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文娟
公司一詞從明末清初就出現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公司如雨后春筍般遍布世界各地,它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可凡事都有兩面性,公司的運營過程中難免出現紕漏導致經濟的損失,尤其是近年來,這種現象更加普遍。于是,風險導向審計應運而生。本文我們將圍繞風險導向審計的原因、公司實行風險導向審計的意義以及公司實行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展開討論。
一、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原因
(一)日益增加的審計風險是風險導向審計出現的直接原因。風險和成功往往是結對出現的,而風險是難以預料的。公司的運行過程中,各項事務的進行都包括著很多數據與資料,十分繁瑣而復雜,稍不留神就會出現錯誤。隨著公司規模的增大,所接手的業務也越來越多,人員冗雜,失誤與風險率就大大提高了。公司為了降低風險,減少經濟損失,不斷找尋應對風險的方法,風險審計導向就應運而生了,并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應用,為公司的審計工作提供了不少的幫助,減少審計風險。
(二)傳統審計方法的內在缺陷是風險導向審計產生的內在原因。事物都有其發展的過程,在發展中不斷吸取經驗教訓,而后成長壯大。傳統的審計方法因為它的不成熟性有很多的弊端,也有很多不夠完善的地方。之前傳統的審計方法只從表面著手,而忽略了更深層次數據、資料的不完整性,甚至忽略工作人員由于不負責任而產生的失誤,使得一些重要環節的錯誤無法及時糾正,為公司產生巨大損失。審計工作包含了大量數據和大量的程序步驟,與此同時說明里面包含的錯誤幾率更高,運用傳統審計方式未免太過繁雜。
(三)審計界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風險導向審計的產生內在原因 。審計是一項高尚的、受人尊敬的職業,往往被別人抱有巨大期望,一旦失誤,便要承受巨大挫敗。也正因為如此,審計人員自身也有很大壓力。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對公司數以千計的材料與數據一一分析檢查,勞動量大且勞動效率低,關鍵是不能保證審計結果的百分之百正確性,一旦錯誤,造成公司損失,不僅面臨賠款的損失,而且在行業內部聲譽受損,嚴重影響審計人員工作的前途。
二、公司實行風險導向審計的意義
(一)降低審計風險,節省審計成本,減少員工工作量。傳統的審計模式擁有太多漏洞,而且審計工作自身就包含了太多的數據和信息量,有太多錯誤幾率。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在工作過程中最容易犯錯誤,輕則看錯賬目,重則為了蠅頭小利,觸犯公司規定,給審計工作帶來風險,也給公司造成損失。而風險導向是審計的產生很好地解決了審計風險高,審計成本高的問題。數據具有科學依據,并且十分直觀,具有說服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審計風險,而且可以減少工作人員的數量以及審計人員工作量,節省審計成本。
(二)提出審計風險模型,把風險導向審計過程加以量化。審計部門研發的審計風險模型,即: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可以客觀的計算出審計風險。審計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公司業務人員的重大錯報風險和審計人員的檢查風險,將這兩個變量結合形成數學公式相乘,計算的結果就是審計風險了。這樣運用數學公式的形式把風險導向審計過程加以量化,可有有效減少錯誤率,提高審計人員和其他業務人員工作效率。
三、公司實行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條約及政策。審計工作是由注冊會計師負責的,雖然有工作執照和任職證書,但卻少了法律對其的約束。在風險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難免也有失誤的情況,可對公司來說,小小的失誤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在沒有法律制度及相關政策的保護的情況下,審計人員如果沒有責任心,不承認自己的失誤,不愿意賠償相應責任,損失只能由公司默默承擔,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公平的行為。
(二)注冊會計師的素質差距。人與人之間本身就存在發方方面面的差距,尤其是素質方面,素質包括各人行為素養和能力素質兩個方面。其中個人行為素養改變起來是很困難的。注冊會計師之間的能力可能會因為工作時間長短以及經驗的豐富或不足有著很多差異,但是素質方面的差距短時間內可能不會輕易改變,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積極改正。當審計方面出現差錯時,素質高的審計人員愿意去找尋錯誤點,并積極改正,承擔錯誤帶來的經濟損失;而素質底下的審計人員不會承擔責任,甚至推卸到別人身上,使公司承擔所有經濟損失。
(三)審計程序軟件開發新問題。軟件對于21世紀的我們是一個熟悉的詞匯,各種各樣的軟件滲透著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學習、工作、生活、飲食還是健身,都有軟件為我們服務,比如美團、淘寶、學習通等軟件,為我們預約餐廳、健身房、購物、監督我們打卡學習,可謂應有盡有。在審計領域,如果有一個關于審計方面的軟件,可以減少審計人員的參與,而是數據化的表示審計結果,可以為公司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促進發展。
四、解決公司實行風險導向審計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措施
(一)不斷完善發展法律環境。法律是最有效、最公正的裁決手段,對于審計工作也同樣適用。制定風險導向審計方面的法律,有兩個方面的益處。第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便是規范審計人員的工作素質,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的行為規范和對自身要求,減少在審計工作中的失誤,降低風險;第二是可以監督業務人員,認真填寫每一份審計工作的數據,避免低級失誤,給審計工作添加不必要的麻煩。法律是一根戒尺,也是一條警戒線,有了它的存在,可以使審計工作事半功倍,
(二)提高注冊會計師素質,減少差距。審計工作涉及大量的數據,甚至設計到大量經濟與財產問題,所以公司應該更加注重審計人員的素質問題,為審計工作提供多一重保障。由于審計人員的素質差異該審計工作帶來太多不便,而每個人所生活的環境和有關經歷各不相同,對待同一件事的處理方式難免不一樣。專業部門應該對審計人員進行專業的素質培訓,尤其注重培養審計人員的隨機應對能力提高審計人員素質,為審計工作負責。審計人員素質的提高可以大大減少審計工作的難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強審計程序軟件的引進和開發。當今,經濟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第四次科技革命為我們帶來了計算機技術的革新與完善,市面上越來越多的軟件為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服務,使得我們的生活更更加方便與快捷。而且運用軟件到日常生活中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減少了人工運作的錯誤率,使結果更加具有說服性。審計工作過程復雜,程序繁瑣,需要大量的數據,擁有一個軟件不僅可以省時省力并更快的得出結果,而且可以為公司節省聘請審計人員的成本,使公司審計得到了極高的保證,為風險審計導向開辟新模式。
五、結語
風險導向審計作為近年來流行的詞語,具有新鮮度的同時也有不成熟的地方,我們要做的是明白了解并利用其中好的方面,不斷的完善它的缺點,使其更加具有實用性。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反思審計工作的不足之并改正,實行風險導向審計,減少審計失誤和審計成本,促進公司的發展。(作者單位:山東同方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