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晴晴
在發展迅速的互聯網時代下,供應鏈管理思想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特點,然后進一步論述了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現狀,如缺乏統一的供應鏈管理標準、信息化平臺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供應鏈管理人才的缺乏等等,最后,針對當前我國供應鏈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前言
當前我國企業面臨著用戶需求多樣化、產品開發難度加大等競爭壓力,企業要想在行業中處于領先位置,必須重視供應鏈的管理,樹立系統且正確的供應鏈管理觀念。近年來,我國的供應鏈管理也在不斷發展,企業和政府開始重視供應鏈的管理,我國企業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供應鏈進行研究和實踐,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仍然處在基礎的產、供、銷管理,缺乏資源配置的經驗。在互聯網時代,公司要著眼于未來,站在更高的戰略高度上對企業的供應鏈進行管理,完善供應鏈上的每一個流通環節。
二、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特點
(一)重視企業之間的溝通
隨著社會的向前進步,信息的共享漸漸成為一大趨勢。同樣地,如果供應鏈中的成員企業之間不進行溝通,每個部門獨立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就無法了解彼此的需要,會使得企業無法開展生產活動。只有企業內的各個部門之間一直保持溝通,彼此聯系,才會使問題出現時及時解決,以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才能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
(二)注重滿足顧客需求
企業為終端顧客創造價值、顧客為企業帶來盈利這是兩者共存的鏈接所在。作為一個企業,只有將滿足最終消費者的需求作為戰略目標才能提升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刺激顧客的購買力,才能給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三)維持企業間的密切協作
只有更好地持續溝通,企業間才能了解對方,才能更好地展開合作。供應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整體的利益,而不是單單為了某個企業或部門的利益,只有企業間進行密切合作,意識到是一個整體,才有助于供應鏈管理系統的進一步完善,因此企業間的密切合作異常重要。
(四)追求持久性的戰略合作
經營良好的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是非常慎重的,會采取一系列嚴格的選拔標準對供應商進行篩選,如果供應商符合選拔標準,則企業會考慮與該供應商展開持久的合作,從而保證企業高效率地運行,進一步使整條供應鏈中的成員企業正常運轉;反之,企業將不會考慮與該供應商進行下一步的合作。
三、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現狀
(一)供應鏈管理觀念有待提升
就目前狀況來看,我國很多企業采用原始的采購、生產、制造與銷售等方法以完成企業的正常運行。毫無疑問,這樣的管理效率是很低的,究其根本原因,是有些企業內部的管理者對供應鏈管理思想認識不足。所以,要想提高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效率,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樹立正確而系統的供應鏈管理理念。
(二)缺乏統一的供應鏈管理標準
根據《2015年中國制造業供應鏈報告》顯示,一大半供應鏈中的成員成員企業從收到訂單到產品送至最終客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10天以上的時間,這說明各個企業間的配合度有待提升。由此可見,目前我國供應鏈管理標準制定進程較緩慢,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管理,不僅要求信息軟件、條形碼和全球定位系統上實現標準化的管理,還要求在文件格式以及信息接口等方面實行統一的標準。
(三)缺乏供應鏈管理專業人才
外國供應鏈管理理論的發展較為先進,但我國的供應鏈管理思想尚不成熟。人才是推動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供應鏈管理急需大量高素質的供應鏈管理人才,但當前復合型管理人才極度缺乏,極大地影響了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四)供應鏈基礎設施落后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對“物聯網絡”進行管理與控制,進而改善整條供應鏈,以實現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的優化。但當前我國大多數企業擁有的基礎設備落后,企業之間的信息化連接不足,缺乏高效的貨物倉管系統和追蹤系統等現代物流服務信息系統,降低了企業供應鏈的整體運作效率。
(五)信息不對稱現象
對于同一個商品,采購者跟供應商兩者的認識以及掌握程度是存在明顯差異的,而且,采購者對商品的了解以及所掌握的信息遠遠比供應商知曉的信息少。個別企業已經逐步實現了零庫存戰略,不對稱的信息資源將影響交易的順利進行。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下,如果采購者不及時掌握有關商品的準確信息,無疑會損害到自身的利益。
(六)信息化平臺建設不完善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世界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它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對我國供應鏈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近幾年來,政府和有些企業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信息系統軟件的建設上,但是收效卻微乎其微。所以,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是提高我國供應鏈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除此之外,信息系統軟件的運行需要專業的計算機技術人才時不時地進行維修以保證軟件的安全性。
四、針對我國供應鏈管理的對策
(一)從思想上重視供應鏈的管理
上文提到,要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正確且系統的供應鏈管理觀念。面對當前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不足之處,只有樹立管理思想,制定完備的供應鏈管理計劃,企業才能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只有將供應鏈中的企業看成一個緊密的集體,各企業間緊密配合,才能實現整條供應鏈的利益最大化。
(二)制定統一的衡量標準
一些企業可能具備一套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流程,但是對于整條供應鏈來說,目前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導致企業間無法進行暢通的信息交流,降低了供應鏈管理的效率。
(三)樹立雙贏的合作理念
攜手共進、合作共贏是當今企業間展開合作的基本原則,只有將供應鏈上的各個部門結合起來,通過供應鏈管理,使它們之間能夠相互交流,互相合作,但是各個企業之間仍有自己獨立的特性,每個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能夠最大化,都會盡力地把每個環節做好,最后就會達到雙贏的結果。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
針對當前存在的基礎設備落后的問題,各企業以及政府應在建設基礎設施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重視對基礎設施的建設,鼓勵、支持企業加大在這一方面的力度,在某些情況下給予企業適當的資金幫助。
(五)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互聯網時代下,要想提高企業整體的供應鏈管理效率與效果,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根據供應鏈管理的思想,將產品原料的采購、產品的設計與加工、制造到銷售的各個階段聯系起來,促進供給和需求的動態平衡;通過各部門間的緊密協作以促進企業內各個部門的運營過程一體化,以提升企業管理的整體效益。
(六)完善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在這個社會信息化的時代,對于企業來說,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企業正常運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系統利用計算機能夠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快速地分析與整理,并通過智能的挑選將重要信息傳達給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使得每個部門之間能夠進行信息 資源共享,互相配合,也增加了企業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目前缺乏先進且經濟的供應鏈管理技術和完善的信息化系統平臺是阻礙我國供應鏈管理發展的一大絆腳石。企業可以通過使用硬件或軟件技術來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系統,例如安裝防火墻以防止計算機病毒的的侵襲,通過定期掃描提高系統的安全性等等。
五、結語
供應鏈管理以滿足客戶需求和提升服務質量為基礎,通過供應鏈中成員企業間協同合作,組成戰略聯盟伙伴,以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通過供應鏈中企業之間的密切配合,進而提升整條供應鏈的競爭力以及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互聯網時代下,當前我國企業面臨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平臺不完善、缺乏供應鏈管理復合型人才、缺乏統一的供應鏈管理標準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供應鏈中的成員企業應采取進一步措施以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通過分析當前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發展現狀,然后總結了我國供應鏈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提出企業應當采取的具體策略,希望加深自己對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及相關知識的理解,并對我國企業如何進行供應鏈的管理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作者單位:河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