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迎春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大型企業集團逐步推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其明顯的優勢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獲得競爭優勢。本文介紹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基本內容、優勢,思考解決應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應關注的問題。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應對內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質量、效率、成本控制等要求不斷提升。加上信息化技術、大數據運用和網絡云計算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技術支撐,許多大型企業采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行財務管理。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簡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利用財務、業務一體化的信息技術系統,將企業集團內部各個核算主體分散的財務工作,通過對財務操作的流程再造和標準化,實現提升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規模效益下降低管理成本、統一管控財務風險的目標。
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優勢
(一)規模效益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集中處理企業集團下各個核算主體的日常簡單、重復的財務工作,形成規模效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控成本。集中進行費用報賬處理,財務預算在系統中對成本費用開支的管控能充分發揮作用。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集團下屬核算單位的資金進行統籌規劃,減少資金的沉淀,充分利用資金的流動性滿足各個核算主體的資金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節約籌資成本。
成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財務專業人員相對集中,公司較易提供相關培訓,節省路途時間和培訓費用。
(二)標準統一
成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要對原有的財務工作進行流程再造、制定統一標準,用于規范企業的財務工作,便于加強財務風險管控和后續的財務分析、對標工作的開展。
財務業務處理標準的統一,要求業務部門提供的資料符合統一的標準,倒逼業務部門從洽談業務、簽訂合同、研發到商品生產、提供服務以及后續服務都按規范操作,進一步深化業財融合。
(三)專業性強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的工作通過流水化作業的形式,對工作進行精確分工,每個會計人員負責對應的模塊,精通對應模塊的工作標準和操作流程。通過培訓、專業化的分工和熟練的操作,每個會計人員都是所負責崗位的專家,能根據崗位的工作標準和流程準確、快速的做出財務判斷。
(四)技術先進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作在技術上依靠先進的財務信息系統。企業集團建立高度集成的信息處理平臺,包含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影像管理系統、報銷報賬系統 、銀企互聯系統、海波龍系統等等。從企業的業務端開始集成數據,提高數據傳輸的準確性,便于對數據的追溯、檢查與監督,統一管控財務風險。由于大量財務工作統一在共享服務中心進行處理,數據集中,在進行財務分析和管理決策時獲取信息和數據更便捷和準確。
(五)服務意識強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強調為服務對象提供優質、高效的財務工作。對工作質量、處理時效等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并不斷提升,要求共享中心人員嚴格執行,不斷提高服務對象的滿意度。
三、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應關注的方面
(一)獲得管理層、員工的支持
建立共享服務中心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個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的推廣應用需要獲得管理層和員工的理解和支持。企業可以采用培訓、參觀等方法宣傳變革的原因、普及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基礎知識、講解成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能給企業帶來的積極變化和工作的便利,以及企業的推進計劃等。及時解答管理層和員工的疑惑,并積極聽取有益的建議。
(二)信息系統、硬件設施和網絡的強力支撐
先進、強大的財務信息系統是實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應用的基礎和保障。企業要對系統平臺進行統一搭建和整合,對系統的完善有長遠的規劃。利用信息處理平臺對業務、人力、財務、采購、生產等系統資源進行集成、整合,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溝通成本、提高溝通效率。
高度集成的信息管理系統對硬件設施和網絡資源的要求和依賴更高。企業要充分考慮集團的整體需求,包括內接系統的多少、數據量大小、成本預算、用戶人數以及高低峰的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滿足工作的需要。
(三)建立統一的核算標準、操作流程
在傳統財管理模式下,各個核算主體分散進行財務核算工作,在遵守會計基本原則前提下,對細節的處理把握會有所差異。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需要制訂一套統一的核算標準,集團的所有核算主體的同一事項按同一標準進行處理。了解和分析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和步驟,針對每一個崗位的特點進行流程再造,制訂統一的工作流程和規范并遵照執行。當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和業務發生改變時,及時對工作流程和標準進行更新。
(四)人員的配備、培訓及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
1.人員的配備和培訓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一個新的部門需要進行專業人員配備,可以從原有財務人員、新招專業人員等途徑配備。
利用培訓,使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人員熟練掌握財務知識、工作的標準、系統操作流程、必要的管理知識等,能在工作中熟練運用。并在培訓和實際工作中強調、逐步提高財務人員的服務意識。
2.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后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
推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應用不僅是采用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也是企業組織機構的一次變革,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和安置是企業需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1)向管理會計轉型
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是負責會計核算工作,能真實、準確、及時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企業決策提供信息支撐;管理會計主要工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利用有關信息預測企業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經濟活動,為企業內部管理提供服務。
轉型后財務人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財務管理的深入探討與創新中,把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結合起來,規劃和整合財務資源,提供投資方向和資源配置建議,充分發揮財務管理職能。管理會計人員除具備綜合的財務知識外,還要有戰略管理、投融資決策、風險管理等相關技能。
(2)向業務會計轉型
長期以來,財務人員不了解業務,財務工作脫離業務實際經常被業務部門詬病。業務會計的出現可以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業務人員往往不具備專業的財務知識,在發展業務過程中可能存在財務風險。業務會計除了具有財務知識,還應具備營銷、風險管理等其他領域知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在熟悉企業業務的內容、流程的基礎上,參與企業的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全過程,把業務的發展和企業的財務管理結合起來,推動業務的科學決策,為業務工作順利開展提供財務建議,盡可能規避財務風險。把業務信息準確的轉化成財務信息,并把發現的問題及時的反饋到財務和風險管控部門。
(3)向共享中心人員轉型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成立后需要專業的會計人員專門負責應收、應付、總賬、資金支付、報表編制與分析、稅務籌劃等其中一項或幾項工作。定期的培訓和輪崗制度,會計人員會精通崗位操作步驟、標準和適應不同崗位,有利于會計人員的財務綜合能力的提高。
技術人員是共享服務中心負責流程設計和標準化、內部控制的關鍵人員,不但要對財務標準和流程有深入的研究,還應具備專業的信息技術知識。對于傳統的財務人員,轉型這個崗位比較困難,需要專業的培訓。
運營管理人員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順利運行的核心人員。運營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需要對管理的工作有深刻的認識和具有團隊管理的綜合能力,能帶領團隊順利開展和完成工作。
四、結語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理論、應用的不斷成熟,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優勢越發明顯,許多大型企業集團推廣應用這種財務管理模式,為企業提高效益、管控風險。企業在推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應用過程中要關注和解決員工思想、技術支撐、標準流程、人員配備和轉型等問題,進一步推動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作者單位: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