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佳
醫院的成本核算與控制應建立系統有效的策略和方案,醫院會計應發揮自身管理職能。文章就醫院實施精準化成本管理與控制實踐方法進行嘗試,提出轉變傳統成本管理控制觀念,更新精準成本管理控制理念,幫助醫院建立科學精準化成本管理控制體系,將醫院財務工作創新拓展為醫院經營全方位科學監督管控,實現提質增效目標。
一、醫院精準化成本管控目標
精準化成本管理個人覺得應針對以下四個方面:1.臨床科室:對業務量、收入和成本進行合理預測和控制,建立相應的占比考核機制,控制消耗材料;2.醫療技術類科室:要注重服務效率和服務能力的管理,成本的增減需要和工作量的增減相匹配,科室需要在醫院信息系統中安裝防漏費軟件,提升資產利用率;3.醫療輔助類科室:要制定好單位服務成本,實行內部計價的有償服務機制,樹立職工成本意識;4.行政后勤科室:做好成本測算工作,制定每科室每人次的標準消耗定額,做好人力資源的管控。
二、醫院精準化成本管控分析與研究
精準化成本管控是一項需要長期實踐、循序漸進、不斷改進的工作,單從醫院客觀條件和現階段精準化成本管控實際運用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確定成本管控標準化尺度,怎么劃分成本責任中心問題進行精準化成本管控實踐分析研究。
(一)衛生材料管控
1.一般做法
(1)各科室主控消耗比
醫院的材料支出構成了醫院最為主要的成本項目,為了精準化地控制成本,將科室領用的材料劃分為可以計費產生收入的特殊材料和不能夠計費的普通衛生材料等,按照新醫改最新的要求醫院每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材料比要控制在20%以內。基本的策略是將科室領用的能夠計費的特殊材料和不能夠計費的材料金額分別核算、分開管理。采用誰受益、誰計費、誰承擔(劃轉)成本的原則。從精準化成本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設立主控消耗比控制這一全新的概念。主控消耗比主要指的是科室領用材料的金額和水電物料消耗占科室業務收入的比重,行政后勤科室和非業務科室也參考此種比例進行考核,未超標的在績效工資中獎勵,超標的要進行扣罰。在核算主控消耗比中:第一,有收入科室消耗比按主控消耗除以科室直接收入測算;第二,藥劑科制定藥事機構內部主控消耗費用管理細則。
(2)庫房管理的重點
一是庫存應保證合理的存量,一般使用物資庫存量控制在2個周以內,特殊緊缺物資可適度考慮增加庫存一周左右。二是庫房每月對庫存物資進行不低于20個品規的抽樣盤點,每半年全面盤點一次,并
形成盤點表及時上報,對盤點中存在盤盈盤虧的情況及時分析,查明原因并形成書面盤點報告。三是庫房應該嚴格按照規定辦理審驗入庫和出庫把關手續,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任何部門和人員不得未辦理相關手續從二級庫帶走物品。
2.重點科室及品種管控
手術費與腔鏡、手術顯微鏡、超聲刀核算與計費是成本管控的重點,依據成本核算權責發生制、一致性原則,按醫院精細管理工作要求,對績效核算中的手術費分配及腹腔鏡、手術顯微鏡、超聲刀核算管理和計費實行科學管控。
(1)例如手術室成本管控
手術費分配比例:手術費分配比例由手術科室75%,麻醉手術科25%來分比例確定,麻醉計費歸手術室,同時考核麻醉科的麻醉藥品用藥情況,占其收入的比重控制在22%以內。
(2)例如留置針管控
留置針是臨床護理中普遍使用的特殊針管,其特點是采購價格高,臨床使用耗費大,管控難度大,構成護理工作主要的成本消耗,對使用量大的部分臨床科室(如兒科、外科等),采用工作量消耗法來進行管控.
(二)醫療設備投資的精準化管控
首先要做好事前控制,特別是針對投資在20萬元以上的設備,要編寫好設備購置(維護)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要對醫療設備投資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分析,主要從五個方面分析:(1)醫院所處的外部宏觀環境,主要是醫療設備購置的政策限制。(2)區域醫療市場情況,主要是本地醫療機構設置及分布情況,醫療設備供貨商議價能力,醫院設備投資額度及價格談判準確情況。(3)設備投資需符合醫院發展戰略,主要是設備投資能夠做到提升醫院技術和服務品牌,科室的專科設備符合科室學科專業發展與特色經營戰略。(4)設備投資需充分考慮醫院的實際運營狀況,主要包括醫院現有醫療設備資源,醫院設備管理與應用資源,醫療設備相關的業務資源。(5)設備投資的財務數據分析,醫院的設備投資分析必須要有財務數據的支撐和分析,要有科室現行設備運行情況數據、績效分析數據、收費價格、折舊和運行成本、配套資金、建設安裝期限、工作量等數據。良好的設備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精準化設備投資的基礎工作。
(三)藥品占比管控
醫療業務收入構成中主要包含床位、診察、掛號、治療、手術、護理等醫療業務收入等,不論從新醫改角度,還是從醫院內部運營角度考慮,醫院都必須要盡全力降低醫院的藥品使用率與材料消耗比例,以增加醫院的有效收入,增加醫院發展的可用資金。自2017年4月新的醫療服務價格啟用取消了西藥和中成藥的藥品加成,新的醫療價格改革和公立醫院改革中明確提出了三級甲等醫院的藥品使用率要控制在30%以下,每百元醫療收入消耗材料要控制在20元以內。藥品使用率的控制是醫院管理的一項長期課題,是成本管控中最難開展的工作之一 。
(四)其他領域的成本管控
病人欠費情況控制。對綠色通道或民政救助的要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結算賬務,對外傷病人、交通事故糾紛等類別病人采用先計費(通知收費)再行手術;需要使用高值耗材的病人(急危重病人除外),財務科住院辦事處指定專人每科床頭催費,在病人出院環節或開具診斷證明時進行環節把控清理欠費。縮短住院病人實際住院日,對床位使用率超過110%的科室,要求科室縮短住院天數。
三、總結與展望
(一)精準化成本管控是順應醫院發展的管理模式
(二)通過精準化成本管控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執行力和效率可以提升醫院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將精準化成本管控每個環節給予分解,每一個環節要做到數據化和精細化,充分發揮員工的最大工作熱情以及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執行力以及效率。
(三)形成了符合本院管理現狀的精準化成本管控管理模式本模式的實質是將精準化成本管控與醫院日常基礎管理相結合,實現流程的改造,信息系統的優化,文化水平及服務理念的提升,從而達到進一步規范了醫院的管理行為,更好的為病人提供了個性化、人性化、科學化的服務,同時為其他醫療機構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總之,精準化成本管控管理模式通過落實各種有效措施,可以提升醫院員工工作效率、降低了醫院成本、提高了醫院總體收入。基于科學管理,注重精細化管理手段,引進精細化管理模式,規范了醫院的綜合管理,解決醫院管理中的問題及不足,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醫院成本。
本文具體分析與探討了精準化成本管控管理模式,對醫院主要面對的成本問題進行系統性闡述,依照綜合醫院實際情況,有效結合綜合醫院成本管理與精準化管理,從成本核算精準化、管理體制精準化、服務流程精準化以及人員管理精準化等各個方面予以全面完善。
精準化成本管控工作在醫院推行過程中,要持續總結推行過程中的經驗,不斷改進,將該管理模式縱深推進。另外要加強溝通,交流各個部門共同研究精細化管理辦法,共享管理成果,同步提高。(作者單位:浙江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