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
大陸人大會議擬推涉港國安立法的消息傳出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揚言,香港情勢一旦有變化,可停止適用“港澳條例”一部分或全部;陸委會隨即宣稱港人申請到臺灣,將從嚴審查。不少輿論直批民進黨當局根本把港人當政治籌碼,用完就丟。
蔡英文24日晚在臉書以“與香港人民站在一起”為題發文。她一方面承諾會持續給港人提供各種必要協助,但同時又威脅稱,“香港情勢一旦發生變化,可停止適用港澳條例一部分或全部”。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稱,港人到臺居留、投資、旅行管制將視同大陸人,從嚴審查。25日,陸委會又發表四點聲明,聲稱此舉并非“放棄香港”,“而是要讓北京切勿一意孤行”。有臺灣“國安”人士稱,如果涉港國安立法通過,“造成香港的地位被根本性改變而危害臺灣安全時”,“港澳條例”讓香港成為特別地區的現況將不存在,在法律適用上將回到“兩岸人民關系條例”,港資視同陸資,而港人居留的規定也會停止適用。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5日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去年選舉時大聲挺香港,選后讓人感覺又要切割香港,“沒有港澳條例,如何與香港民眾站在一起?”國民黨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認為,民進黨當局是在呼應美國之前揚言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蔡英文的說法感覺跟美國是一致的。他說,綠營選前操作香港問題,當時不少人喊著要制定“難民法”為港人提供“政治庇護”,蔡英文當時堅持稱“港澳條例已經可以處理,現在卻說可以停止適用”。據《聯合晚報》25日報道,國民黨已由“立委”陳以信等人提出“港澳條例”第18條修正案,增訂第二項,即“因政治因素受有安全及自由緊急危害之香港或澳門居民,經主管機關認定后,進入臺灣地區時,可排除入出國及移民法第74條之罰則適用”。
按照臺灣方面的規定,港人赴臺是根據“港澳居民入臺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符合16項資格其中一項才能申請,這幾個月來臺者,除了依親、求學、專業技術幾項外,最大宗的就是“投資移居”,即在臺灣有超過600萬元新臺幣的投資,經審查通過者。臺灣“移民署”的統計顯示,2019年香港移居臺灣者有5858人,但截至今年4月,已經有2383名港人移居臺灣。有“移民署”官員預言,不排除今年移居人數達1萬。島內一些人因此呼吁推出“難民法”。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分析稱,如果臺灣在香港問題上只是口頭表達關注、支持,或運用既有的“港澳條例”來處理,不會導致兩岸有嚴重沖突;但如果推出“難民法”,則會引發很大副作用。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如果民進黨針對香港問題推出“難民法”,實際上就是把香港視為其他國家,從大陸角度看就是在搞“法理臺獨”,北京絕不會接受。
“陸嚴防兩獨合流,臺勿踩紅線”,《中國時報》25日稱,“如果另立新法接納港人,恐將惡化兩岸關系”。香港去年爆發“修例風波”后,大陸港澳辦直指臺灣介入,稱“從公開的報道中可以看出線索,一些西方政客和臺灣當局,公然站在前排指手畫腳,發表顛倒黑白、不負責任的言論”;之后香港海關特別要求機場檢查所有從臺灣飛往香港的乘客行李,結果至少有4名臺灣男子被查出攜帶頭盔、面罩等“戰略物資”。文章說,大陸向來對“臺獨”和“港獨”勢力相當警惕,如果民進黨當局立法接納所謂香港“政治難民”,“就是臺獨、港獨合流,明確踩到大陸紅線,到時一定會出手反制”。《聯合晚報》25日稱,面對香港情勢,民進黨當局在言語上說得慷慨激昂、喊得震天響,但對于港人的實質幫助卻常常是雷聲大雨點小,“國安人士竟還認為,這對中國是一種嚇阻的動作”。文章提醒蔡英文在香港問題上不能貪得無厭,既要道德制高點,又要實質利益,“投機的兩面手法,是比冷漠無情更小人的罪”。▲
環球時報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