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楚
青少年是我國科技發展和國家建設的后備力量。來自日常學習中的壓力是青少年不可回避的問題。美術是兒童思維和心靈健康發展的基礎,它能喚起兒童早期的精神活動,兒童可以通過美術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愿望,并在這些看似簡單的創作過程中獲得心靈的滿足和愉悅。美術教育不是閑暇時的消遣和調劑,它是一種智力,一種思維方式,它可以幫助孩子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內部力量,以克服現在和將來可能面臨的種種障礙來獲取幸福感,美術的目標是讓人擁有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如何更好處理美術對于青少年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幸福是人類千百年來一直追逐的東西。如今,關于“幸福”問題的研究也愈來愈受到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諸多領域的關注,尤其是以“幸福和教育”為主題的研究,已經凸顯為教育界中新的思路和方向。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礎美術教育作為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以及在形成,維護和發展兒童幸福感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個體幸福感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某任務過程和結果的感知,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于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盡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沖擊,開始了外在參照,此時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世界是隨機的”模型提出個體幸福感水平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壓力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1:美術顯著提升了青少年的個體幸福感。
陶冶是指個體能夠受環境導致的情感變化的能力,陶冶情操就是借助美好的東西調節心靈、升華心境,心境就是對事物一定層次的理解。不只有藝術和文學,還是對真實生活、自然美景的體驗。以自己的真實體驗為主,藝術、文學算是一種總結,找到共鳴,進而引導你的思想和情感進行升華。當個體幸福感下降時,陶冶強的個體會采取一系列的行為去彌補自身個體幸福感的下降,對個體幸福感具有維護作用;而陶冶弱的個體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2:陶冶在美術對青少年個體幸福感影響中起著中介作用。
本研究對學美術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到有效問卷374份,問卷回收率93.5%。其中男生占65.2%,女生占34.8%;初一占30.8%,初二占46.1%,初三占23.1%;生源地為農村占26.5%,城鎮占29.8%,城市占43.7%。
美術問卷。采用Lakaev等人開發的美術量表,共有31個題項,所有題項均采用五點計分。本研究中該問卷的Cronbachα=.93。
個體幸福感問卷。采用李靜中文修訂的個體幸福感量表,共有12個題項,所有題項均采用七點計分。本研究中該問卷的Cronbachα=.91。
陶冶問卷。采用Connor(2003)編制的陶冶量表,共有25個題項,所有題目均采用五點計分。本研究中該問卷的Cronbachα=.94。
采用Harman單因子檢驗法來評估共同方法變異程度,設定公因子數為1,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發現,該模型 擬 合 較 差(χ2/df=36.46,CFI=.48,TLI=.51,RMSEA=.12),因此,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并不明顯。
對各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美術對青少年個體幸福感水平具有顯著負向影響(p0.01),假設1得到驗證。

表1 描述性統計結果
采用SPSS宏中的Model1進行中介作用檢驗,以美術為X,個體幸福感為Y,陶冶為W,性別、年級、生源地為控制變量。結果(見圖1),在美術對個體幸福感的影響中陶冶具有顯著的中介作用(95% CI=[-.8351,-.1479]),對 于 陶 冶 強 的青少年,美術對個體幸福感的影響不顯著(95% CI=[-1.4673,.0762]);而對于陶冶弱的青少年來講,美術顯著負向影響了個體幸福感水平( 95% CI=[-1.2671,-.4599])。因此,假設2得到驗證。

圖1 陶冶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現陶冶中介了美術對青少年個體幸福感的影響,即對于陶冶弱的青少年,美術越大,個體幸福感越低;而對于陶冶強的青少年,在面對美術時,會采取各種心理和行為方式,去彌補個體幸福感的下降,所以美術對他們個體幸福感不產生顯著影響。本文表明了青少年在美術中可以表現出不同的對控制的感知。并且,本文對于陶冶弱的青少年,如何更好提高個體幸福感水平,提高學習效率具有借鑒意義。所以,美術的審美本質決定了它對人們有著美化人的心靈、美化生活的意義與作用。因此,通過這種教育活動,可升華人的感情,凈化人的靈魂,培養人的審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人們掌握美術這一交流手段,在交際活動中能夠增強自身的群體意識和認同感。這種群體意識與認同感通過美術的中介活動,便反映為人類情感的共同性或人類精神的感召力。人一旦進入此境,便踏上了通往他人、通往群體、通往社會乃至通往全人類心靈的道路,本文對于人們如果通過美術學習提高自身幸福感具有一定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