視“人工智能+”運用,推進學科智慧課堂的構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進而提升“人工智能+”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一、“人工智能+”及學科智慧課堂的概述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借助先進技術對人的思維、意識進行識別的過程模擬,其并不是人的智慧,但其能夠像人一樣思考,并且能夠超越普通人的智能[1]?!叭斯ぶ悄?”的生成及運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及行為、思維方式,也改變了學?!敖獭迸c“學”的方式及關系。將“人工智能+”運用到學科智慧課堂構建及運用中,能夠增強教育、學習精準識別能力,便于教師更好的教育、引領學生,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學科智慧課堂概述
學科智慧課堂是由學科智慧教育衍生的,其是教育與技術的融合體,其核心教育是提倡學生為教育主體,借助先進信息技術,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模式、學習環境模式等,以此推進精準化學科教學的實施。在“人工智能+”作用下,能夠實現學科智慧課堂開展的有效性,其教育模式呈現以下幾方面特征:一是環境的智能化。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借助“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虛擬技術,為學生學科學習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以學生體驗學習為基礎,通過智能感知,知曉學生學習真實情況;二是教學精準化。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平臺開展教育,獲取學生學習信息,通過整合、分析學生學習信息,精準學生學習實際形式,以此為學生開展更為精準的教育形式,加強教育的引領;三是互動立體化。學科智慧課堂,推進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實現互動的立體化。
二、“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現狀
“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在教育領域中的實踐運用成效良好的態勢,許多學校都能夠意識到學科智慧課堂構建及運用的重要性,并且借助“人工智能+”,進一步優化、完善學科智慧課堂構建模式[2]。以“人工智能+”為導向,構建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其教育范圍廣闊,以先進信息技術為導向,劃分不同階段的教育層面,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學習需要。例如:學生登錄到學科智慧課堂中,能夠獲取自身所學階段課程知識及需要獲取的課程知識內容。尤其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下,智慧課堂教學其識別能力強,根據學生個體學習、信息獲取情況,推進相關的課程教育,減少學生盲目性學習模式,增強學科教育的精準性。詳見表1.
三、“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模式
“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模式,不同于以往智慧課堂設計模式,其重視教學與學習的識別效度,以“人工智能+”運用模式,能夠精準學科教學形式,推進學科教學的開展。在“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模式中,要重視教師教學智慧端、學生學習智慧端、家長參與智慧端的構建,以此彰顯“人工智能+”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提升學科智慧課堂教育效度[3]。
(一)教師教學智慧端的設計
在“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教學智慧端的設計起到引領整個學科教育開展效度,運用“人工智能+”模式,推進此教育終端的設計,推進學科教學的革新。教師教學智慧終端的動能,如圖1。
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人工智能+”,增強智慧課堂教學識別能力,推進活動及作業板塊的融合,以此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科智慧教育模式,實現學生主體性學習模式,以此培養學生核心素養[4]。
(二)學生學習智慧端的設計
在“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中,學生學習智慧端的設計也是其中的重點內容,以“人工智能+”為導向,為學生自主性學習提供契機,以此彰顯“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開展價值。學生學習智慧終端設計,詳見圖2。
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運用“人工智能+”,促進學生學習智慧終端設計,為學生自主性、終身性學習模式構建平臺,以此使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借助智慧學習平臺,能夠獲取相關的信息資源,根據信息資源達到預習、課前收集資料等良好的學習效度,促進學生對課程知識全面了解,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中,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三)家長參與智慧端的設計
在“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設計中,需要家長的參與,并且“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的開展,也準許家長的參與,實現家長、教師、學校、學生的有效性互動,進而讓家長知曉學生學習動態,給予學生動態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引領,以此提升學科教育質量。家長參與智慧端的設計,如圖3.
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家長參與到其中,運用“人工智能+”,能夠助力于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推進學科教學的智能化開展。與此同時,家長可以在智慧平臺中,實現自主學習模式,提升自身教育、引領能力,為學生學習開展良好的家庭教育范圍,助力于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
四、“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方法的實踐應用
(一)轉變學科智慧教育觀念
以“人工智能+”為導向,開展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為了推進智慧課堂教學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需要轉變以往學科智慧教育觀念,樹立新的學科智慧思維理念,重視育人教育的實施,以此提升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樹立以人為本教育思想,推進“人工智能+”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尊重學生主體性學習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其次,以學科智慧課堂為導向,推進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打造新型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最后,根據“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加強軟硬件設備的供給,諸如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選取及更換等,提升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效度,進而推進“人工智能+”更好的運用到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5]。
(二)創新學科智慧教育方法
“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能夠改變傳統科學教育方法,實現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因此,在將“人工智能+”運用到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需要重視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新穎性教學方法,實現智慧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在“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能夠運用的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師應根據學科教育形式,選取適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開展學科智慧教學活動。例如: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與學科教育融合,打造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推進智慧課堂教學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性運用。與此同時,運用案例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進行學科案例分析,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及探究能力。總之,在“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能夠運用的教學方法多樣,教師應將這種教學方法融會貫通運用,以此助力于學科智慧課堂教學的開展。
(三)更新學科智慧教育內容
在“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重視教學內容的更新與創新,以新穎教學內容,實現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針對學科智慧平臺中的信息資源,應定期革新與完善,豐富其中內容,拓寬學生學科知識面。其次,教師在學科課堂教學中,重視智慧教育內容的運用,以智慧平臺中的教育內容,推進書本課程知識的融合性,以此為契機,引領學生立足于智慧平臺中獲取學習知識,推進智慧課堂教學活動及模式的開展。
結語
研究“人工智能+”的學科智慧課堂教學方法十分必要,不僅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得以有效運用需要,也是打造、優化學科智慧課堂模式的需要,更是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需要。因此,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以“人工智能+”為導向,優化學科智慧平臺,豐富學科智慧內容,創新學科智慧方法,進一步優化學科智慧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以此彰顯“人工智能+”在學科智慧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睿峰,王芳通.推進“互聯網+教育”建設,促進“教”“學”全面發展——以隆德縣中學“互聯網+教育”智慧校園建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246-247.
[2]張超.“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Flash動畫制作》課程為例[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22(06):102-106.
[3]孟亞玲,賀陽陽,李軍靠.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曙光——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課堂[J].中國成人教育,2019(18):41-46.
[4]劉邦奇.智慧課堂的發展、平臺架構與應用設計——從智慧課堂1.0到智慧課堂3.0[J].現代教育技術,2019,29(03):18-24.
[5]徐蘇麗,章艷珍,陳建敏.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以中藥鑒定學課程為例[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