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本書——《漂亮老師和壞小子》,在里面我認識了一位讓人捉摸不透的教師。她的美麗、勇敢、機智和耐心深深地打動著我。而這些品質,恰恰是做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不可或缺的。
有時我們幾個老師坐在一起聊天,會經常不約而同地談論起自己班里那些讓人感到束手無策的“調皮”孩子,他們的“破壞”行為時常令我們頭疼、分享起來咬牙切齒。
前兩年有幸參加了區進修學校組織的“幼兒教師班級管理能力提升班”,講師把“人性關懷放在首位”的全新教育理念,將給予我們老師深刻的啟迪。她 出其不意的“鼓勵”、別出心裁的“懲罰”、機智用心的的“引導”、幽默刻薄的“反擊”讓我體會到了在幼兒教育上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為此,這幾年的教育教學,我開始嘗試在與孩子的交往相處方式上實行“游擊戰術”。 “捉摸不透”的教學方式不僅給每個孩子帶來了深刻的印象,也漸漸使孩子們身上表現出了積極開朗、觀察敏銳、創造豐富的優良品質。以下我將通過幾個案例與大家分享:
一、猜猜有什么?——善于接納孩子的各種回答,亮點就在那里!
我們經常會遇上進行公開教學活動。為了達到活動的完整和成功,課前對孩子們千叮嚀萬囑咐:“活動中一定要積極開動腦經哦,勇敢舉手、大膽發言”;指派幾個優秀的孩子事先進行問題的預演;大肆宣傳自己活動結束的各項獎勵制度,以達到振奮人心的作用。只有做好這些準備,教師才能放心,可事實這樣一定會成功嗎?
案例一:科學活動“猜一猜”,教師在紙盒里放入了一個乒乓球請孩子們猜猜里面會是什么東西。孩子們的猜測順序如下:糖果——餅干——玩具小汽車——橡皮泥?在開始的前兩個,教師都耐心引導:“不對哦,大家再猜猜!”(面帶微笑)等猜到“玩具小汽車”時,教師發現根本沒有孩子們引入到自己預定方向上,便開始著急,大聲說:“你們聽聽聲音呀!”這時,一位平時表現不錯的女孩子站起來,不確定地說:“橡皮泥???”請注意那女孩子的語氣。這是,這位老師再也按耐不住,皺著眉,打開盒子說:“看,是小球呀,它裝在滾來滾去,你們沒有聽出聲音嗎?這不是很簡單嗎?”之后便開始了她一系列的解釋。
其實孩子們在對于盒子里面東西的猜測是根據他們的興趣及生活經驗進行的,可是老師在設計時心里已經有一個自認為比較滿意的標準答案,活動中總期望立刻有“聰明”的幼兒一語擊中,反之,就是一大堆的無奈與抱怨。如果老師長期以這種狀態去對待孩子,最終班級里的孩子會發展成什么樣?——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長此以往,孩子便成為了班里的“雕塑”。所以,能讓孩子勇敢說、積極說,就要善于接納孩子的各種回答,以正面的積極鼓勵,即使孩子說得有出入、偏題了,適當的提醒、幽默的轉換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效果。
二、“甜甜的東西”——智慧的引導綻放思維的火花
同樣,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老師常常會為調動課堂氣氛而發愁。因此,教學活動開始之前的談話、游戲;教學過程中的各項獎勵制度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如何實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沉浸于老師的教學活動中?這里也有很大的學問。
案例二:一次談話活動“什么東西是甜甜的?”我請小朋友進行回答,孩子們一開始你看我我看你,絲毫沒有自覺表現的意向,頓時,課堂氣氛冷凍了。一個能干的孩子看到我鼓勵的眼神,他站起來說:“蘋果。”我微笑地示意,并通過獎勵一片山楂片來表示對他的肯定。這時,我觀察到,所有的小朋友都高高地舉起了雙手想回答,他們積極的目的我就不說了,其第二位小朋友說:“老師,梨是甜的。”老師:“嗯,很好,梨是甜的。”我請他坐下。第三位小朋友說:“糖是甜甜的。”聽到這個答案,我連忙拿出兩片山楂片給予了獎勵。第四位小朋友說:“媽媽燒的糖醋魚!”依次遞進,我給了他三片山楂片。這時,下面的孩子很多站不住了,舉著手:“我,我,我……”叫個不停。第五位小朋友說:“我覺得我收到老師的表揚和獎勵時,心里是甜甜的。”(聰明的孩子,把甜甜的感覺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了精神層面。)當然,我的獎勵也從幾片上升到了一卷。可想而知,到每位老師聽到如此的回答時,你心里的感覺是否也是甜甜的呢?
所以,當你培養你孩子的思維時,要做一個令他們琢磨不透的教師,不要只是一味地進行物質獎勵,要出其不意,克敵制勝。這樣,你的成就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問題孩子篇:靈活、機智的手段治理班級能力強、自以為是的孩子或調皮孩子。
班級里總有那么一兩個孩子能力超強,但是他們對于你卻時常不屑一顧;班級里總有那么一兩個孩子愛調皮搗蛋,軟硬兼施也對你置之不理。時間一長,我們的耐心也就漸漸失去了,往往在盛怒之下采用了消極的教育方式——孤立。對于他犯錯的“告狀”不予置評;對于他“愛出風頭”的表現采取抗拒;對于他提出的要求不作回應……我以為通過這種“反行其道”的方式他會學會自我反省。可是,我發現長此以往卻形成了一個惡心循環,離我們預期的教育目標越來越遠。
案例三:曾經聽一位名教師說起過他們班上有個厲害的“小年世蘭”,由于聰明的才智、靈活的應變能力常常不把老師和其他小朋友放在眼里。而老師呢也由于她經常能給班級帶來各項榮譽而過于仰仗。在一次園內組織的公開課“小樹葉”活動中,教師出示擬人化的樹葉寶寶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但是由于活動過長,“小年世蘭”就坐不住了,使勁地搖晃椅子。老師進行了語言提示后,她立馬覺得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對話:
小年世蘭:“呦,真是奇怪了,樹葉還會長眼睛和嘴巴的呢!”(說完,抬頭、瞥眼,帶著挑釁望向批評他的老師。)
執教老師由于年輕,缺乏應對經驗,再加之公開活動時的緊張,頓時無語……
此時的小年世蘭更是得意萬分。那位名教師在觀看教學活動的同時再也坐不住了,走到“小年世蘭”面前.
名教師:“你知道嗎?這才叫動畫片!”(同時笑著面對其他小朋友)
名教師:“你們都看過動畫片吧?那里面的小動物都還會說話呢!”
眾小朋友:“對呀,我看到***也會說話的。”
“小年世蘭”頓時無語!接下來的時間安靜上課之外還時不時地轉頭偷瞄坐在后面聽課的那位“特級教師”。看來這么一句精辟的反擊把“小年世蘭”給徹底收服了。我心想,真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種“姜還是老的辣”的感覺。
如果你班上也有類似的小朋友你會怎樣處理?當你用自己的魅力勇敢地“收服”了他們,他們因此而崇拜你的時候你是否會具有幸福的成就感呢?我在對待我們班上調皮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另一種“平等的交易”——簽訂協議。當他們的搗蛋行為發生時以合約的形式進行約束,再次發生類似情況時以他和我簽的協議進行“攻擊”,時間一長,自覺性也不斷提高,并向其他小朋友進行言傳身教。孩子們樂于接受,我樂于指出,我沉浸于這種快樂的“處罰”中,讓孩子們在自我認識和體驗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諦和最終歸屬。
通過上述的實踐,讓我認識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我們也要不斷更新,隨時抓住各種有利的教育契機和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因勢利導,用自己的智慧、幽默做一個讓孩子琢磨不透的教師,成為每個孩子心目中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