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乾峰
摘 要:野外找礦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通過多年的找礦經驗結合正確的科學方法來完成,作者經過多年的工作和實踐逐漸產生了許多野外找礦的經驗;本文首先介紹了作者對于找礦準備工作的看法,介紹了野外找礦常用的四種方法:化探找礦法,物探找礦法,地質法和遙感法。本文是作者對于野外找礦的經驗和方法的總結,對野外找礦工作的開展和順利進行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野外找礦;地質背景;找礦方法
一、 區域地質背景及礦產分布分析
找礦工作是地球化學勘察工作的一種,我國的野外勘察的歷史悠久,從古至今,野外勘察一直是我們發現自然、認識自然的最原始途徑,野外勘察工作對于人類了解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野外找礦工作能幫助人類發現并利用自然資源,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野外找礦工作的展開需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區域地質背景和分析礦產分布兩個方面。
我國的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具有很大的開采空間,礦產資源是指深埋于地下或流于地表的具有開采價值的礦物質,其中所含的各種有用元素對于人類的工業發展十分重要,了解礦產資源分布對于野外開礦具有重要的意義,了解某個地區的礦產分布首先要從該地區的地質情況以及環境因素出發,礦床的形成經歷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地殼運動和環境變化,這些礦產資源是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野外找礦工作是為了探知某一地區的礦產資源種類和儲量,這項工作為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但卻十分豐富,野外地區的地質情況通常較為復雜,因此極易形成復合型礦產,比如有機礦和無機礦的復合產物,了解野外礦產的分布及復合情況可以使野外找礦工作少走彎路。
二、 主要找礦方法
(一)化探找礦方法
化探找礦方法具有不受覆蓋區域限制、經濟、快速、直接等優點,一般用于勘探淺部,其主要原理是根據化探異常進行野外找礦,具體方法如下:第一,確定工作點;通常根據區域地形圖來劃分工作點,按照地質填圖上標出的位置準確定位實地,然后進行定點采樣工作,在保證工作點充足的前提下,根據實地的地形因素可以適當變動工作點的位置,但變動的范圍不宜過大,否則會影響采樣工作的準確性。第二,樣品的采集;樣品的采集需要具有代表性,通常從三個位置進行采樣,分別是水中,土壤中和巖石層中;水中采樣主要是在易于沉積處采集沉積物質,通常在水流由急變緩處以及河流的支流匯合處;土壤采集需根據定位點處的土壤性質選擇采集方法,土壤采集方法因地而異,這里就不再一一進行說明;巖體采集需要在巖石層中采取樣本,采集方法較為困難,一般在同一工作點需采取多種巖體樣本,以保證采集樣品具有代表性;以上采集的樣品重量一般不低于150g,樣品量過少會影響測試的精確性,樣品的采集要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去做,盡量減少因操作不當而帶來的誤差。第三,采樣的編錄;記錄樣本的人員需具備一定的化探知識,以免出現差錯,化探采樣的數據應完整的編錄在記錄本中,編錄的各項內容必須是現場直接得出的數據,不得補記,對化探的數據應逐日進行分析,并寫出概括性的小結,方便以后的使用和對比。第四,采樣的質量檢查;對采樣的質量進行檢查是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正的前提,也是保證采樣質量的重要手段,質量檢查分為現場質量檢查和重復質量檢查兩個方面,首先對現場采集的一手樣品直接進行檢查,檢查出現問題的樣品及時處理,由于現場條件設施比較簡陋,所以需要將現場檢查合格的樣品帶回實驗中心進行重復檢查。第五,化探異常的篩選;根據化探異常篩選的準則對采集到的樣品進行篩選,一般根據樣品的異常面積、異常強度、異常元素特征等條件分析該區域的采礦前景,結合該區域的地質條件、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增強篩選結果的合理性,最后根據化探的異常分析進行野外找礦。
(二)物探找礦方法
物探又稱地球物理勘探,物探找礦方法是一種通過尋找控礦結構和成礦環境而間接找礦的一種方法,一般用于深部找礦,但常常存在多解性,大多數不能直接找到礦的具體位置,物探找礦法可以從側面定量處礦體的長度、深度等物理量,進而在開礦前估算出礦產的資源量。物探方法可以通過礦石的物理差異探測地質情況,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測量、磁力測量、密度測量、電性測量、放射性測量和彈性波測量等方法;下面簡單的介紹幾種物探找礦的方法,磁力測量法是由于一些礦體和巖石具有磁性,可以通過一些專業設備探測出這些礦體和巖石的大致位置和邊界,探測深度大致為幾公里;高密度電法可以探測到斷面、裂縫和礦脈,但這種測量方法容易受到干繞,且測量深度較小;重力物探法主要用于探測巖漿巖以及高密度的礦體,能夠區分高密度和低密度的礦體,根據礦體的密度不同,進而判斷出礦體的種類;放射性測量主要針對性的探測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彈性波測量多用于勘探地震。物探工作的展開離不開前期的勘察和試驗,物探工作是為了找礦做鋪墊的,作為野外找礦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勘察面積大,數據信息量大以及空間位置清晰等優點,但是部分物探方法所用到的探測設備較多,處理信息較為復雜,野外施工難度較大,所以,進行野外找礦需綜合考慮區域面積、礦產類型、投入資金等多方面因素以選擇最合適的物探找礦方法。
(三)地質方法
地質方法是野外找礦的重要方法,一般在地表區域找礦,其主要包含地質填圖法、礫石找礦法、重礫找礦法等等。(1)地質填圖法;地質填圖法是最基本的找礦方法,首先對所選的找礦區域進行地質勘察,根據勘察到的具體位置情況畫出一定比例尺的地質圖,地質圖上應標明該區域的地質情況以及地質結構,為進一步的工作提供信息依據,在地質勘查的各個時期,需要對地質填圖進行補充和完善,以提高地質填圖的精確性。(2)礫石找礦法;礫石指的是經水流長期沖擊的風化巖石形狀發生了變化,形成了一種粒徑越為2~60mm的沒有棱角的天然石粒,礫石經風化后產生的礦礫或與礦化相關的巖石在一些自然條件的驅動下,其分布的范圍比礫礦分布的范圍更大,根據這種原理尋找礦床的方法成為礫石找礦法。這種找礦方法根據礫石的形成條件以及所處環境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冰川漂礫法和河流碎屑法。(3)重砂找礦法;重礫找礦法是區域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首先需要系統地采集樣本,從水系、山坡或海邊等區域采集沉積物質,并對這些物質進行綜合分析,標出其中與礦物相關的重礫異常,根據這些異常的礫石,追索出原生礦床。根據采集樣品的不同,重礫法又可分為人工重礫法和自然重礫法;這種方法廣泛應用于尋找某些特定的有色金屬及放射性元素,由于該方法實用簡單,經濟有效,因此一直被沿用至今。
三、結語
礦產資源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依靠,近些年,我國不斷開采各種礦物質,采礦的前提是找到礦產,作者針對找礦提出了個人的看法,找礦之前需要做好兩項準備工作,第一,了解所選區域地質情況,針對該地區的地質條件,做好采礦的準備工作;第二,分析該區域的礦產分布,進行實地探查,了解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好準備工作接下來就要進行找礦的工作,作者提出的一些觀點是從事野外找礦工作多年實踐得來的經驗,想要做好野外找礦的工作不僅需要有充足的專業理論作為支撐,還需要野外實地勘察的經驗,專業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更好的完成野外找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