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 任凱
隨著我國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的規模也不斷壯大,民營企業在銀行授信貸款中占的比例也逐漸增加。本文首先對民營企業信貸風險的識別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從嚴格審查企業貸款申請,監管好授貸民營企業經營狀況,落實擔保措施和貸款抵押管理,建立民營企業信貸信息共享機制等幾個方面,研究了民營企業信貸風險的防范措施。
所謂的風險識別就是指在有關風險事故發生之前,運用各種工具、方法、系統去認識分析將要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研究查找風險事故發生存在的潛在原因。信貸風險的形成,從產生萌芽、逐步積累直至發展發生。信貸風險識別,是信貸風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信貸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準確識別出信貸方面所面臨的風險,才能選擇有效的方法夠主動進行規避處理。
一、民營企業信貸風險的識別因素
(一)企業信貸經營和財務風險
民營企業一般來源于民間投資,承擔風險能力較低。許多民營企業還存在生產技術水平不高、自身資金基礎薄弱。產品研發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產品規模小、結構單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捕捉不定的形勢變化,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有的企業甚至不顧自身實力,偏離主業盲目擴張,經營風險陡然增加,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許多民營企業本身資本積累規模較小,注冊資本存在很大水分,在財務管理上也存在相當風險。企業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制度不完善、不規范。甚至有的企業在財務報表上弄虛作假,導致銀行等信貸部門無法弄清企業財務的真實情況
(二)企業信貸資信和擔保風險
有的民營企業法律觀念淡薄,在銀行貸款上心存僥幸心理,民營企業逃避銀行債務、套取銀行貸款的事件時有發生。甚至還有民營企業違抗逃避法院執行貸款處罰或者抵押的情況。在企業貸款擔保方面,民營企業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在生產時期一般資金需求量較大,流動資金基本上都被占用。能夠提供可抵押的財產擔保較少,很多企業由于這種原因而不能獲得銀行貸款。
(三)企業管理體系信貸信用風險
民營企業的經營發展和信貸信用與企業管理者個人存在很大關系,尤其是企業所有人的個人能力、素質道德、管理水平等,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大。很多民營企業經營者還是以經濟利益為第一位,為了利益甚至不惜犧牲企業信譽,欺騙消費者、欺騙客戶、欺騙社會,對銀行缺乏誠信。甚至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用虛假材料騙取銀行貸款,造成民營企業管理信貸信用缺乏,增加了民營企業的信貸風險。
二、民營企業信貸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嚴格審查企業貸款申請
信貸單位在放貸之前,一定要做好對民營企業貸款前的分析調查,嚴格把好貸款申請的審查關口。從整體層面分析和關注企業信貸風險,尤其是對復雜關聯關系或者經營、財務信息混亂的企業,在信貸授信時更要全面了解與其有關聯的企業和客戶。用嚴格規范的審查程序和審查技術手段,對企業實際控制人、所有人、經營者,以及股權結構、企業具體實際情況全面摸底,及時掌握民營企業的經營風險。與此同時,還要審查清楚企業高管人員信用記錄、個人信譽,以及企業經營業務、分立改制、發展前景等方面的綜合信息。在此基礎上給被審查的民營企業確定合理額度授信,既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所需要的信貸資金,又防止企業過度融資舉債產生信貸危機。此外,還要通過企業貸款申請審查,防范民營企業相關聯企業或客戶的信貸風險,把影響民營企業信貸風險因素降到最低。
(二)監管好授貸民營企業經營狀況
民營企業經營狀況,也是影響企業信貸風險的重要因素。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儲備資金充盈,信貸風險就會相對降低。如果企業經營不善,資金儲備不足,甚至有資金鏈斷裂的風險,那么企業的信貸風險將會大大增加。因此,防范民營企業信貸風險,應做好對授貸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以及財務情況的監管,準確掌握授貸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資金鏈、資金流等財務運行情況。盡早發現影響授貸企業還款的各種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風險防范控制和解決處理。另一個方面,要謹慎處理授貸企業逾期貸款后的轉貸情況,應深入調查清楚貸款逾期的原因。有的企業貸款到期后轉貸,是其生產經營所需,企業各方面運行正常,能夠保證還款來源,在審查清楚之后可以落實貸款轉貸。有的企業逾期轉貸則是因為生產經營出現問題,或者貸款資金不是用于正常生產,還款來源沒有充足保證,因此產生逾期轉貸,這種情況一定要審慎對待。再者,還要做好對貸款資金用向的監管,避免關聯信貸帶來的隱性風險。及時發現企業貸款被挪作他用的問題,揭露出企業關聯信貸方面存的風險,有效保全信貸資金安全。
(三)落實擔保措施和貸款抵押管理
對民營企業授信貸款,銀行需要分析該企業的擔保能力以及抵御風險能力。民營企業擔保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貸款資金的安全性。很多民營企業在申請銀行貸款時,采取了連環、相互擔保的方式。這種擔保方式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如果擔保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如資金鏈斷裂、出現大量虧損等,則擔保必將不能落到實處。因此,信貸部門在給民營企業放貸之前,一定要嚴格落實貸款擔保有關管理措施,審慎選擇這種方式。一定要審查清楚擔保人是否真正具備擔保能力,以及實際償還貸款資金的能力,嚴格控制民營企業信貸擔保風險。在貸款抵押管理上,為了保證民營企業信貸安全,信貸部門應嚴格評估抵押物的變現價值和能力,一定要實地查看抵押物,處理好貸款后的抵押物管理問題,定期查看。
(四)建立民營企業信貸信息共享機制
不同信貸單位存在眾多分支機構,其業務領域側重也有所不同,有時并不能全面掌握某個企業的貸款和資信信息情況。因此,從信貸部門系統的整體來看,還應在系統內部建立企業信貸信息共享機制,從整個信貸系統全面掌握企業的貸款和資信信息。
建立民營企業貸款信用管理系統,拓寬民營企業信貸信息來源的渠道,獲取信息不能僅僅依靠貸款民營企業自己報送的報表。應借助各種渠道收集有關部門的企業資料,如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管理狀況,資金營運、信用、違約記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等資料。并按照規定進行評價和分析,獲取足夠的企業信息,對企業有效監測,防范風險。把企業按照信用等級進行分類,并在放貸事宜上區別對待。比如,有的民營企業是貸款到期無力償還,有的是有償還能力而不還。建立信貸系統內部的“不良貸款人信息名單”,共享民營企業信貸信息,禁止所有信貸部門及分支機構向其發放新貸款,并采取措施及時追回逾期貸款資金。
三、結語
總而言之,民營企業在經營方式、組織管理等方面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在授信貸款需求上也著特殊性。研究民營企業信貸風險識別和防范,既是信貸部門控制風險的需要,也是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1.內蒙古科技大學;2.包頭市公安局昆都侖區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